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1 16: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
了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难点)
【能力目标】
深情诵读这首词,掌握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品味诗歌凝练、贴切的语言;深入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重点、难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方法一: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老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方法二:投影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下面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2.时代背景:
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3.相关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做,叫做“填词”。词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上)。《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共114字。
4.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g)     素裹(guǒ)
分外(fèn) 稍逊(xùn) 折腰(zhé)
数风流人物(shǔ) 成吉思汗(hán) 妖ráo(娆)
原chí 蜡象(驰) jìnɡ 折腰(竞) 一代天jiāo(骄)
(2)词语解释:(有加点的只需解释该加点词)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须晴日: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雨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略输:差、失的意思。
稍逊:与“输”意思相同,也是“差、失”的意思。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首词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请你试着读一读。
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2)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词的下阕写对历代英雄的评论和对当今英雄的赞颂,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你是通过哪句话看出来的?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你最会读哪句词?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请深情朗读。(提示:注意全词的感情基调和所选句子的意思。)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要表现它的开阔,语音要拉长一点,表现雪景的美丽。(2)第四句的“望”要读出由近及远的眺望的感觉,要拖长一点。(3)“莽莽”、“滔滔”展现了那种几千里地都被大雪覆盖的场景,所以要有激昂的感情。(4)“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试比高”一字一顿,表现能与天公比个高低的气势,体现出自信。(5)“须晴日”要读得舒缓一些,“分外妖娆”要读得婉转一点,读出那种艳丽多姿。(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要读出惋惜,因为他们都有一点点缺憾。(7)“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识”要读出一种轻蔑,读出瞧不起古代帝王的意思,因为他们只建立自己的王朝,而没有想到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8)“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要读得高亢。
2.你最喜欢词中的哪句话?为什么?(提示:注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1)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话。它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宏大的气势,让我们想象出祖国最美丽的风光。(2)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话。它用了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把静态的群山和高原写得很有生机,气势磅礴,令人感到振奋。(3)我最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话。它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表现了那种美妙多姿的景象。(4)我最喜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3.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1)“望”字可否换成“看”字?为什么?
不可。因为是登高远眺,只能用“望”。
(2)“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顿”字不可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3)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惜”字含有多种意味。(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仿照示例,用“从课文句子‘________’,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____________”的句子来说话。
(1)从课文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从课文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
(3)从课文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4)从课文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的自信和自励,这就是领袖人物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
(二)深入研读,探究写法
5.这首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写景、议论、抒情结合起来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更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下片议论,由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议论中蕴含着词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使主题非常鲜明突出,从而收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 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交流点拨】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 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这节课“我”得到的启示是: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