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0 15: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原因:
2.提出:
3.含义:
4.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问题澳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遗留下来的。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 胞 在 内 的 整 个 中 华 民 族 的 强 烈愿望。
最鲜艳夺目的一国两制标语牌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照片
1982年9月17日,英国军人从马岛战胜而归
邓颖超和撒切尔夫人合影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握手合影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三个条约将香港割让
第一个是指1842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该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第二个是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这个条约将九龙半岛划给了英国;
而在1898年,清政府再次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用租借的方式将新界强租了99年。
邓小平讲话: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也就是说,中国要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邓小平
撒切尔夫人摔倒
有着“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门前摔的这一跤,这也引起了外界媒体的普遍关注。
邓小平与希斯会谈
,邓小平向希斯表达了对英国政府的不满,他说:“我希望撒切尔首相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不要把路走绝了。中国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中英两国签署协议
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也不吝赞赏之词,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时间:
2.意义:
国内:
国际:
为国际和平解决终端创立的典范。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英)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葡萄牙)
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到生动现实
1997年7月1日是永入史册的一天,香港从这一天起回归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1.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受到香港人民的热烈欢迎(见下图)。他们进驻香港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军事实力强大
C.让香港人民放心 D.对香港特别保护
A
?中国国旗、澳门特区区旗在会场中冉冉升起
澳门青年涌上街头欢呼
澳门举办“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
人民解放军驻澳门特区部队进驻澳门
澳门特区区旗区徽
材料研读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
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3) 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答案:(1)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指中国,
(2)“MACAU”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母亲的怀抱;他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
(3)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澳门胜利回归,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1.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
A.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为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提供了成功范例
D.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与发展,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A
2.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反复阐述的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个“伟大创举”,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是一个“开历史先河的伟大构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和香港问题
C.和平方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D.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才考虑解放台湾
A
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
②前提是祖国统一
③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暂时的过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4.郑强同学将下列知识整理进一个学习专题: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一国两制的成就、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专题最恰当的主题应是( )
A.改革开放的重大影响 B.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
C.祖国统一的重大进展 D.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A
5.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最初针对的地区和最早实践成功的地区分别是( )
A.台湾、香港 B.台湾、澳门
C.香港、澳门 D.澳门、香港
A
6.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成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民族自治、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政治协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就香港全部问题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国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政区基本法》,这些史实表明“一国两制”构想( )
A.开始正式提出 B.具有法律效力
C.洗雪百年国耻 D.指导两岸关系
B
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 )
A.经济建设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外交突破
C
9.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澳门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以下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
②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我国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是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
④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不适用于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10.邓小平曾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意在表明( )
A.“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B.“一国两制”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
C.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政策
A
11.“港九楼头,米字旗落,百年耻辱从今雪;太平山上,紫荆花开,两制光辉自此昌”这副对联反映的史实是( )
A.香港回归 B.改革开放
C.澳门回归 D.西藏解放
A
12.几百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1999年回归了祖国
B.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C.现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D.属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