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素养评估一(第一、二单元)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素养评估一(第一、二单元)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0 23:11:37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评估(一)
(第一、二单元)
(50分钟 50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2022·郑州外国语期中)希罗多德笔下的埃及:“埃及人得到一个神谕,神谕告诉他们埃及是尼罗河流域的所有土地。虽然埃及人从未确定尼罗河的精确界限,但他们以尼罗河的运动和年年泛滥界定自身的国土范围。”材料表明影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因素是( A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神学思想 D.法律观念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影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因素是地理环境。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便于农业种植,因此,影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因素是地理环境。
2.(2022·河南联考)一个文明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是很难生存下来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才被识读。发明该文字的是( C )
A.古代希腊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两河流域人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并结合所学,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3.(2022·驻马店期中)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埃及是世界古国中的古国,有着旷古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九年级同学考察古埃及文明,下列哪项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 C )
解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第一手史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所以更为可信。A是影视作品,不能作为研究材料;B、D掺杂了个人观点,属于第二手史料,C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建筑,是第一手史料。
4.(2022·郑州月考)古埃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但由于外族入侵,国家被吞并,其中最早吞并古埃及的国家是( C )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之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5.(2022·洛阳月考)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被用来记录口头语言。最后,楔形文字成为用来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B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解析:楔形文字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头语言,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体现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非材料主旨;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的功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6.从世界历史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制相伴而生。3 700多年前,统一全国法令,制定迄今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并将法典条文刻于石柱,推动国家进入全盛时代的是( C )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汉谟拉比 D.阿育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题中“迄今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指的是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C符合题意。
7.(2022·河南省实验月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这说明( B )
A.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B.古巴比伦存在家庭奴隶制
C.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D.古巴比伦依据习惯法审理案件
解析:材料体现古巴比伦存在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材料未体现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与古罗马无关;《汉谟拉比法典》 是成文法典,并不是习惯法。
8.观察如图中不同等级人物的身份,指出这种等级制度的特点是( A )
A.等级森严 B.众生平等
C.中央集权 D.政教合一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特点是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9.(2022·郑州月考)“公元前6世纪,在北印度,随着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提出‘众生平等’,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
A.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
B.种姓制度推动了古印度佛教的创立
C.商人阶层是古印度佛教的主要信徒
D.佛教的出现打击了古印度种姓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10.(2022·郑州期中)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古代( B )
A.大河文明的经济发展
B.大河文明的社会生活
C.海洋文明的民主政治
D.海洋文明的艺术形式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墓穴壁画,描绘了古埃及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印度贵族出行图,体现了古印度贵族的社会生活;两河流域浮雕,体现了两河流域国家的社会生活。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是以大河为依托的,是典型的大河文明。
11.(2022·驻马店期中)“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A )
A.是欧洲文明之源 B.法学系统完整
C.神话影响广泛 D.哲学成就突出
解析:由题干“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以后的欧洲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
12.(2022·南阳期末)“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雅典的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了充足的国家财政,城邦才能利用工资和津贴调动贫困公民的参政热情,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持续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C )
A.值得充分肯定 B.具有较大局限性
C.拥有经济基础 D.建立在农耕文明上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的财政和津贴制度保证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实行;题干中未表明雅典民主制度值得充分肯定和具有较大局限性;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在农耕文明上不符合史实。
13.(2022·郑州期末)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法律规定只有“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规定体现了( B )
A.雅典民主选举的公平性
B.雅典民主主体的狭隘性
C.提供任职津贴的必要性
D.城邦公民教育的局限性
解析:“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表明公民权的限定很严格,说明雅典民主主体具有狭隘性。
14.(2022·河南省实验期中)“对希腊化东方的征服致使希腊的思想和习俗引入罗马。尽管罗马煞费苦心地进行抵制,但这些新奇的东西在改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上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D )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B.古希腊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古罗马
C.古罗马人热衷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征服了希腊化东方的同时,希腊的思想和习俗随之传入罗马,使罗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都受到希腊的影响。由此可知,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
15.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由罗马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但是共和国内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议决。这段材料说明( A )
A.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专政
B.罗马共和国公民没有任何权利
C.元老院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贵族和平民联合专政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罗马共和国的共和政体中,公民大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决策权掌握在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这说明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专政。
16.(2022·郑州期中)罗马之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一变化( D )
A.剥夺了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权
B.妨碍了罗马公民的自由
C.保证了罗马皇帝的专制权力
D.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解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7.(2022·漯河期中)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在此之前,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C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18.(2022·南阳期中)古希腊人不仅留下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等一系列艺术品,还留下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C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解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赞颂人体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将人看作是大自然最精美的杰作。
19.(2022·周口月考)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下列关于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他提出了“原子论”
B.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他创立了逻辑学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逻辑学。
20.(2022·河南联考)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为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公历的演变主要强调了( D )
A.罗马人推广了历法
B.古埃及文明更高级
C.古罗马历法更先进
D.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历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古代不同地区文明交流、融合。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中的北宋汴京虹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材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汴京虹桥和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4分)
答:相同之处:都有拱形结构;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素:建筑传统;建筑技术;建筑材料。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2分)
答:东西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注重传承;各具特色。
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和材料二“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知,两个建筑相同之处是都有拱形结构;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点;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可知,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有建筑传统;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第(2)题材料一代表着东方建筑,材料二代表着西方建筑,它们的建筑风格都注重传承,各具特色,而且在前人的基础上还有创新,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历史悠久。
22.(6分)(2022·郑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河流域都处在北纬25-3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宜人类居住,大河流域利于灌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这些地区产生了早期文明。
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有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农村分成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是没有的。
(1)大河流域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有哪些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3分)
答: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宜人类居住,大河流域利于灌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多元特点,文明具有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希腊文明相比于大河流域文明所具有的不同之处。(2分)
答:希腊多山靠海,属于海洋文明;经济上以商业为主,政治上采用民主政治。
(3)综上所述,回答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1分)
答: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的特点,文明具有多样性。大河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地势平坦,适宜人类居住,利于灌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希腊多山靠海,属于海洋文明;经济上以商业为主,政治上采用民主政治。据此分析回答第(1)(2)题。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从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3.(6分)(2022·新乡期中)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比较)
答:题目:古老神秘的文字。
论述: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古代西亚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在论述中把握住几个要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起源、特点、影响等。要求有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4.(6分)(2022·郑州月考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文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
(1)图一、图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 (2分)
答:古代希腊与两河流域;中国与印度。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两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可能有哪些原因。(2分)
答: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
(3)谈谈你对“华夏化”现象的看法。(2分)
答:“华夏化”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得以传播和发展;暴力冲突能够促进文明的交往和文化的传播,和平交往则是更为持久的交往方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图一“希腊风格的西亚建筑”体现了古代希腊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交往。图一建筑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入东方。图二“白马寺”体现了中国与印度的交往,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图二建筑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佛教传入中国。据此分析回答第(1)(2)题。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华夏化”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得以传播和发展;暴力冲突能够促进文明的交往和文化的传播,和平交往则是更为持久的交往方式。
25.(6分)(2022·河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它们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人的思想和罗马人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成就。(2分)
答: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2分)
答:商品经济的繁荣;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的努力;统治者的重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综上探究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进程的作用。(2分)
答: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都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的文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第(2)题,由材料二“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可知,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繁荣;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的努力;统治者的重视。第(3)题,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都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的文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PAGE
第 - 1 - 页 共 15 页
- 14 -单元素养评估(一)
(第一、二单元)
(50分钟 50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2022·郑州外国语期中)希罗多德笔下的埃及:“埃及人得到一个神谕,神谕告诉他们埃及是尼罗河流域的所有土地。虽然埃及人从未确定尼罗河的精确界限,但他们以尼罗河的运动和年年泛滥界定自身的国土范围。”材料表明影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神学思想 D.法律观念
2.(2022·河南联考)一个文明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是很难生存下来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才被识读。发明该文字的是(   )
A.古代希腊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两河流域人
3.(2022·驻马店期中)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埃及是世界古国中的古国,有着旷古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九年级同学考察古埃及文明,下列哪项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   )
4.(2022·郑州月考)古埃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但由于外族入侵,国家被吞并,其中最早吞并古埃及的国家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5.(2022·洛阳月考)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被用来记录口头语言。最后,楔形文字成为用来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6.从世界历史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制相伴而生。3 700多年前,统一全国法令,制定迄今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并将法典条文刻于石柱,推动国家进入全盛时代的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汉谟拉比 D.阿育王
7.(2022·河南省实验月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这说明(   )
A.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B.古巴比伦存在家庭奴隶制
C.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D.古巴比伦依据习惯法审理案件
8.观察如图中不同等级人物的身份,指出这种等级制度的特点是(   )
A.等级森严 B.众生平等
C.中央集权 D.政教合一
9.(2022·郑州月考)“公元前6世纪,在北印度,随着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提出‘众生平等’,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
B.种姓制度推动了古印度佛教的创立
C.商人阶层是古印度佛教的主要信徒
D.佛教的出现打击了古印度种姓制度
10.(2022·郑州期中)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古代(   )
A.大河文明的经济发展
B.大河文明的社会生活
C.海洋文明的民主政治
D.海洋文明的艺术形式
11.(2022·驻马店期中)“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
A.是欧洲文明之源 B.法学系统完整
C.神话影响广泛 D.哲学成就突出
12.(2022·南阳期末)“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雅典的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了充足的国家财政,城邦才能利用工资和津贴调动贫困公民的参政热情,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持续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A.值得充分肯定 B.具有较大局限性
C.拥有经济基础 D.建立在农耕文明上
13.(2022·郑州期末)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法律规定只有“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规定体现了(   )
A.雅典民主选举的公平性
B.雅典民主主体的狭隘性
C.提供任职津贴的必要性
D.城邦公民教育的局限性
14.(2022·河南省实验期中)“对希腊化东方的征服致使希腊的思想和习俗引入罗马。尽管罗马煞费苦心地进行抵制,但这些新奇的东西在改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上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B.古希腊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古罗马
C.古罗马人热衷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
15.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由罗马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但是共和国内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议决。这段材料说明(   )
A.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贵族专政
B.罗马共和国公民没有任何权利
C.元老院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贵族和平民联合专政
16.(2022·郑州期中)罗马之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一变化(   )
A.剥夺了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权
B.妨碍了罗马公民的自由
C.保证了罗马皇帝的专制权力
D.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17.(2022·漯河期中)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在此之前,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8.(2022·南阳期中)古希腊人不仅留下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等一系列艺术品,还留下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19.(2022·周口月考)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下列关于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提出了“原子论”
B.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他创立了逻辑学
20.(2022·河南联考)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为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公历的演变主要强调了(   )
A.罗马人推广了历法
B.古埃及文明更高级
C.古罗马历法更先进
D.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中的北宋汴京虹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材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汴京虹桥和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4分)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2分)
22.(6分)(2022·郑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河流域都处在北纬25-3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宜人类居住,大河流域利于灌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这些地区产生了早期文明。
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有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农村分成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是没有的。
(1)大河流域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有哪些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希腊文明相比于大河流域文明所具有的不同之处。(2分)
(3)综上所述,回答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1分)
23.(6分)(2022·新乡期中)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比较)
24.(6分)(2022·郑州月考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文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
(1)图一、图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 (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两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可能有哪些原因。(2分)
(3)谈谈你对“华夏化”现象的看法。(2分)
25.(6分)(2022·河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它们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人的思想和罗马人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成就。(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2分)
(3)综上探究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进程的作用。(2分)
PAGE
第 - 1 - 页 共 15 页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