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随堂练习(5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随堂练习(5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8-05 18:00:09

文档简介

03-01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 )
A.铜 B.铁 C.铝 D.钛
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4.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
A.Na B.NaCl C.NaOH D.Na2O
5.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
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请解第8题。
9.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
10.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1.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质在整个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请解答12题。
12.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
B.K在空气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是K2O
C.K 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13.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
A. Fe3+、NO3(、Cl(、Na+ 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 D.NO3(、K+、AlO2(、OH(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15.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被氧化的钠是 ( )
A.9.2g B.10.6g C.6.2g D.4.6g
16.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 )
A.1:1 B.1:2 C. 1:3 D. 3:2
三、填空题(34分)
17.(6分)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钠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溶液中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7分)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
19.(6分)运用比较方法是化学科学中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题
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2CO=Na2CO3。
(1( 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有O2生成。
20.(15分)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为什么? 。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作用是 。
(6)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方法是 。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8分)
21.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假设氧化产物只有Na2O2)投入盛满水且倒置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STP)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最终剩余112mL(STP)氢气。求被氧化的金属钠中钠及Na2O2的物质的量。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A 2. B 3. D 4.B 5.C 6.D
二、选择题7.AD 8.AC 9.C 10.D 11.A 12.AC 13.B 14.CD 15.D(提示:由于钠块放入水中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由产生H2的体积可求出Na的质量,进而可求出钠块中Na2O的质量,最后根据关系式:Na2O—2Na+才能求出“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 16.A
三、填空题
17(每空2分)①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2Na+2H2O=2NaOH+H2↑ ②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2NaOH+CuSO4=Na2 SO4+Cu(OH)2↓(蓝色)
18(每空分,化学方程式2分). 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 =CO32(+H2O;
2Al+2OH(+2H2O=2+3H2(
19(每空2分).(1( SO2+Na2O2=Na2SO4;SO3+Na2O2=Na2SO4+O2;(2( 最高
20(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1);Fe;H2O
(2)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防止爆沸事故的发生。
(4)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所导致的Fe与O2的反应。
(5)碱石灰干燥剂;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
(6)H2;验纯;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靠近火焰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的声音是“啪”的爆鸣声,则证明产生的氢气不纯(含有氧气),如果是“噗”的声音,则证明是纯净的氢气;防止点燃时,氢气因含有氧气而爆炸。
四、21(10分).解: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① 2Na + 2H2O === 2NaOH + H2(
② 2Na2O2+2H2O ===4NaOH+ O2(

由题意可知,448mL-112mL=336 mL正好是③式反应反应的氢气和氧气,所以H2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H2)=(224+112)×10-3 L/22.4L=0.015mol
n(O2)=112×10-3 L/22.4L=0.005mol
由方程式①和②可以求出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a) =0.015mol ×2=0.03mol
n(Na2O2) 0.005mol×2=0.01mol
所以,被氧化的金属钠中Na及Na2O2物质的量0.03mol和0.01mol
03-01金属的化学性质2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3.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  )
    A.Cu     B.Cu(OH)2  C.H2      D.O2
  4.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推测钠的密度(g·cm-3)是(  )
    A.大于1.0           B.小于0.8
    C.介于0.8~1.0之间       D.不能确定
  5.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6.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7.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和%的两种溶液,则和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烧碱。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1:1     B.2:3     C.3:2     D.1:6
  9.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10.取18.4g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11.2L,则由铝和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二、实验题:(24分)
13.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图3-1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实验仪器
图3-1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和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和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三、计算题:(12分)
13.将4.34g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反应,求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
四、简答题:(9分)
14.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颗粒中混有的细小的铝颗粒。(简要说明)
答案及详解:
1.D
2.C
3.BC解析: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既有沉淀生成同时又放出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4.C解析:水的密度为lg·cm-3,而煤油的密度为0.8g·cm-3,钠可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比水的小,而沉在煤油中说明其密度比煤油大,则其密度应介于0.8g·cm-3~1.0g·cm-3之间。
5.D解析:2.3g钠与100g水完全反应后生成4gNaOH,同时放出0.1gH2,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NaOH)=100%。
6.C解析: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Na2O不是,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
7.A解析:由题意知Na2O和Na2O2物质的量相等且由方程式易知,Na2O放在溶液中增加的质量为Na2O2中的Na2O部分。
  由此可知两溶液的质量相同,则a=b,选A。
8.A解析:根据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1C1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可以发现: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酸、碱反应会产生等量的H2(同温同压),故题中答案选A。
9.D解析:A、B、C中都是钠与酸(或水)反应,它与放出的氢气的关系式为2Na~H2;而D中除了Na与水反应放出H2外,铝还会与生成的NaOH反应放出一定量的H2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D中放出的氢气最多。
10.C解析:设18.4g铝锌合金中含铝mol,含锌mol,则由:
  2Al~3H2↑,Zn~H2↑
  
  得解之,得
  则铝、锌分别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3:2。
11.B解析:钠在铁盐溶液中先与H2O发生反应,故不能置换出铁。
  2Na+2H2O2NaOH+H2↑
  铁可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如:Fe+CuSO4FeSO4+Cu。Fe在高温下可以与H2O(g)发生反应而生成Fe3O4和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排在Fe的前面,故Al比Fe活泼。
12.(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大理石盐酸 (3)除去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ac
解析:C中产生的CO2气体须通过NaHCO3溶液除去,其中混有的HCl气体,CO2气体与Na2O2固体反应后产生的O2中不可避免地混有CO2气体,须通过NaOH溶液除去。洗气装置中气流的方向注意应为长管进、短管出。为准确量得生成O2的体积,在反应前后读取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以保证甲管液面上方为1个大气压。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点评:此实验题设计新颖,既考查了重点的化学知识、实验能力,又体现了学科间综合的精神。解答此类题目时思考要周密,叙述要简洁规范。
13.4:3:2
解析:由题意,可知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H2、O2总物质的量为,且其中H20.02mol,O20.01mol。根据2Na~H2和2Na2O2~O2可知,原混合物中含Na0.04mol,含Na2O2为0.02mol,所以Na2O的物质的量应为:,因此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2。
14.方法一:可以使用NaOH溶液洗涤混合物,铁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而Al可溶于NaOH溶液。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经过滤、洗涤可以得到铁。
  方法二:可以使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吸引出来而留下杂质铝。
  方法三:向混合物中加FeCl3溶液,Al与FeCl3反应:A1+FeCl3Fe+AlCl3,用水洗涤并干燥。
点评:本题为设计新颖的开放型题目。铁和铝的性质不同,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积极调动大脑贮存的知识,抽取相关知识灵活应用作答。当然这也有赖于平时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03-01金属的化学性质N 3
1.下列关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题中所指的元素分别是Al和O   
B.题中所指的元素分别是Fe和O
C.这两种元素化合后的式量为102   
D.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
2.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 
C.铝表面能形成一层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
3.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M+2H+=M2++H2↑表示的是(M表示金属单质)
①钠和稀H2SO4反应
②锌和稀H2SO4反应
③镁和醋酸反应
④铁和浓HCl反应
⑤铝和稀HCl反应
A.①④ B.①②⑤ C.②④ D.③④
4.在500g 0.2%的盐酸和500g 2%的盐酸中,分别加入2.3 g钠,钠全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A.一样多               
B.在浓度大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C.在浓度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D.由反应的剧烈程度决定
5.把0.5 mol Na和0.5 mol Mg分别投入到足量的m1g水中和m2g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若m1=m2,则a与b的质量关系为
A.a>b  B.a6.4.6 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可得7.0 g固体,因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
A.只有Na2O2  B.只有Na2O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8.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9.一块表面已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5.4 g投入足量的水中,最多能产生0.1 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2.3 g   B.3.1 g   C.4.6 g   D.5.3 g
10.将金属钠分别投入到下列物质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   C.CuCl2   D.饱和NaOH溶液
11.已知用金属钠生成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亚硝酸钠)+6Na=4Na2O+N2↑上述三种方法最好的是,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燃。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干
燥管还可用      (装置)代替。
(3)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
13.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率。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完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将6 mm×50 mm的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玻璃管外套上30 mm的乳胶管,乳胶管上再接6 mm×30 mm金属尖嘴管,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
(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分别是:大试管中      ;长颈漏斗中      。
(4)简述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                         。
14.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如图所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ol·L-1的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长颈漏斗H中应
加入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为了安全,在E管中反应发生前         ,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
03-01金属的化学性质N 4
1.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2.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硝酸  
C.氨水  
D.NaOH溶液
3.已知铝既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若取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在同样条件下相比
A.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多    
B.与碱反应产生氢气多
C.一样多          
D.不知道铝粉的质量,无法比较
4.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的气体为(标准状况下)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1.2 L H2  
C.大于1.12 LH2   
D.小于1.12 L气体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6.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K+、SO42-    
B.NH4+、Cl-、Na+、Ba2+
C.SO42-、Cl-、CO32-、Na+   
D.HCO3-、K+、NH4+、SO42-
7.取18.4 g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11.2 L,则由铝和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
A.3∶2  
B.1∶1  
C.2∶3  
D.2∶1
8.将5 g Mg、Al、Fe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H2 2.8 L(标况),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等于0.125 mol  
B.大于0.125 mol  
C.小于0.125 mol  
D.无法确定
9.向某无色透明溶液中放入铝片,立即有大量H2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   B.Fe3+    C.NH4+    D.HCO3-
10.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加入一小块钠粒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K+、MnO4-、SO42-、H+
B.Ba2+、Na+、HCO3-、NO3-
C.Na+、NO3-、K+、Cl-
D.Ca2+、NO3-、Cl-、CO32-
11.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0.3 mol的钠、镁、铝分别投入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中,三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是            。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做如下实验:往一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罐壁再鼓起的原因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果用薄铁金属制易拉罐,做上述实验时,出现的结果是            。
13.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三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
①Zn+盐酸;②Na+水;③Al+NaOH溶液。为点燃上述三个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右图中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①③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 
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Na的用量太少。 
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                               。
(3)实验小组查阅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 g·cm-3、0.88 g·cm-3、1.00 g·cm-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度减慢,原因是

03-01金属的化学性质N 5
1.两种金属混合物粉末15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
A.Mg、Fe  B.Zn、Ag  C.Al、Zn  D.Mg、Al
2.两个烧杯中加入同体积的浓度均为2 mol/L的H2SO4,置于天平两端,调平天平后分别加入10.8 g的Al和Mg,则反应完毕后,天平
A.可能加Mg一端下倾 B.可能加Al一端下倾 C.可能保持天平平衡 D.无法判断
3.(2005·广东)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1∶2∶3  B. 6∶3∶2  C.3∶1∶1  D.1∶1∶1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5.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
C.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  
D.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
6.天平的托盘上分别放有两个盛有100 mL 1 mol·L-1盐酸的等质量的烧杯,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内投入10 g金属钠,右盘烧杯内投入10g锌,充分反应后,最终天平的状态是  
A.左盘高  
B.右盘高  
C.仍保持平衡  
D.不能确定
7.钠、镁、铝三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则这三种金属的总物质的量可能是
A.0.050 mol   
B.0.060 mol  
C.0.100 mol  
D.0.200 mol
8.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铁   
B.锌   
C.铝   
D.镁
9.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跟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依据反应后铝元素存在的状态,判断下列离子中哪些在反应前后的溶液里始终可以大量存在?需要做出判断的离子是:Mg2+、Cu2+、Ba2+、H+、Ag+、SO42-、SO32-、CO32-、OH-、Cl-(已知Ba的金属活泼性大于Al)
(1)当生成Al3+且有金属铝剩余时,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2)当生成AlO2-且有金属铝剩余时,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10.金属钠和金属铝共m g,放入适量水中充分反应共产生n L(标准状况)气体,试求原混合物中金属和金属铝各多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