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纶(lún) 沉粼(lín) 属引(shǔ) 轩邈(miǎo)
B.曦月(xī) 沿溯(sù) 藻、荇(xìng) 千转(zhuǎn)
C.燕然(yān) 横柯(kē) 素湍(tuān) 缥碧(piǎo)
D.戾天(lì) 飞漱(shù) 侯骑(hòu) 驱犊(dú)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跃)
C.月色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盖竹柏影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山川之美/欲界之仙都
6.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峡》一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任务。(7分)
某校举行古诗文大会,请你也来过把诗文瘾。
(1)徜徉飞花令(5分)
主持人:古诗文就像一颗明珠,在文学的世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以飞花令的
形式来吟诵古诗。本轮“飞花令”的关键字是“树”,请同学们背出含有“树”字的诗文名句。
①小涵: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②小文: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小美: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④小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主持人: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接下来,我们换一个关键字,这次的关键字是“水”。请开始!
⑤小涵:___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小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主持人:古诗文中的“水”真是变幻多姿,含情寄思,难怪苏轼把月光比作积水。
(2)看图猜古诗。(2分)
王维的诗中有画,请根据下图写出相关的诗句。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5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还在作品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2分)
(2)请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项,用他(他们)的经历印证诗句。(3分)
选择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经历印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0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B.回清倒影/香远益清(《爱莲说》)
C.猿鸣三声泪沾裳/士别三日(《孙权劝学》)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1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来看引用“渔者歌”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给。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有删改)
[注] ①渚:水中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曜,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栽种,种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1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虽刺史谒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性 简 傲 好 饮 酒 能 尽 五 斗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面各项中谁的心境更接近王绩 结合选文和课文说说理由。(4分)
A.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吴均《与朱元思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40分)
18.古哲先贤融入自然就才情具见;我们野外踏青便会身心愉悦。人类对于自然有着天然的依赖,不仅从自然中获得物质满足,还从自然中得到精神慰藉。
让我们亲近自然吧,放松心情,沐浴绿色,神闲气静,神交古人。在儿童的微笑里打捞天真的童年,在一朵花心里聆听鸟语,在一棵树下慢慢成长。
请以“亲近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40分)
参考答案
1.C A.粼→鳞;属zhǔ。B.转zhuàn。D.侯→候。
2.C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B 正确朗读节奏应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B A.“阙”同“缺”,空隙、缺口。C“反”同“返”,返回。D.“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5.A A.在/如果。B.只是/只。C.大概是/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D.的/的。
6.B 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
7.答案 (1)①绿叶发华滋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山山唯落晖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水皆缥碧 ⑥仍怜故乡水⑦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⑧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解析 根据关键字、篇名、前后句提示,准确默写。易错字有:滋、萋、洲、唯、晖、莺、燕、缥、藻、荇、漠。
8.答案 (1)①埃德加·斯诺 ②长征
(2)(示例1)A 在红军长征时,彭德怀带领将士突破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无论战况多么艰险,都英勇突破,最后赢得了胜利。
(示例2)B 长征路上,红军始终保持英勇无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本性。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下攀爬铁索渡河;在缺少物资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穿过大草地,翻过大雪山。
解析 (1)第一空根据书名可知作者是埃德加·斯诺;根据“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可知第二空填写“长征”。
(2)诗句在一问一答中,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象征了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等英雄品质。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项,叙述其经历,以印证诗句中松柏的象征意义。
9.答案 ①王维写的是正值春天雨中的草色和桃花,花草色彩浓艳;②本诗所写的则是初春时节的花草,大地上鲜花繁多,竞相初放,小草嫩绿喜人。
解析 王维诗句“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用“堪染”突出了草色的“绿”,用“欲燃”突出了桃花的“红”。两句诗写出了雨中花草色彩的浓艳。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花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写出了初春时节大地上鲜花竞相开放,小草嫩绿喜人的景色。据此作答即可。
10.答案 开头对钱塘湖早春的景象整体描写,然后由远及近从听觉、视觉等角度作细致的描绘渲染,最后用“最爱”直抒胸臆。
解析 开头两句写了诗人行经孤山寺北、贾亭西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四句转换视角,由远及近,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描写了西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抒胸臆,“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C A.所以/旧的知识。B.清波/清芬。C.都是“多”的意思。D.白色/不加装饰的。
12.答案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2)空旷的山谷传来猿鸣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解析 (1)重点词语:峻(高)、良(甚,很)。句式:清荣峻茂[省略句,省略主语,(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2)重点词语:响(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绝(停止,消失)。
13.答案 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结构上,“渔者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解析 从内容上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点明了三峡之长,猿声之哀,更加烘托出秋景的萧瑟悲凉。从结构上看,引用歌谣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使结构完整。
14.答案 (1)拜谒 (2)喜爱
解析 (1)句意:即使有刺史来拜谒。谒:拜谒。(2)句意:(他)喜爱喝酒。好:喜爱。
15.答案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
解析 “性简傲”写王绩的性格,“好饮酒”写他的爱好,“能尽五斗”具体写他爱喝酒的程度。据此可划分为“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
16.答案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3)王绩喜爱他的真诚,于是在(和他)相近的地方建造房舍,每日与他相对饮酒。
解析 (1)重点词语: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阳)。
(2)重点词语:从(跟、随)、东(向东)、西(向西)。
(3)重点词语:真(真诚)、遂(于是、就)、结庐(建造房舍)、日(每天)。
17.答案 C 因为《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不入官场的意愿,与文中王绩归隐山水的意愿相同。所以吴均的心境和王绩更接近。
解析 通过王绩辞官回乡后的生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喜欢大自然,鄙视功名利禄的人。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表达了热爱自然,寄情山水,鄙弃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由此可见,吴均和王绩的爱好和志趣相似,心境也更加接近。
[参考译文]
王绩,字无功,是绛州龙门人。贞观初年,王绩因为患病辞官回乡。河渚之间有位仲长子光,也是一个隐士,没有妻子和孩子。王绩喜爱他的真诚,就在和他相近的地方建造房舍,每日与他相对饮酒。王绩有几个奴仆,他们大多种黄米,春秋两季酿酒,喂养野鸭、大雁,种植药草用于自己的生活。他把《周易》《庄子》《老子》几本书放在自己的床头,没有特别的目的。自己取了个名号叫“东皋子”。即使有刺史来拜谒他,他都不应答。最后在家中去世。
他的性格简单而高傲,喜爱饮酒,一次可以喝完五斗,自己写了《五斗先生传》。他弹琴、赋诗、写文章才情高气度不同与他同时代的人都比不上他。
18.[写作指导] 要想写出出彩的文章,需要描绘出美丽的自然之景。大自然的美景,因时不同。春夏秋冬,晨午黄昏,景色不同。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真挚的感情。“亲近”不是单纯的“走近”,而是“亲密地接近”,这就需要把自然当成朋友去讴歌,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大自然。
[例文]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