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不能由SiO2直接制硅酸
B.二氧化硅是通讯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C.氧化铝陶瓷、碳化硅陶瓷都是重要的高温结构陶瓷
D.二氧化硅熔点与干冰相差不大,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
2.下列反应中,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碳酸铵和硫酸铵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SO2 B.Cl2 C.CO2 D.NH3
4.下列有关盐酸、硝酸、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无色液体 B.都是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浓硝酸在空气中有白雾生成 D.都是易溶于水的强酸
5.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饱和氯水长期放置,颜色变浅
C.燃烧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6.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P2O5 D.无水氯化钙
7.将铜投入稀硫酸中不能溶解,但向这种稀硫酸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后,发现铜能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并可见有气体产生。则向这种稀硫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
A.盐酸 B.硝酸钾 C.氯化钡 D.氢氧化钠
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水作氧化剂的是 ( )
A.Na和H2O B.NO2和H2O C.Cl2和H2O D.SO2和H2O
9.检验Na2SO4溶液中含有Cl-的方法是 ( )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AgNO3溶液
B.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C.先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后再加AgNO3溶液
D.先加足量Ba(OH)2溶液,过滤后再加AgNO3溶液
10.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2分)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NA个分子
B.标准状况下,1 mol NO与1 mol O2混合气体体积约为44.8 L
C.标准状况下,1mol CO2体积约为22.4 L
D.常温常压下,0.1 NA个NH3中含有0.1 NA个N原子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B.金属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C.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H2 SiO3↓
D.铜粉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Cu2++SO2↑+2H2O
13. 下列4种物质都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
A.氯气 B.二氧化硫 C.活性炭 D.过氧化钠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浓硫酸在实验室可用来干燥Cl2、HCl等气体,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 ____性。蔗糖遇浓硫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 ____性。若将盛有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____ ____(填“增加”、“减少”或“没有变化”)。
15.新制备的氯水呈____ ____色,说明氯水中有____ ____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__________ ______生成,说明氯水中有________存在。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6.有A、B、C三种无色纯净气体,可能分别是N2、NO、NO2、NH3、HCl中的一种。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将A气体和C气体混合后,产生白烟;B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据此推断(写化学式):
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36分)
17.根据NH3的“喷泉”实验装置图及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喷泉”实验前,烧瓶内盛有干燥的NH3。常用来干燥NH3的干燥剂是____ ____。
(2)“喷泉”实验的现象是___ _____。
(3)简述能形成“喷泉”的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4)“喷泉”实验证明NH3具有的两个重要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放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如右图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剧烈,有________色的气体产生,铜片逐渐溶解;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液呈蓝色。试写出铜跟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试写出铜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浓H2SO4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CO2↑+2SO2↑+2H2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检验反应产物。
请回答:
(1)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
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
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
20.右图是验证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打开B,从A处通干燥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化,如关闭B,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则
(1)D中所装溶液是________。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不能溶解氯气)
C.NaOH溶液
(2)这个实验中,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而干燥的红布条未褪色,可见漂白性的物质是___ _____。
(3)实验最后剩余的氯气可以用________来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梅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答案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B
B
B
B
A
C
C
CD
AC
AD
14.吸水 脱水 增加
15.黄绿色 Cl2 白色沉淀 Cl- 氯水呈酸性,所以先变红,但是氯水中的HClO有漂白性(强氧化性),所以褪色
16.NH3 NO HCl
17.(1)碱石灰
(2)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当有少量水从胶头滴管进入烧瓶后,烧瓶中的氨气便溶入水中,从而使烧瓶中的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便将水压入烧瓶
(4)易溶于水氨跟水反应,溶液呈碱性
18.红棕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2NO3-=3Cu2++2NO↑+4H2O
19.(1)无水硫酸铜变蓝水
(2)品红溶液褪色SO2
(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
(4)CO2
20.(1)B (2)HClO (3)NaOH Cl2+2NaOH=NaCl+Na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