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1 08: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目录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前预习
学看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叫____________。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________;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__________。(填“缓”或“陡”)
第2课时
等高线


3. 根据不同形态,可把山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部位。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____________色表示平原,用____________色表示海洋。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绿

精巧点拨
1.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形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即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的单位是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缓。
3.判读山地的不同部位:
(1)山顶:呈封闭曲线,等高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如果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则为盆地)。
(2)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3)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4)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形似马鞍。
(5)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一般用符号“ ”表示。
4.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所绘制成的地形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深浅不同的黄色表示丘陵、山地,褐色、紫色表示高山、高原。
同步训练
知识点 学看地形图
读图2-3-5,完成1~4题。
1. 图中①处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C
2. 该图的等高距为( )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3. 图中②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 山脊 B. 山谷 C. 陡崖 D. 鞍部
4. 图中山顶M与P点的相对高度是( )
A. 1 060米 B. 1 260米 C. 1 460米 D. 1 660米
D
A
B
5. 小明同学从图2-3-6中发现了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最高处的海拔不可能超过1 000米
B. 图中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C. ③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 从山脚爬到山顶,沿BC线路
较AC线路缓
C
6.读图2-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是盆地 B. 乙处是山谷
C. 从丙处爬上山顶比较容易 D. 丁处是陡崖
B
7.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棕黄色,中间有一片绿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 )
A. 越深 B. 越浅
C. 不深不浅 D. 无法确定
D
A
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下列颜色表示陆地上海拔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褐色→黄色→绿色
B. 绿色→褐色→黄色
C. 黄色→绿色→褐色
D. 绿色→黄色→褐色
D
10.读图2-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两地的海拔相同
B. ②地位于山脊
C. 最高峰海拔超过350米
D. 南部地势低平、和缓
B
读图2-3-9,完成11~12题。
11. 下列对该图的判读和描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B. 根据海拔高度,该地区海拔
最高处可能为930米
C. 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干流
自东北流向西南
D. 图示区域有山脊、山谷、陡
崖和山峰,没有鞍部
B
12. 图中6个地点,能够相互直接看见的两个地点是( )
A. ④和⑤ B. ③和⑥
C. ①和② D. ①和④
C
读图2-3-10,完成13~14题。
13. 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
A. 图中两城镇
B. 隧道口F处
C. 陡崖的崖顶
D. 山坡E处
B
14. 图中M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
A. 跳水运动 B. 飞行运动 C. 滑雪运动 D. 攀岩运动
15. 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流流入湖泊的是( )
D
D
16.读图2-3-11,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
位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2)经过量算,山顶甲和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米。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米。
(5)某攀岩爱好者来这里攀岩,他应选择___(填字母)处最合适。
(6)山坡E和F两地中,坡度缓和的是_______,原因是这里____________。
(7)图中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1500
自东北流向西南
100
D
E
等高线稀疏
0~200米
17. 某中学组织学生考察如图2-3-12所示地区,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
是_________。
盆地
(2)量得甲、丁两个村庄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个村庄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千米。甲村位于丁村的_______方向。
(3)如果要将河水引到丁村,线路①和线路②相比,线路______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同学们到达丙河段时,带队老师说这里非常适合开发惊险刺激的水上漂流项目。你同意老师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15
西北

线路①自上游向下游输水,水可以自流;线路②需要动力提水
同意,因为丙河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急,适合漂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部,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
素养提升
分析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河流和航运的影响。
山脉西侧地势陡峻,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东侧地势较平缓,河流流程较长,水流较和缓,有利于航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