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划燃火柴
铁丝生锈
折纸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
变化
物理
物质变化后 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将纸撕成碎片
没有
变化
物质变化后 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
二氧化碳和水等
变化前:
将纸张点燃
有
化学
纸
纸
物理变化
只有状态或形状的变化,
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
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只有状态或形状的变化,
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1、汽油挥发
2、铁水铸成锅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蜡烛受热熔化
6、葡萄酿酒
5、灯泡发光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挥发性等。
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能不能燃烧)、助燃性、氧化性、与…...反应、活泼与不活泼、稳定与不稳定
化学性质:
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别:
1.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例如,镁条燃烧,水通电分解
2.性质: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例如,镁条能够燃烧,水通电可以分解。
2. 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
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 两句;
叙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 两句。
④⑦
⑤⑥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谢谢观看(共23张PPT)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探究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1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 , 外壳: 。
。
2、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 色, 态, 有 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切, 于水面, 溶解于水。 硬度 ,密度 于水,而且 溶于水。
线状
圆柱形
由石蜡制作
白
固
轻微的
易
浮
不
小
小
难
交流讨论
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哪层温度高?
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3、点燃蜡烛 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 ,火焰分 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 。
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 部分变黑。 火焰分为 、
、 三部分, 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 焰。
可燃性
外焰
黑烟
三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
外
交流讨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③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 生成,澄清石灰水变 。 石蜡燃烧有 和
生成。
4、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有 从烛芯飘出 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说明蜡烛燃烧时先
由 态变成 态,再蒸发成 ,而后燃烧。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
浑浊
二氧化碳
白烟
火顺白烟将
蜡烛重新点
燃
水珠
水
石蜡蒸气
石蜡蒸气
固
液
实验结论
石蜡为 色 体,硬度较 ,加热
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光、
发热。其火焰分为 层, 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 和 。
白
固
小
三
外
水
二氧化碳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化学学习的三大特点:
实验探究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资料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进行实验
步骤1:如图,收集二瓶呼出的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2:用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装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无明显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明显。证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多。
步骤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二个集气瓶,观察现象。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无明显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明显。证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多。
得出结论
步骤4:取二块干燥的玻璃片,在其中的一张上呼气,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呼气的玻璃片
没有呼气的玻璃片
现象
结论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无现象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水蒸气
⑴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
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⑵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
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
量高。
⑶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
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
量高。
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
比,含量明显发生变化的主要有 、 、
三种物质。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小试牛刀
例1 :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感谢聆听(共25张PPT)
小试牛刀
例1 :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Hi,以后会常见面,请记住我好吗?
三脚架
锥形瓶
坩埚钳
燃烧匙
酒精灯
圆底烧瓶
石棉网
铁架台
铁圈
铁夹
水槽
量筒
滴瓶
试管夹
蒸发皿
烧杯
胶头滴管
玻璃棒
集气瓶
盖玻片
试管架
漏斗
试管刷
你能说出我的名字吗?
试管
试管夹
玻璃棒
酒精灯
胶头滴管
滴瓶
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水槽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2、取用药品,应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_________取用,液体是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
最少量
1-2mL
盖满试管的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入_____________.既不能___________,也不要___________,更不要__________________.
指定的容器内
放回原瓶
随意丢弃
拿出实验室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课本133页
三、
药品的取用
Ⅰ、块状药品的取用
横放容器,把药品放在容器口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①
②
一横二放三慢竖
三、
药品的取用
(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三、
药品的取用
1、细口瓶塞
2、标签
3、瓶口
4、使用完
要倒放
要向手心
要紧挨
盖好,放回原处
塞倒放.试管倾.口相靠.签向心
(1) 液体药品-倾倒法
四、
药品的取用
Ⅱ、少量液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2)滴加
滴管
滴瓶
注意事项
判断正误 1.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滴到试管外面,可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 ) 2.胶头滴管用过后一定要用水清洗干净 ( )
3.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 )
如何使用胶头滴管 取液后的滴管怎样处理
四、
(3)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
小结
读数 实际
仰视: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练习
1、用量筒仰视量取40mL水,请问该生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比40mL要 (填“多”或“少”)。
多
一、物质的加热
1、热源(加热工具):最常用酒精灯,有时需要酒精喷灯进行高温加热。
2、酒精灯火焰分为 三部分,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需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
焰心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c、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d、湿抹布扑盖.
e、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2/3,不低于1/4
2、酒精灯的使用——液体加热
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1)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4)向上倾斜,与桌面成约450角
5)手不要拿试管夹的短柄
6)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7)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二、连接仪器装置
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三、洗涤玻璃仪器
判别仪器已洗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