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九年级上册跳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九年级上册跳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7-21 08: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跳绳教学设计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习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等。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单人跳绳是跳绳项目中的一项,但是技术掌握过程难度比较大,学生在跳的时候上肢力量差与下肢配合不协调比较明显 ,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单人跳的各种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跳绳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各种跳法的技术动作。
2、难点:上肢与下肢的协调一致。
四、教学内容
1、跳绳练习 2、游戏“小推车”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能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跳绳动作,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学生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八、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跳绳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习、初步掌握跳绳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跳绳的练习,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习。
4、纠错法:针对跳绳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八、九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因为自主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习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习法主要用在分组练习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习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习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慢跑热身2分钟后进行徒手操,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每节运动做4个八拍。
2、基本部分:32分钟。
① 游戏:“长江、黄河”
教学法:讲解游戏的规则、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发出“长江”“黄河”的信号;学生分组,背靠背站立;学生听教师信号进行3—4次游戏。
② 跳绳: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跳绳的各种跳法;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习1—2分钟。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各种跳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习。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习,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习5—6次各种方法。
⑥ 游戏:“小推车”。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学生三人一组,两人各抬一只脚,一人双手撑地前行游戏6米,然后三人轮换,教师当裁判,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3、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标志杆。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跳绳的方法。
2、练习密度在35%——40% 、平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