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
通过本节《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学习,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导入新课】
夏天,在河流、溪水边的草丛中,常常可以见到青蛙和蟾蜍。在田间的小路上,偶尔能遇见蜥蜴匆匆穿行而过;傍晚时分,在窗户和墙壁上还常常有壁虎在默默地捕食昆虫……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的特征与它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最主要的特征围绕着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和游泳。可见动物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是,它们却不是同一类的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为什么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却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两栖类和爬行类》,看看能不能解开其中的奥秘吧!
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
一、两栖动物
思考:青蛙有哪些与两栖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青蛙的成体与幼体形态一样吗?
(2)幼体生活在何处,用什么方式呼吸? 成体生活在何处?用什么方式呼吸?
经过观察、分析,学生能归纳出:
(1)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在水中。青蛙背部的皮肤呈 黄绿色,间有黑色斑纹 ,腹面呈白色,这使青蛙不易被天敌发现。
(2)青蛙的前肢较短,后肢较强大 ,肌肉很发达,因此,它在陆上是跳跃健将;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所以在水中是游泳的能手。
(3)青蛙在陆上生活,主要靠肺呼吸。但是青蛙的肺不够发达,呼吸功能不强。而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内容,结合自探问题独立思考,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
(1)以青蛙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
(2)两栖类有哪些主要特征?
(3)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展示要求:
(1)展示同学要快速,准确。
(2)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
评价要求:
(1)对展示小组打分。
(2)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3)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同意否,若有不同意见提出。)
教师点评要点: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
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像鱼,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是青蛙,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头部呈三角形;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后肢趾间有蹼等;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用肺呼吸;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两栖动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二、爬行动物
观察蜥蜴:完成探究竟·观察:蜥蜴的形态结构。讨论课本思考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内容,结合自探问题独立思考,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
(1)以蜥蜴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爬行生活相适应?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解疑合探
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
要求:(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展示要求:(1)展示同学要快速,准确。
(2)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
评价要求:(1)对展示小组打分。
(2)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3)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同意否,若有不同意见提出)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
(1)①身体分布:头部后面有颈,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③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④肺比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爬行动物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⑤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和发育彻底脱离了水的限制。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可以食用:如人工养殖的鳖等;②可以入药:如鳖甲、蛇毒等;③保护林木、农作物等:如避役能捕食危害林木的害虫;④有时会危害人类:如毒蛇能伤人。
质疑再探: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三)课堂小结
种类 体表 呼吸器官 运动 体温 生殖
两栖动物 裸露 幼体:鳃 成体: 肺 四肢 变温 卵生
爬行动物 鳞片或甲 肺 四肢 变温 卵生
进行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以观察青蛙、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探究青蛙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和对青蛙的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介绍为主,并通过对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重点带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基本特征。同时,通过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其它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并通过和青蛙、蜥蜴的比较,得出两栖类和爬行类特征,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