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课题:《巨人与小矮人》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巨人与小矮人的大小对比关系。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巨人与小矮人虽然体型差异较大,但是只要用对方法也是非常容易表现出来的。
3、通过使用夸张手法,创意地表达奇趣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对事物的创意表达与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对大与小之间的对比并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视频、课件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进入教学。
二、导入:
通过《小马过河》进行视频导入,带学生迅速地走进课堂。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样的小河为什么老牛觉得浅而松鼠觉得深?
师:小结,老牛之所以觉得浅,是因为体型大;松鼠觉得深,是因为体型小。
人物 对于河水的感受 根本原因
老牛 浅 体型大
松鼠 深 体型小
三、课堂发展:
1、今天就大与小的关系我们来学习新的课程——《巨人与小矮人》。
2、闭眼冥想: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现巨人与小矮人?并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闭眼冥想的意义在于:①、沉浸课堂,融入氛围;②、在不受外界干扰下可以安心地进行独立思考;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胆量和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他们的想法是否与你的想法有类似的地方?
3、欣赏与分析:
展示优秀的图例,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巨人与矮人的表现手法。
方法1:夸大或缩小背景。
方法2:夸大或缩小人物。
四、练习与评价:
课堂练习:利用背景或主体物的大小变化来画出人物变大或变小后身边发生的趣事。
评一评:谁画的最有创意?他们都有哪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什么不足?(共17张PPT)
浅
深
大
小
思考原因
河水深浅
人物
填一填
人物
河水的深浅是由人物的大小
对比得出来的结论。
小结
闭眼冥想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现巨人与小矮
人?并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一学
方法一:
夸大背景、缩小背景
学一学
方法二:
夸大、缩小人物
1、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
2、什么变大,什么变小了?
欣赏与表述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通过欣赏的图片表现方式结合自己的想法,利用背景或主体物的大小变化来画出人物变大或变小后身边发生的趣事。
练一练
谁画的最有创意?
他们都有哪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什么不足?
评一评
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
结语
呢图网nipic,com/
。OOO
00
0
0
8
■
Baid百
儿月mm
用
82g
昵图网山u山.nipic.com
By:xnleon No:20170120142646429000
用开*用用
用
中
雪的五群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