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1章第2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1章第2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0 21: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子萌发的条件》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提高自主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
【教学难点】
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讲授】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由于实验需要提前进行,由老师安排学生提前进行实验。
(1)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3)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问题: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根据是什么?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分析结果,论证假设,由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证。
几号瓶的种子萌发?几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为什么不萌发?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由此论证即可。
通过实验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接下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
问题:
(1)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
(2)大米或豆瓣种在地里萌发吗?
(3)存放七八年的小麦种子萌发吗?
(4)子叶或胚乳干瘪的种子易发芽吗?
(5)处在休眠阶段的种子能顺利萌发吗?
讨论之后,进行一下知识链接,让学生学习一点小知识。
知识链接(种子的寿命)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种子的寿命,即种子所能保持发芽能力的年限,一般以达到60%发芽率的贮藏时间为种子寿命的依据。种子的寿命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几个星期,也可以长达很多年。柳树种子的寿命极短,成熟后只在12小时以内有发芽能力。杨树种子的寿命一般不超过几个星期。大多数农作物种子的寿命在一般贮藏条件下约为1-3年。例如,花生种子的寿命为1年;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种子寿命为3-6年。
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加长好几倍。不过,作为生产上用的种子,还是以新鲜的为好。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保存过久,也会逐渐零部件失发芽能力。这是由于种子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的缘故。在高温和潮湿的情况下,种子呼吸作用加强,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贮存物质,同时还放出热量,加速蛋白质的变性,从而缩短了种子的寿命。
接下来,由老师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活的;胚必须是完整的;充足的营养物质;种子在寿命期限之内;已度过休眠期。
三、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测?怎么测?
发芽率=(萌发种子数) /(全部被测种子数)×100%
四、实际应用
由老师总结一些应用:
1、播种之前先松土:为了给种子提供充足的空气。
2、浇水:为了给种子提供适量的水分。
3、春播:为了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
4、地膜覆盖:为了提高土壤的温度,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五、总结
对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