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1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1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14: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走进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创作分期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
悲愁、哀伤的样子
敌:抵挡、抵抗
憔悴:凋零、枯萎 损:极,程度深
凋零殆尽
可以,能够
怎么、怎样
得:等到
光景、状况
了结,概括得尽

任务一:初读感知,寻找词眼。
直抒胸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直抒胸臆
任务二:再读探究——词人如何抒写“愁”情?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意象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叠词鉴赏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寻寻觅觅
动作:反复寻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冷清至极
感受:凄苦悲伤




叠词作用:①增强韵律感,富有音乐美;
②强调凄苦悲凉之感。
怅然若失
意象 例句 语境含义 意境 情感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三悲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乍暖还寒时候,饮酒不敌急风
②凄凉哀婉之时,不敌愁浓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雁可北飞,而词人无法归去——漂泊之苦和故国之思
②旧时传书雁,勾起丧夫之痛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①以花自比,憔悴伤心
②晚年孀居,孤独寂寞——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萧索寂寞
愁绪绵长
(叠词)
冷清凄婉之境
孤独寂寞
悲凉愁苦之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情?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沦落之苦
任务三:知人论世——词人为何“愁浓”?
任务三:知人论世——词人为何“愁浓”?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27年: 金灭北宋,与丈夫共存的金石书画毁于战火。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 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1132年: 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诉讼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5年: 孑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小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运用
奠定凄凉哀婉的感情基调
借景抒情
急风
淡酒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情之浓之深




直抒胸臆
本文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