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1 08:4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古代中央机构与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线索演变。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源远流长,经历了两千多年几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植根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独特的政治制度,且影响深远。
在早期国家阶段,中国就形成了以血缘政治、贵族等级和原始民主传统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在从早期国家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贵族等级瓦解、君主权力加强、县制、官僚制和局部统一的制度发展趋势。
到秦国统一建立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为特征的中央官制和以郡县制为特征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秦朝为了有效治理庞大的大一统国家还建立起了有效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从秦朝开始到清朝,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处于不断调整中,整体上呈现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实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史实、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秦以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国历史统一是大势所趋,形成对中中民族的认同感和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井认同中华优秀政治文化,增强制度自信。
【学情分析】
本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作为选修性必修1的第一课,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学过此类知识,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这次新课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经过一年《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本课并不陌生,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大,掌握的程度不是很清楚。再加上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选修与必修的结合,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贯穿,则成为本课讲授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朝以后政治体制的确立,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自秦朝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和因素。
【概念解释】政治体制的内涵: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些列制度的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讲授新课】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我们这学期将学习这本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围绕这个主题,本书设置了六个单元,分别从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法律制度、民族外交制度、财政货币制度、基层治理制度六个方面深层次的诠释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个,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个内容,及国家政治制度。我们来看第一单元的导语。
第一单元的标题是政治制度。其实这个地方要明白,这里的政治制度,更多的是狭义的政治制度,单元内容更多涉及的是权力的分配制度。至于细琐的制度,此处并不涉及。这里提到了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我们要对国家的职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起。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会以来,各国都在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利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而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更是如此。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而之后的朝代又在继承中不断变革。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遥望夏商周
1.夏朝的政治制度
我国第一个王朝是夏朝,教材上为什么没有具体叙述夏朝的政治制度呢?
这是因为夏朝的历史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作为支撑,所以夏朝的政治制度尚不甚明了,同学们要认识到,对历史的探索需要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印证,可信度会更高。
禹死启立,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血缘政治出现。 但是,关于禹死后,他的继承人却在史书中有了不同的记载: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
夏朝是中华文明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后,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国家。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能看到从夏朝开始,氏族部落留下的禅让制被父死子继的血缘世袭政治所取代。
商朝在夏朝开始确立的血缘政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由于商代考古发现的诸多文物,我们对于商代的政治制度有了相对更清晰的认识。
2.商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后面是商朝、西周,两朝的历史已经有文字记载了,在政治文明方面,商朝有什么进步呢?商朝的政治制度较夏朝有了进步的发展,文献、甲骨文考古资料证明,商王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和卜辞解释控制政权,王权具有独尊地位。
由于商王朝的实际控制能力还有限,政治制度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称为“内服”,王畿之外的诸 侯或方国领地称为“外服”。外服也是商王朝的领土,只是管理上较内服松弛。内外服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商王朝的职官制度也分为内外服,《尚书.酒诰》中有明确表述。
(1)政治体制: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尚书·酒诰》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荀子·儒效》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内服与外服之间是相对松散的关系。
在商代,本族即所谓内服,臣服于自己的其他部落氏族即所谓外服。内服由商王直接管理,在中央政权下设“百姓”从事基层性的管理事务;外服则分封原部落或氏族的首领,由其自行管理。如商代时在西方分封姬周,就是外服的分封之例。当时,商王室在本族内服的统治还较为严谨,但外服诸侯与中央的关系则十分松散。一般来说,外服官对于商王室,只承担缴纳贡赋、随王出征、祭奉商祖这几种义务,商王则有保护外服诸侯的责任。至于外服区域内的政治、行政与管理,商王不加干涉。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2)国家机构:实行职官制度,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能力提升】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显然,内外服制度对国家的政治控制已经比较严密了,但是对地方的管理还是比较松弛的。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西周,西周的版图空前广阔,西周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控制辽阔的国土,在国家制度设计上是如何考量的呢?
3.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1)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西周王朝直接管理的王畿地区是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为强化对新征服的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西周推行分封制。分封的原则是“天子建国”和“诸侯立家”,分封的目的是“以藩屏周”,分封的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将同姓子弟、异姓亲戚功臣、旧邦之后分封在东方各地,由他们去治理当地的土地和人民。据说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有53个,占其中的绝对多数。分封制不限于东方,后来又推行到周的“北土”和“南土”。这些受封的诸侯国对西周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西周的分封较夏、商更加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当时有积极意义。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资不够丰富,还没有能力建立庞大的官僚系统,用来维持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所以分封制是当时能想到的最好制度,它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一种进步。
(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
(3)维护统治的礼乐制度:是统治阶级内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礼乐制度: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将宗 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
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绣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
礼作为阶级分化的象征,自部落时期的贫富差距就已有所形成。先谈乐。早在部落时期,中国的古代人民就发明了诸如骨笛等乐器,还创造了音律,为音乐的出现作出了巨大贡献。山海经中就有夏后启得天乐改九招的神话记载。到了商朝,乐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贵族之间也开始盛行音乐。到了周王朝,周公为了巩固统治,集前朝之大成。从礼巩固阶级分化,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的阶级区分。乐则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礼乐制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正式定型。
【合作探究】比较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是中国古代起过重要作用的地方行政制度;后来都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逐渐瓦解。
不同点:实行条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内外服制度的“外服制度”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
建立基础: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内外服制度的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同时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官吏权利:分封制拥有封地和相应爵位;内外服制度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
与中央关系:分封制诸侯国地方独立性;内外服制度中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
4. 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商周政体中,既然商周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说明君主没有拥有绝对权力,政治中存在一定的民主成分,这种民主传统在政治实践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这些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原始民主还在一定程度上遗存。夏、商、西周时期,君主的权力还不是绝对的。商王在 处理一些重大事务时,除了占卜外,还要征求大臣、民众的意见,如盘庚迁殷时,就反复向他们解释迁都原因。西周王朝遇到重大问题时,也要向平民“国人”征求意见,甚至派出大臣到各地采诗,实为听取民众意见。国人也可以议论朝政。一些有见识的大臣还主张不要限制民众言论。但这些都不是制度层面的,仅仅是原始民主的遗存,意见是否能够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说一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作简要评论。
①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②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兼并四起,在这样一个政治制度激烈震荡的年代,旧的政治制度已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逐渐被淘汰,新的制度正在产生中,各国为了生存需要纷纷变法,在这一过程中,君主权力加强,也诞生了县制、官僚制等新政治制度的雏形。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六王毕,四海一
1.背景:
(1)制度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瓦解,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2)政治前提:秦的统一。 ⑶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⑷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曾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战国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君主专制制度,其中以秦国最为典型。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主要内容
(1)核心: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政府:三公九卿
①三公: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
②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九卿”。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之下,则有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诸卿”,或习惯地称之为“九卿”,但其实际名额并不限于九。……由上述以三公诸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是秦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核心,是封建国家的集中体现,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围绕着这个政权核心,秦皇朝组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
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主要官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知识补遗】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③廷议制度
是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这种制度使皇帝可以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
朝议内容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参加朝议人数由商谈事务所决定。
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举行廷议或集议,都是为了有利于皇帝决策。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实行廷议。如在是否实行分封问题上就让群臣廷议,导致王缩和李斯的激烈论争,而赢政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分封制,并由此引发了"焚书坑儒"。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在相当范围内保证重大决策不发生或少发生失误,以推动国家机器和社会肌体的正常运行。
——摘编自赵燕玲∶《论中国古代皇权制约理论与制约机制》
(3)地方政府:郡县制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①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 ( 长 )、丞、尉。
③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始皇下令废除了自西周以来持续了八百多年的“封藩建卫”制,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他将全国分为36个郡,至秦末增加至40个,这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经正式确立。秦郡的长官为郡守、郡尉、郡监,这些郡内官员都是由中央直接派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打破了贵族世卿世禄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战国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君主专制制度,其中以秦国最为典型。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建立起由君主执掌大权、卿士俯首听命的制度,为大一统专制帝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文书行政:邮驿传书,保障皇帝和中央政令传送到各地。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不达到一定的数量“不得休息”。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
“大一统”由此而构成了从外到内的 “向中看齐” 与自下而上的 “向上集中”,一个权威衍生出稳定的秩序,国家治理的内聚力、稳定性由此而生。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邮是传书的机关,不止限于郡县行政组织间普通文书,上封事或奏疏也都是可以利用邮的。从中央的典客行人令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军国的督邮,再到每个驿站的厩啬人、传舍啬人,邮书椽等,构成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
——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 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
下行文书:皇帝→臣下:上级→下级——诏、敕、诰、旨、令、谕
上行文书:臣下→皇帝:下级→上级——表、状、奏、揭、帖
平行文书:平行机关之间——刺、关、咨、移、牒、照会
【特别提醒】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即皇帝控制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即中央控制地
秦朝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具有开创性。秦朝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实现了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的转变,这一套制度延续2000多年,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 大一统下的魂魄
两汉至明清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这两个方面产生诸多变化。尤其是关于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这是之前未曾详细讲解的。需要任课老师及时进行补充。
1.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
汉承秦制,依然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加强皇权,设立中朝,此后中央事权逐渐由中朝掌握。
到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成为了新的中枢机构。分割尚书台权力,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唐代宰相共同议政的地方称为政事堂,所以,唐代前期的宰相决策会议又称为政事堂会议。唐王朝之所以要设立这样一个决策机构,是因为中书、门下分掌出令和封驳,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容易造成各持己见,争执不休,或者互相依违,知错不改,都会对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唐初开始,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首脑,就在一起议政决策,形成了政事堂决策会议。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3)宋代:二府三司制,宰相事权进一步被分化
唐朝宰相群实行程序性分权;宋朝宰相群依然程序性分权,但再加事务性分权,把中书门下的财权和军权分走了。宰相的权利不断被削弱,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增强。
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宰是宰相,执是执政。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使为执政。宋代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但是中书门下不管军事,军务另设枢密院掌管。另外,财权则由三司使负责。中书管行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使宰相权力分割到多个机构,突出机构之间制衡。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元代:元代实行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即为宰相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思考:元朝实行一省制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 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5)明代: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设内阁
内阁始终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依附于皇权而存在,失去了丞相百官之长的地位。司礼监太监可代皇帝批红;司礼监干政是体制赋予的,是种事实上的制度性安排。
明代的制度不是一个高明的制度,其关键在于它违背了自秦以来这种官僚帝制的客观规律。这种官僚帝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官僚体系和皇权之间的平衡,以及官僚体制的有效性。宰相制是这种平衡和有效性的核心环节。废除宰相之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但替代物毕竟不能起到原来宰相制的作用,所以制度的惰性暴露得特别充分。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6)清代:设军机处
清初继承了明代内阁制度,处理一般日常事宜,雍正时设军机处,逐渐成为真正的行政中枢。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这是军机处所不能也无法取代的。……军机处作为一个正规的决策和协理机构,必然逐渐形成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这就或多或少地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军机处设置后,入值军机处的大学士对朝廷决策影响力有所扩大,这就可能给专制皇权制造出新的异己力量。乾隆中期以后,军机处办公地点逐渐改变了以前严密整肃情形,变得喧闹嘈杂起来,泄密现象时有发生。
——摘编自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对内阁、军机处和皇权关系的再认识》
无论是明代的内阁,还是清代的军机处,都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府。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但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阁臣和军机大臣还是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
——摘自任怀国著《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自任怀国著《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强化地方治理的制度设计
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因时代的变迁而变革,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设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制度,并给予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约束力,以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地位。
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又非常多,再加上地区之问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即使在同一时期,各地区推行同一种行政区划制度,也会有所差别。自秦汉以来,我国历朝历代的地方政府层级基本上是在二级和三级之间循环。
尤其在古代,由于开发程度较低,许多政区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只有大致范围,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它是正式的行政区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过程。
(1)两汉时期:郡、县两级制发展到州、郡、县三级制
汉承秦制。汉高祖刘邦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对行政区划制度只略做调整,同时恢复了分封制,实行郡、国并存制度。他先后封了九个诸侯王,每个地方王国可领数郡,这就导致西汉初期,地方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影响到了中央集权,结果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汉平定叛乱后,规定一国只领一郡,遂为定制,这样以来,郡、国在行政区划上已基本无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诸侯王国的赋税收入由诸侯王自己享用,而郡的赋税收入则需上交朝廷。另外,西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了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但是,州的建制在当时还不能算是一级正规的地方行政区域单位。直到公元188年,东汉灵帝为了组织力量镇压黄巾起义,改州刺史为州牧,位于郡守之上。从此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由郡、县二级演变为州、郡、县三级。
到东汉晚期,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刺史有了固定的治所及正式的官属,凌驾于郡守之上,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单纯的监察官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完全沿袭东汉末年形成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到三国时期,这种州、郡、县便开始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共有17个州。到西晋统一之初,共有19个州,后由荆、扬两州分置江州,荆、广两州分置湘州,变为21个州。东晋十六国和南朝时,其国土面积仅相当于西晋的九个州,但所设的州数却多达20多个。到梁大同年问,又增至107个之多,州的辖地逐步缩小。至此,实行了四百多年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已经基本无意义,恢复成二级制,为隋文帝的撤郡埋下了伏笔。
(3)隋朝:州、县两级制
隋朝建立后,遵循“存要去闲,并小去大”的原则,废除了“郡”建制,全国实行州县两级制度。
在东晋、南朝,为了安置大批逃难南迁的人口,政府在南方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大批南迁。为了安定、笼络人心,统治者都在新设的州、郡、县前皆按照旧址之名加一个“南”字,以示区别。这些侨州、郡、县虽然有政权机构,却无辖地,导致行政区划更加混乱,中央集权统治得不到保证。因此,当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侨”、“南”等州、郡就都被废除了。
(4)唐朝:道、 州、 县三级制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并不时派巡查使者对各州县官员进行监察。但是这些使者仅为临时任命,巡查结束回京后职务就即刻被解除。道仅为唐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的虚拟机构,没有固定治所,因此不是固定的机构。安史之乱后,掌兵权的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叫道。自此,道成了州上面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唐代在州县之上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形成道州县三级,唐中后期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割据。
(5)两宋时期:路、州(府)、县三级制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取消了节度使,让各州直接归属中央,但中央还是无法统管全国的州,所以又在州上设“路”。宋代58“路”只是介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这一点不同于唐代的“道”。两宋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行政区划单位:“军”和“监”。“军”是一种军事单位,至宋朝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而“监”刚出现时则是一个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国家主办的企业,后来也演变成为地方行政单位。
(6)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其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区划,全国共设十一个行省。最初行省的设置仅仅是临时的,且也是由于军事需要,而后逐渐兼管民政,继而转化为自己固定的辖区。元灭宋以后,行省则变成元朝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之下设路、府、(州)、县。值得注意的是,元朝的“路”明显小于宋代的“路”。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行省的确适应元朝统治的特殊需要……平宋以后江南局势长期动荡, 致使元廷必须予各军事占领区以相对集中的事权, 以便遇到紧急事变能够迅速决策并付诸行动 ……即使在江南形势基本稳定 、 大一统局面完全告成之后, 元朝政权的民族色彩也仍然长期保持,民族隔阂长期存在……这样行省在稳定地方统治方面的特殊价值 , 显然也并未消失。另外 , 元朝沿用大蒙古国以来的游牧分封制, 大量宗室外戚被分封于漠北和东北地区……一般的地方官府难以治理, 非设立位高权重的行省不足以压制……最后, 元朝疆域辽阔 , 为汉唐所不及, 路府数量繁多 , 中央很难一一统属。
——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7)明清时期:省、府、县三级制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削弱地方行政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中书省,改各地行省为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辖府,府领州,州领县,形成了四级行政区划制度。明朝的“府”大约相当于元代“路”的辖区,但要大于“州”的面积。清初沿袭明制,仍设布政使司。
明朝建国以后,在各省“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同时设提刑按察使司,置按察使一人,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置都指挥史一人,掌管军政。都、布、按并称‘三司’。三司官只有官秩品级的差别,不相统属,分别隶属于朝廷。通过这样的改置,原来无所不辖的行省,变成了军、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格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地方长官事权专擅”。
——王玉祥《明朝简史》
康熙继位,改布政使司为行省,并由最初的15个省增至23个省,行省之下两级行政区划单位为府和直隶州,三级行政区则为县和散州,各级行政区的长官职责和明代大同小异。到了清朝后期,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政府为了加强国防,将原来特设的行政区如吉林、黑龙江、新疆等都改为行省,并且将台湾府升为行省。这样全国的政区制度日趋统一,也为我国现代省级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
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
直隶总督,驻保定;东三省总督,驻奉天府
两江总督,驻江宁;两广总督,驻广州
闽浙总督,驻福州;湖广总督,驻武昌府
陕甘总督,驻兰州;四川总督,驻成都
云贵总督,驻昆明;漕运总督,驻淮安
河道总督,驻清江浦
总结:历代中央政府采取纵向分权、横向分权等办法加强中央集权。在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的过程中,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深化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
【课堂小结】
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处在不断的变化调整演进中,体现了封建国家治理的灵活性,适应了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辩证的来看,该制度在封建社会发展前期和中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近现代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我们现在的省制。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所以在世界上创造了先进的文明,得益于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知其所从来,才能明其所将往。放眼历史,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及其优越性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中的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材料阅读、示意图分析比较、回忆旧知等形式掌握先秦到明清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出科学性的评价。
基于课标和学情,本课将重难点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特点、历史背景、历史作用及其背后体现的国家治理智慧方面。
由于本节课教学容量大,所涉政治制度的时空跨度大,对学生已有历史知识的储备提出较高要求。因为对学生了解不充分。需要反思的是,这样的课程设计似乎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这也使本课的深度缺乏。如何进一步回应教材、落实教材,是本课需要思索的问题。
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1.相同点:
(1)都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表现.
2.不同点: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