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三级训练
【随堂闯关】
1、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2、现有如下有机物:1.乙烷 2.乙烯 3.乙炔 4.苯,它们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化学键键长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1>4>2>3 B.4>1>2>3 C.3>2>1>4 D.2>4>3>1
3、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下列各组有机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乙醇和乙醚 B.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1—丁烯和环丁烷
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甲烷和乙烯 B. 甲醇和乙二醇 C. 甲醚和乙醇 D. 甲醇和乙醇
6、有机物,有多种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共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自我评价】
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CH3)3C=C(CH3)3 B. C. D.CHCl4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O2、O3、O2-、O22-互为同素异形体
B.乙烯和乙炔互为同系物
C.35Cl、37Cl互为同位素
D.乙酸()和羟基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几种结构简式一共表示了几种不同的有机物 (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4.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模型,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模型属于分子球棍模型 B、该模型属于分子比例模型
C、分子式为C3H6O3 D、可能存在其它的同分异构体
5.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异构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属于碳链异构
B.CH2=C(CH3)2和CH3CH=CHCH3属于官能团异构
C.CH3CH2OH和CH3OCH3属于官能团异构
D.CH3CH2CH2COOH和CH3COOCH2CH3属于位置异构
6.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7.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1ppm。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结构)共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 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CH4的四个价键的键角和键长都相等
9.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 )
A.C4H6 B.C7H8 C.C5H6 D.C10H6
10.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期间,过乙酸(过氧乙酸)曾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已知硫酸和过硫酸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从以下八个式子中选择答案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用编号表示)。
(1)过乙酸(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是 。
(2)过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是 。
(3)过乙酸的同系物是 。
【衔接高考】
1、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 6g,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该有机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乙烷气体密度的2倍,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
3、某芳香烃的衍生物的化学式为C8H8O4。已知当它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分别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3、1:2、1:1。又知该化合物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此芳香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4硫酸、硝酸和氨2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
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
3.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
A.mol B.mol C.g D.g
4.将90%H2SO4溶液和10%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 )
A.小于50% B.大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
5.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6.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7.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
A.0.045mol·L-1 B.1mol·L-1
C.0.029mol·L-1 D.不能确定
8.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700L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3,则氨水的浓度为( )
A.18.4mol·L-1 B.20.4mol·L-1
C.37.7% D.38.5%
9.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0.45 B.1∶1 C.1∶0.29 D.4.5∶2.9
10.把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molBaCl2,则原溶液中(NO)为( )
A.mol·L-1 B.mol·1-1
C.mol·L-1 D.mol·L-1
11.将20mL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2 B.2∶3 C.3∶7 D.3∶4
12.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十2H2O
B.CuO+2HNO3Cu(NO3)2十H2O
C.4HNO3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
1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1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15.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1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17.向50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
二、实验题(15分)
18.(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图4-6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
答案及详解:
1.A
2.B解析:A、D两项证明硫酸具有酸性;C项证明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3.BC解析:Cu+2H2SO4(浓)CuSO4+SO2↑十2H2O
mol mol
参加反应的Cu,生成的SO2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
4.B解析:设各取体积为L,90%H2SO4密度为,10%H2SO4密度为,则>。依题意,混合后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所以%>50%,选B。
5.C解析:A组中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组均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D组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但其中SO2、Cl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6.D
7.A解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其溶质为氨气。设烧瓶的容积为L,则形成溶液的体积为L,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5mol·L-1
8.A解析:氨水的浓度为mol·L-1
9.B解析:水充满烧瓶,则所得溶液的体积相同且都等于烧瓶的容积。又因为NH3和HCl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也相同,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l。
10.B解析:依题意,NH~OH-~NH3↑SO~Ba2+~BaSO4↓
mol mol mol mol
即混合溶液中含(NH4)2SO4为2mol,其电离产生NH4mol,则原混合溶液中NH4NO3的物质的量为(2-4)mol,所以,(NO)=mol·L-1,答案选B。
11.AC 解析:设两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则由反应方程式:
6NO2+8NH37N2+12H2O
6 8
-≠2,故不可能是此种情况。
①若NO2过量,NH3完全反应,设=mL,则反应的NO2体积为(-2)mL,应有(-2)∶=6∶8,解得=8mL,故(NO2):(NH3)=12:8=3:2。
②若NH3过量,NO2完全反应,设(NO2)=mL,则反应的NH3为(+2)mL,应有:(+2)=6:8,解得=6mL,故(NO2):(NH3)=6∶14=3∶7
12.D解析:A表现了HNO3的氧化性;B表现了HNO3的酸性;C主要表现HNO3的不稳定性。
13.A解析:B.王水指的是浓HNO3和浓盐酸按溶液体积之比为1:3所得的混合物。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被还原的一般是指+5价氮,得到的还原产物是NO2、NO、N2O或N2等。
D.常温下,浓HNO3可使Fe和Al等金属发生钝化现象,故B、C、D均是错误的说法。
14.C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有H+存在,故会发生如下反应:
3Cu+8H++2NO3Cu+2NO↑+4H2O。
加入Fe2(SO4)3,也会使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故答案选C。
15.D解析:应用守恒法,反应中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应是转化成Cu(NO3)2和生成的NO(NO和NO2)气体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即,故答案选D。
16.C 解析:A.Cu~4HNO3(浓)~Cu(NO3)2~2NO2
B.Cu~HNO3(稀)~Cu(NO3)2~NO
C.CuO~2HNO3~Cu(NO3)2~H2O
由以上关系式可以看出:C.既节约原料,同时又不产生有毒气体。D.成本太高亦不可采用。故C为最好的办法。
17.D解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SO2↑十2H2O
参加反应的H2SO4有一半被还原,在Cu与浓H2SO4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H2SO4时反应会停止,所以0.9molH2SO4与足量铜片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小于0.45mol。
点评:浓度不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在具体分析、计算时应注意。
18.(1)C+2H2SO4(浓)2SO2↑十CO2↑十2H2O↑
(2)④→②→①→③
(3)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CO2
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SO2。CO2和SO2都跟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SO3和CaCO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相互干扰鉴别。在SO2、CO2混合气体中,首先用品红可检查SO2存在,然后将SO2氧化去除,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点评:品红是鉴别SO2的试剂,CO2不与品红作用。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处: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得酸;都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通入过量的CO2或SO2时,生成的CaCO3、CaSO3沉淀溶解,变成Ca(HCO3)2、Ca(HSO3)2,溶液重新变澄清。CO2中“C”为高价,SO2中“S”为中间价,都可被还原为低价,因此,CO2、SO2有氧化性。
04-04硫酸、硝酸和氨N 3
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NH3 C.O2 D.NO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 )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
A.N2和H2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NH3 B.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取NO
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 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氨
4.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设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氮是一种制冷剂,这是因为( )
A.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B.氮极易溶于水
C.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氮的化合价是-3价
6.对于反应H-+NH3===H2+NH2-的正确说法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H-是还原剂
C.NH3是还原剂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
7.下列反应中,氨气作氧化剂的是( )
A.2NH3+2Na===2NaNH2+H2↑ B.NH3+HCl===NH4Cl
C.4NH3+5O2 4NO+6H2O D.2NH3+3CuON2+3H2O+3Cu
8.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
A.1mol/L B.0.045mol/L C.0.029mol/L D.不能确定
9.在图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4 mol/L NaOH溶液
C
Cl2
饱和NaCl水溶液
D
NH3
1 mol/L盐酸
10.加热试管中的NH4HCO3,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NH3 B.O2 C.H2O D.CO2
11.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均在标准状况下操作)( )
A.c1>c2>c3 B.c2>c1>c3 C.c1=c3>c2 D.c1=c2=c3
12.实验室要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1)实验室选用图Ⅰ装置来制取氨气,试剂有:
①NH4Cl(s)②Ca(OH)2(s)③NH4NO3(s)④浓氨水⑤氢氧化钠溶液⑥CaO(s).最合适的试剂是(填编号)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 干燥剂。
(3)用图Ⅱ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Ⅲ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5)如图Ⅱ的装置有3个,烧瓶中分别盛有:①纯氨气、②含有1/10空气的氨气、③纯二氧化氮,在同温下分别进行喷泉实验,理论上得到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13.从某些反应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①CaO+2NH4Cl==CaCl2+2NH3↑+H2O ②2Na+2NH3==2NaNH2+H2↑
③3Mg(NH2)2==Mg3N2+4NH3↑ ④NH4Cl+NaNH2==NaCl+2NH3↑
14.A、B、C、D、E可能是NH4Cl、Ba(OH)2、KCl、K2SO4、(NH4)2SO4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时产生的现象是:①A和B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无明显现象。②B和C混合也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有气体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B和E混合后无沉淀,但加热后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④D和任何一种溶液混合后,都无明显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A 、B 、C 、D 、E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B+C: 。
B+E: 。
15.如图所示,试管中集满了干燥的氯气,胶头滴管中装有供反应的足量浓氨水,滴入浓氨水,开始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NH3+Cl2 →N2+HCl并产生红光和白烟,请根据以上反应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反应全部完成的现象是 。
(2)反应完成后,将试管浸入水中并倒立着试管,取下滴管,有水进入试管。在室温时,进入试管内的水约占试管容积的 。
(3)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是: 。
(4)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04-04硫酸、硝酸和氨N 4
1.关于浓H2SO4、稀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H2SO4、稀H2SO4都难挥发
B.浓H2SO4、稀H2SO4都能氧化金属Zn,且反应实质相同
C.浓H2SO4、稀H2SO4在加热时都能与铜反应
D.浓H2SO4、稀H2SO4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
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3.下列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
4.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5.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7.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8.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型细 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
约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填标号,有多少个就填多少个)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B.U型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
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
9. 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热的浓硫酸与铜片等金属反应( )
(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
(3)热的浓硫酸分别与铜片、木炭和硫粉等反应( )
(4)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 )
(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
(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
(7)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10.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
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验出的物
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11.(1)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某同学认为除了生成二氧化硫外,还有氢气,理由是
(2)用过量的铜片与0.2 mol浓硫酸共热足够长时间(只考虑铜与浓硫酸反应,忽略其他副反应),甲认为产生的SO2少于0.1 mol,理由是
而乙同学认为产生的SO2恰为0.1 mol,理由为
。
。
04-04硫酸、硝酸和氨N 5
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2.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 B.HNO3 C.H2SO4 D.HClO
3.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4.为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 ( )
A.稀盐酸 B.浓硝酸 C.稀硫酸 D.浓盐酸
5.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用铜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6.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7.某单质与浓HNO3反应时,每有0.25 mol单质反应就消耗1 mol HNO3,则单质元素被氧化后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8.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 )
A.能使石蕊试剂变红色 B.能跟Ag反应生成AgNO3
C.能和碳酸钙反应 D.能和FeO反应生成Fe(NO3)3
9.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B.把氯水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
10.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11.将Al片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大量H2,该溶液为下列各组中哪组( )
A.K+、OH-、NO3-、Cl- B.H+、Na+、CO32-、Cl
C.H+、K+、NO3-、Cl- D.Cu2+、H+、Cl-、SO42-
12.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13.在通常情况下,A是单质,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为黄色粉末,则A ,B ,C , D 。D→B的反应方程式为
(2)若A为无色气体,则A ,B ,C ,D 。
C→D的反应方程式为 ,
D→B的反应方程式为 。
14.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需把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试简答:
(1)用稀硝酸不用浓硝酸的原因:
。
(2)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两个反应的方程式
。
(3)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最适宜的方法,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5.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
(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
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aCO3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向大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步骤②、③的目的是 。
步骤⑥的目的是 。
(2)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3)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