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导学: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及两河流域文明的概况。
2.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统治概况,了解汉谟拉比的主要贡献。
3.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及其实质,认识国家法律所具有的阶级性。
知识构建: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请分别写出右图两条河流(A、B)的名称。
A:幼发拉底河;B:底格里斯河。
2.右图区域孕育的古代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在此区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泥版,上面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微点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第六代国王”指的是:汉谟拉比。
2.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国王”的功绩有哪些
(1)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2)建立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微点拨:1.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2.汉谟拉比不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而是古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统治者。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完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国家 古代巴比伦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内容 社会等级 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重要制度 奴隶制度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经济领域 有关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1)古巴比伦通过法律制度来调整社会关系。
(2)《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能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微点拨:《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反映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但是它所体现的崇高正义精神和伦理精神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巴比伦王国大致范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第六代国王即位后,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国王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在内外交困中日益衰落,直到公元前16世纪被赫梯王国吞并。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据说,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一部法典,并把它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
探究1: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哪些社会状况
提示:古巴比伦社会等级情况;奴隶制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等。
探究2: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它又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提示:目的: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价值:它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流传下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1.某同学为介绍某地区古代文明,初拟了一个提纲,其中有“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高度文明”“苏美尔王朝”。据此可知,该同学介绍的文明发源于 ( B )
A.非洲尼罗河 B.西亚两河流域
C.南亚印度河 D.美洲亚马孙河
解析: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这里孕育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2022·周口月考)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发明的文字被称为 ( 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2022·鹤壁月考)汉谟拉比是美国国会大厦众议院会客厅大理石浅浮雕上雕刻的23位立法者之一。汉谟拉比之所以被后人称道,主要是因为他 ( C )
A.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C.制定较为系统的法典
D.建立巴比伦王国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如图古迹能够见证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B )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象征,见证了两河流域文明。
5.(2022·郑州期中)《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解析:题干材料从《汉谟拉比法典》条文的数量、涉及的领域等方面,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内容全面。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 B )
A.《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解析:题干材料的规定显示了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控制,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知识链接】
家庭奴隶制的特征是奴隶人数不多,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次要或辅助作用。奴隶劳动在于满足奴隶主家庭的直接需要。男性奴隶主要用于看管家畜或者从事农耕,女性奴隶主要用于家务劳动。家长支配着全家的财产,支配着妻子儿女和一定的奴隶,并且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所有的成员都在家长的权力支配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7.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使得司法审判有了文字依据。这表明 ( A )
A.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统治以法治代替人治
C.该法典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D.该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标志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公元前18世纪,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A正确。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B错误;C、D与题意无关,排除。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亚两河流域考古发掘出了一些城市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写有文字的泥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河流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两河流域缺石头和金属,城市用泥土建筑,文字也主要书写在泥版上,所以两河流域文明又被称为“泥土建立起来的文明”。
材料二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古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材料三 某法典记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1)两河流域什么时候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书写在泥版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答:约公元前3500年。楔形文字。
(2)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 结合史实说明他是“雄才大略的国君”。
答:汉谟拉比。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制定了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所以他是“雄才大略的国君”。
(3)材料三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这部法典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解析:第(1)题,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刻写在泥版上,叫“楔形文字”。第(2)题,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第(3)题,《汉谟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9.能力提升: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之后,某同学对《汉谟拉比法典》产生了浓厚兴趣,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请帮他完成有关内容。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 认识
战俘是古巴比伦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奴隶买卖的现象;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欠债时可以拿妻子儿女抵债 古巴比伦王国 A奴隶制度相当发达;B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钱财 法典具有严格的C社会等级性
法典里面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表明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王国比较活跃
材料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婚姻、民事和刑事等多个领域。其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法典以“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为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
(2)依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
答:其内容涉及经济、婚姻、民事、刑事等多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解析:第(1)题,根据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词“奴隶”,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材料提到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并且处罚方式不同,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材料提到了租赁、借贷,可以看出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王国比较活跃。第(2)题,根据“内容涉及经济、婚姻、民事和刑事等多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经济、婚姻、民事、刑事等多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所以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
时空连线: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1965年4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场世界法律日庆典。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PAGE
第 - 1 - 页 共 6 页
- 10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导学: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及两河流域文明的概况。
2.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统治概况,了解汉谟拉比的主要贡献。
3.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及其实质,认识国家法律所具有的阶级性。
知识构建: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请分别写出右图两条河流(A、B)的名称。
A: ;B: 。
2.右图区域孕育的古代文明是: 。
3.在此区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泥版,上面的文字被称为“ ”。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第六代国王”指的是: 。
2.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国王”的功绩有哪些
(1)完成了 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2)建立了一个统一、强大的 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完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国家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内容 社会等级 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重要制度 奴隶制度发达,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经济领域 有关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比较活跃
地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1)古巴比伦通过法律制度来调整社会关系。
(2)《 》内容十分广泛,从中能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古巴比伦王国大致范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第六代国王即位后,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国王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在内外交困中日益衰落,直到公元前16世纪被赫梯王国吞并。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据说,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一部法典,并把它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
探究1: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哪些社会状况
探究2: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它又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1.某同学为介绍某地区古代文明,初拟了一个提纲,其中有“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高度文明”“苏美尔王朝”。据此可知,该同学介绍的文明发源于 ( )
A.非洲尼罗河 B.西亚两河流域
C.南亚印度河 D.美洲亚马孙河
2.(2022·周口月考)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发明的文字被称为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3.(2022·鹤壁月考)汉谟拉比是美国国会大厦众议院会客厅大理石浅浮雕上雕刻的23位立法者之一。汉谟拉比之所以被后人称道,主要是因为他 ( )
A.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C.制定较为系统的法典
D.建立巴比伦王国
4.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如图古迹能够见证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
5.(2022·郑州期中)《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 )
A.《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知识链接】
家庭奴隶制的特征是奴隶人数不多,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次要或辅助作用。奴隶劳动在于满足奴隶主家庭的直接需要。男性奴隶主要用于看管家畜或者从事农耕,女性奴隶主要用于家务劳动。家长支配着全家的财产,支配着妻子儿女和一定的奴隶,并且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所有的成员都在家长的权力支配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7.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使得司法审判有了文字依据。这表明 ( )
A.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统治以法治代替人治
C.该法典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D.该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标志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亚两河流域考古发掘出了一些城市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写有文字的泥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河流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两河流域缺石头和金属,城市用泥土建筑,文字也主要书写在泥版上,所以两河流域文明又被称为“泥土建立起来的文明”。
材料二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古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材料三 某法典记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1)两河流域什么时候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书写在泥版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2)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 结合史实说明他是“雄才大略的国君”。
(3)材料三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这部法典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9.能力提升: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之后,某同学对《汉谟拉比法典》产生了浓厚兴趣,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请帮他完成有关内容。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 认识
战俘是古巴比伦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奴隶买卖的现象;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欠债时可以拿妻子儿女抵债 古巴比伦王国 A 制度相当发达;B 是其一大特征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钱财 法典具有严格的C 性
法典里面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表明D 在古巴比伦王国比较活跃
材料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婚姻、民事和刑事等多个领域。其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法典以“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为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
(2)依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
时空连线: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1965年4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场世界法律日庆典。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PAGE
第 - 1 - 页 共 6 页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