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5
课堂演练
06
素养提升
04
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 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4. 尝试制作米酒。
5. 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食品种类 相关微生物 原理
馒头、 面包、酒 曲霉、__________ 曲霉可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_和水,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成_________和二氧化碳
酸奶、 泡菜 __________ 在__________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成__________
醋 __________ 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酱 __________ 分解有机物
酵母菌
葡萄糖
二氧化碳
酒精
乳酸菌
无氧
乳酸
醋酸菌
霉菌
知识点2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起的。
2.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___或抑制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细菌
真菌
杀死
生长
繁殖
3. 保存食品常用的方法及原理:
保存方法 原理 举例
__________法 高温灭菌 袋装、盒装牛奶
罐藏法 高温灭菌,并防止细菌、真菌接触食物 罐头食品
冷冻法、冷藏法 __________抑菌 冰箱储藏食品
脱水、腌制法 除去__________,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腊肉
__________法 隔绝空气 真空袋装香肠
巴氏消毒
低温
水分
真空包装
知识点3 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____。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__________。
3.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可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__________。
抗生素
胰岛素
甲烷
精巧点拨
1. 制作米酒的酒曲中含有曲霉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糯米中含有淀粉,先由曲霉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再由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
2. 食品防腐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高温灭菌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低温冷藏只能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3. 青霉素属于抗生素,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所以青霉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治疗效果。
实验探究
制 作 米 酒
【材料用具】酒曲、糯米、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锅、筷子、洁净的蒸布等。
【方法步骤】
1. 将糯米用水浸泡一昼夜,置于旺火上__________,这一做法相当于__________。
2. 将蒸熟的米饭用__________冲淋,到30 ℃左右(用手触摸微热)。这一步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熟
高温灭菌
凉开水
高温杀死接种的菌种
3. 将酒曲与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这一做法相当于__________。
4. 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坑,坑里有空气能促使酵母菌______________,利于发酵。
5. 密封容器,形成缺氧环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为发酵提供_______________。
跟进点拨:① 制作工具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②按照一定比例将酒曲与糯米搅拌。③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接种
出芽生殖
适宜的温度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 下列微生物及发酵产品对应有误的是( )
A. 酵母菌——面包 B. 乳酸菌——醋酸
C. 青霉——青霉素 D. 甲烷菌——沼气
B
2. 下列生物中与制作馒头、面包、葡萄酒有关的是( )
C
3. 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8小时;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下列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③④②
C. ⑤③①②④ D. ③②⑤①④
B
4. 下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 ℃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
C.60 ℃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A
5. 下列四组食品中,制作过程都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组是( )
A. 酸奶、馒头、泡菜
B. 臭豆腐、酱油、火腿肠
C. 面包、鲜橙汁、米线
D. 牛肉干、腐乳、酱油
A
6.夏天,食品容易发馊,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炎热,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过快
B.光照时间长,空气干燥
C.温度较高,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生长繁殖快
D.昼夜温差大,食品中有机物分解慢
知识点2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C
7.下表中最不健康的食物保存方法是( )
选项 A B C D
食物 香菇 鲜牛奶 鲜牛肉 干花生米
保存方法 晒干 冷藏 加防腐剂 真空包装
C
8.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同学将下图所示的三套装置同时用酒精灯加热煮沸5分钟,然后将甲、乙两套装置放在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4天后,甲装置中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将甲、乙、丙三装置先加热煮沸5分钟是高温灭菌
B.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可分别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C.试管甲中的肉汤会变质是因为细菌、真菌可通过直玻璃管进入
D.试管丙中的肉汤未变质是因为低温可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B
9.广东人喜欢在农历腊月时腌制腊肉、腊肠等,这些食品经过晒制后,口味好且保存时间长,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晒制过程杀死细菌和真菌
B.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C.防止细菌和真菌接触
D.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10.下列关于青霉和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是一种真菌
B.青霉主要通过孢子繁殖
C.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
D.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知识点3 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D
11.(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
A.细菌可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
B.利用污水来繁殖细胞
C.细菌可以吃掉污水中的有机物
D.细菌喜欢喝污水
A
12.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有( )
A.使抗药菌增多 B.杀灭体内有益菌
C.导致正常菌群失调 D.以上三项都是
D
13.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下列微生物中,可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生产甲烷的是( )
A.真菌 B.蘑菇
C.病毒 D.细菌
D
二、非选择题
14.(实验探究)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食品制作方面却作用非凡。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下图是他们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__________。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酵母菌
真核
密封
出芽
(2)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这一操作属于发酵食品制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醋酸菌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5 ℃酵母菌的繁殖能力最强
接种
无成形的细胞核
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15.(综合应用)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就能通过发酵来酿酒和制醋等。下图是在发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馒头、面包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图__________所示的__________,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使面团在蒸或烤的过程中变得膨大和松软。
乙
酵母菌
二氧化碳
(2)酒酿是蒸熟的糯米经过微生物发酵形成的食品。在酿制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图__________所示的__________,它将糯米中的糖类转变为__________等,这使得酒酿具有独特的香气。
(3)在酿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______________,还要注意酒酿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否则会变酸,这主要是图__________所示的__________发酵的结果,人们也可以利用它发酵制醋。
乙
酵母菌
酒精
适宜的温度
甲
细菌
素养提升
抗生素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1943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和他的同事又在灰色链丝菌(一种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
问题: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什么不良后果?
示范答案:抗生素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由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会导致病人死亡。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