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05 17: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chā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①霎 ②chāi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莫言从“内部” 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
合在 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
的共同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
举, 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 审视 期待 警醒 B. 审查 期盼 唤醒
C. 审查 期待 唤醒 D. 审视 期盼 警醒
3.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
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下列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错误标点,请找出并修改。(4分)
①“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②我觉得世界上我是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5.名著阅读。(4分)
《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___。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_人,善于讲___________。《伊索寓言》广泛采用________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C.《咏雪》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D.《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义”的重要。?
7.综合性学习。(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这个极富感染力的词汇一经提出,立即温暖了炎黄子孙的心灵,拨动了全球华人的心弦,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强烈共鸣。有的认为,美丽中国从献出一片绿做起,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确立了新的目标。有的认为,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
某校结合党的十八大这一精神,准备办一期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参与这一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为你班“美丽中国”主题黑板报拟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东营在我心中”,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得从点滴做起。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1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宣传语: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寒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这首诗中的“寒菊”具有怎样的品格?(2分)
9.诗人借咏寒菊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分)
(二)(10分)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21世纪教育网版权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③佁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②耻己之不如也 耻?????
③思所以败之 所以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2分)
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三)(15分)
秋天的怀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
16.将第三段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不好?为什么?(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
?
18.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4分)
(四)(21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
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
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
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9.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4分)
???????????????????????????????????????????????????????????
20.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
????????????????????????????????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
21.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
????????????????????????????????????????????????
22.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5分)
?
????????????????????????????????????????????????????????????????????
23.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
24.说到亲情,眼前也许会浮现出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中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的身子虽被淋湿而依然笑声朗朗……“人生之乐莫过于天伦之乐,人生之爱莫过于血脉之爱”。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人讴歌,被多少人惦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6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答案:①shà ②拆
?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D?
评分:共2分。
3.答案:三个在维持车站秩序的志愿者,身着朴素大方的校服,肩佩鲜艳夺目的绶带,面带灿烂如花的笑容,仿佛演奏者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进行曲。(解析:注意审题要求60个字,要运用描述性文字。图文转换时注意图中的有效信息。)
评分:语言简练生动1分,用上一种修辞1分。共2分。
二、阅读(共5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答案:寒菊具有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评分:意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2分。
9.答案:诗人借菊言志,表达了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和情怀。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答案:①回头看;②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③用来……方法(手段等);④用袖子装。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答案: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评分:翻译正确通顺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2
19.答案: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夜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的一种力量。
评分:答到2 点给4分,意合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答案:(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
评分:每条2分,共4分。意对即可。
21.答案:借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情似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2分,意合即可)
22.答案: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下马看花、发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温暖。
评分: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3分,两条线索都答到给5分。
23.答案:作者赞美雪花,就是在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评分:意对即可。共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写作(共50分)
24.思路点拨:这道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关注现实,突出真情”的写作导向。一、在选材上,应着重选择典型的、自己深有感触的经历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之间的情感波折,动人故事。做到“我手写我心”,展示自己真实而又充满个性的亲情感悟。
二、在立意上,开掘要深刻。亲情的故事有很多,哪些是最有意义的,感悟最深的,应该有所择取;另外,可采用夹叙夹议等手法抒写自己的亲情感悟,使文章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三、“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要学会捕捉细节,放大亲情故事中的某个点,然后再将自己心灵的细微感受流注笔端,从而引发读者共鸣。同时,还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