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烯烃 炔烃(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烯烃 炔烃(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1 08: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测试题
榆次一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炔的实验式:C2H2 B.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C.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乙烷的球棍模型:
2.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与足量溴反应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D.分别进行燃烧
3.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B.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
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D.可用排水法法收集乙炔
4. 乙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许多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
B.乙炔生成乙烯基乙炔是加成反应
C.由乙炔制得的四种有机物的含碳量不同
D.苯乙烯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由乙炔制得的四种有机物的含碳量都与乙炔的含碳量一样。
5. 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 欲制取较纯净的1,2一二氯乙烷,可采取的方法是(  )
A.乙烯与HCl加成
B.乙烯与Cl2加成
C.乙烷与Cl2按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乙烯先与HCl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
7.下列单体,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是(  )
A.丙烯 B.2-甲基-1,,3-丁二烯
C.乙烯和丙烯 D.2-甲基-2-丁烯
8.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C5H12至少需要2 molH2
9. 已知丁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或。有机物X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Y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X的一氯代物只有4种
B.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X,名称为2,2,3 三甲基戊烷
C.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C8H18
D.Y的结构可能有3种,其中一种名称为3,4,4 三甲基 2 戊烯
10.已知(a)、(b)、(c)的分子式均为C5H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合分子式C5H6的同分异构体只有a、b、c三种
B.a、b、c的一氯代物分别有3、3、4种
C.a、b、c都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a、b、c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
11.(12分)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1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
(3)若该烷烃是由炔烃和2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________种。
(4)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__种。
12.(8分)有一种有机物,分子里只含C和H,已知C原子数为4,且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2)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烃
②该有机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③该有机物能使KMnO4溶液褪色
④该有机物与足量H2加成可得到丁烷
(3)已知1个C原子上连接2个碳碳双键是不稳定结构,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它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可能的产物有3种,其结构简式分别是 。
13.(14分)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KMnO4酸性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2分)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将废旧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
产物 氢气 甲烷 乙烯 丙烯 苯 甲苯 碳
质量分数/% 12 24 12 16 20 10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残余物有多种用途,经过如下转化就可以制取高聚物聚乙烯。
A中残余物CaC2C2H2乙烯聚乙烯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3)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溴水充分吸收,剩余气体经干燥后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产物中的苯和甲苯也是煤干馏的产物,若在煤焦油中获取苯或甲苯可用______方法。
(5)写出C中逸出的气体在工业上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分)实验室制备1,2 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 ℃ 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 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 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 .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填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 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填“上”或“下”)层。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__(填字母)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A
解析: 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实验式为CH,故A错误;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故B正确;2,3-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2,键线式为,故C正确;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
2.答案 B
解析:乙烷不与溴水发生反应,而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且生成的CH2BrCH2Br为液态,便于分离。
3.答案 A
解析: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缓反应速率,A项不正确;电石不纯,生成的乙炔中常含有H2S等杂质,可用CuSO4溶液除去,B项正确;乙炔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乙炔不溶于水,可用能用排水法收集乙炔,D项正确。
4.答案 C
5.答案 B
解析:从烷烃的结构中去掉相邻碳上的各两个氢原子得2种炔烃:、。
6.答案 B
解析:烯烃的典型反应是加成反应,与Cl2加成时双键断开,两个Cl原子分别连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取代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反应阶段,故产物不纯。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分子中的8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正确;由于分子中4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戊烷比螺[2,2]戊烷多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D正确。
9.答案 A
解析:解析:A 根据信息提示,X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8H18,名称为2,2,3 三甲基戊烷,其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5种,B、C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X是Y和等物质的量的H2加成后的产物,所以Y可能的结构有3种,分别为名称依次为3,3 二甲基 2 乙基 1 丁烯、3,4,4 三甲基 2 戊烯、3,4,4 三甲基 1 戊烯,D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 C
解析:符合分子式C5H6的同分异构体除a、b、c外还有其他的,如丙烯基乙炔等,A项错误;a、b、c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分别有3、4、4种,故一氯代物分别有3、4、4种,B项错误;a、b、c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故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都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项正确;由乙烯的6个原子共平面可知a和b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由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个平面内,D项错误。
11.答案:(1)2,3 二甲基戊烷  (2)5  (3)1  (4)6
解析:(1)该烷烃中最长的碳链上有五个碳原子,属于戊烷,有两个取代基,故其名称为2,3 二甲基戊烷。(2)只要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存在至少一个H,该位置就有可能是原来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除去重复的结构,该烃分子中这样的位置一共有5处。
(3)只要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存在至少两个H,该位置就有可能是原来存在碳碳三键的位置,该烃分子中这样的位置一共有1处。(4)该烷烃分子中有6种等效氢原子,故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6种。
12.答案:(1)C4H6 (2)①③④
(3)CH2===CH—CH===CH2
CH2Br—CHBr—CH===CH2、CH2Br—CH===CH—CH2Br、CH2Br—CHBr—CHBr—CH2Br
解析:(1)烷烃的通式为CnH2n+2(n≥1),而该有机物含有2个碳碳双键,应该比相应烷烃少4个H原子,又因为n=4,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2×4+2-4,即C4H6。
(2)由于该有机物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所以①、③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与足量H2加成后将不存在碳碳双键,所有的碳碳键都为碳碳单键,则④也正确。该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如、CH≡C—CH2—CH3,②不正确。
(3)C4H6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的结构有2种:
CH2===CH—CH===CH2、CH2===C===CH—CH3其中后一种是不稳定的,前一种可进行1,2?加成、1,4?加成和全加成。
13.答案:(1)①A ②B ③A ④D
(2)装置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掉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4)检验SO2是否除尽
(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KMnO4酸性溶液褪色
解析:乙烯中含有C===C键,易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溴水、KMnO4酸性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特性检验SO2,检出SO2后,用NaOH溶液将其除掉,再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用KMnO4酸性溶液确定CH2===CH2的存在。
14.答案:(1)nCH2===CH2  加聚反应  (2)4 
(3)橙色溶液变浅(或褪色) 4.8  (4)蒸馏(或分馏) 
(5)作燃料 合成氨原料(或化工原料)
解析:根据信息可知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不和溴水反应的气体产物氢气和甲烷会逸出,在最后的尖嘴玻璃导管口点燃,乙烯和丙烯进入C中,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液体产物苯和甲苯在B中冷凝,固体产物碳留在试管A中。
(1)残留在试管中的是固体碳,和CaO反应生成CaC2,CaC2和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和H2加成生成乙烯,乙烯聚合成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nCH2===CH2,为加聚反应。
(2)B中冷凝的是苯和甲苯,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有邻、间、对三个位置,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可以被氯原子取代,所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种。
(3)乙烯、丙烯进入溴水中,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从溴水中逸出的气体是氢气和甲烷,两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24%,即质量比为1∶2,那么物质的量之比为∶=4∶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8。
(4)苯和甲苯混溶,分离两者只能采用蒸馏法。
(5)氢气和甲烷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作燃料,也可以用来合成氨。
15.答案:(1)d  (2)c  (3)D中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下 (5)b (6)蒸馏 
(7)避免溴大量挥发 1,2 二溴乙烷的熔点较低,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堵塞导管
解析:(1)乙醇在浓硫酸140 ℃的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故选d。(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选c。(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 二溴乙烷,1,2 二溴乙烷为无色液体,D中溴的颜色完全褪去可以说明反应已经结束。(4)1,2 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且密度比水大,因而有机层在下层。(5)溴更易溶于1,2 二溴乙烷,用水无法除去溴,故a错误;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再分液即可除去,故b正确;NaI与溴反应生成碘,碘与1,2 二溴乙烷互溶,不能分离,故c错误;乙醇与1,2 二溴乙烷互溶,不能除去混有的溴,故d错误。(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乙醚沸点与1,2 二溴乙烷相差较大,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不能用蒸发,乙醚不能散发到空气中,且蒸发会导致1,2 二溴乙烷挥发到空气中)。(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 二溴乙烷的熔点为9 ℃,较低,不能过度冷却,过度冷却会使1,2 二溴乙烷凝固而堵塞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