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4章第1节《田野动物调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第4章第1节《田野动物调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0 21: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田野动物调查》
本节主要是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学会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包括确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计划、选择调查路线、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等),学会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特征、生活习性、种类数量、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并以此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和进行野外调查的重要意义。
学生对野外动物调查的活动比较陌生,同时,对田野中的某些动物又有一定的熟悉。因此,学生会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兴趣,调查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时应事先对拟调查区域进行调查,对该区域的动物种类做到心中有数。调查前向学生讲解必要的调查方法和安全知识,调查后及时组织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讨论,以防止学生的遗忘和混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等研究各种动物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起学生关注周围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动物资源[来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共合做的能力
【教学难点】
调查过程不常见动物的辨别。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体型各异,大小不一,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它们或飞翔在空中,或游弋在水里,或出没于山谷,或生活在平原,或栖息在树上,或生活在洞穴中,或寄生在动植物和人体内。不论生活在哪种环境里,它们都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大自然,在生物圈中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发挥着不同作用。
动物世界生机盎然,奥妙无穷。我们研究动物,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造福于人类,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它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与动物和睦相处,使地球称为一个永远充满生机的乐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田野动物调查》,了解田间的动物们吧!
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什么是调查。教师说明:这是某中学实地调查的过程。提问:调查包括那些步骤?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并说出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互相补充、完善。
教师: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好调查地点进行调查,建议学生: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密度、生态环境等进行分工调查,或按照地面、土壤、水域等生活环境来进行分工调查。对于动物种类少的地区,可配备有关动物的影视录像或图片及饲养的小动物来辅助进行调查。
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密度、生态环境等进行分工调查,或按照地面、土壤、水域等生活环境来进行分工调查。对于动物种类少的地区,可配备有关动物的影视录像或图片及饲养的小动物来辅助进行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安全为首;爱护生物资源,不分喜好;客观调查,认真记录。
注意引导学生安全为首;爱护生物资源,不分喜好;客观调查,认真记录。
学生: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开始调查、记录(或拍照)。
方案1:田野动物调查。
方案2:校园动物调查。
方案3:公园(或动物园)动物调查。
有问题分别向农民、老师、公园(或动物园)管理人员请教。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对动物进行分类描述,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尝试描述身边的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并将所知道的动物进行归类,再依据所得到的资料分析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找出原因。最后,写出调查报告。
学生: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尝试描述身边的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并将所知道的动物进行归类,再依据所得到的资料分析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找出原因。最后,写出调查报告。
学生: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情况及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教师:要注意并及时引导、帮助同学获得经验,共同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在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基础上,来进行田野动物调查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样性。田野动物是生物圈中动物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我们半山区的市郊来说,是学生接触、认识、了解自然界动物的重要场所,平时学生就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田野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本节课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