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的词集名《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两百多首。
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擅长以纤细婉丽之笔写离别相思、男欢女爱,他大力创制和写作长调,为宋词拓宽了艺术表现的天地。
请同学们想想诵读本词的停顿,以什么样的语调,带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牌名。这首词应是作者在杭州时所作。据说,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天堑qiàn】天然的壕沟,此处指钱塘江。
【重chóng湖叠巘yǎn清嘉】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都很秀丽。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这里指代高官孙何。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过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请边读边思考:词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美丽与繁华的?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都会(社会条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形胜(地理条件)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繁华(历史条件)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官民游乐
街巷河道繁华富丽
江岸优美,江潮壮观
市民富庶,街市繁荣
西湖山水清秀美丽
市民生活悠然快乐
地方官员儒雅风流
景致:钱塘江潮,都市盛状,西湖美景。
特点:宏伟壮观,富庶繁荣,美丽祥和。
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细读本词,试从这一“画卷”中找出你认为“画”得最出色的画面,品味其用墨(语言)的精妙之处。
小组合作讨论,每组代表选取一幅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如何描绘即运用了什么手法)
怒涛卷霜雪
嬉嬉钓叟莲娃
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词中,是指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在有些地方侧面进行渲染。在写景抒情诗中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情感。染,是为了突出主旨。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是“断肠人在天涯”,其余各句都是“染”,渲染秋思之情。
①上片“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②下片“点”:“重湖叠巘清嘉”
“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人说美景如画,然而这般美景恐怕用尽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尽,让我们再一次诵读本词,走进《望海潮》,走进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游览那魅力无边的人间天堂。
望
海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