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1 10: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老子》四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文章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走近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主张无为而治。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文学常识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有人认为《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的思想集大成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魏源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修身上,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历史观上,《老子》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背景简介
春秋时期,周朝式微,诸侯争霸,战乱频频,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洞察祸福之机,深明成败之理,认为只有避世韬晦,才能保全个体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本解析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共用
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指车毂的中空处
和泥
用来
制作
门窗
"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车的作用正是产生在车毂中空的地方。揉和黏土用来制作器皿,器皿的功用正是产生在器具中空的地方。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在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知识补充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文本解读
问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问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问3:“有”和“无”有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拓展迁移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
参考示例: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如果这样做,人很快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学习。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
文本解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二十四章)
踮起后脚跟
行走不稳
通“现” 显露
自以为是
自我夸耀
自我夸耀
长久 (一说zhǎng, 得到敬重)
剩饭
赘瘤
众人
常常
为,做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不能久立;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我夸耀的也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赘形:比喻多馀无用之物)。人们常常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文本解读
请同学们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
1.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一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本解读
1.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
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是轻浮、急躁的表现,不够谦虚。
2.这一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运用了比喻论证(反面设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企立、跨行的两种现象及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点明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可见,老子强调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主张无为而治的为政之道。
顺道而行 谦虚谨慎 无为而治
拓展迁移
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回答。
参考示例: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有个度。过度的自我表现,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炫耀,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薄,缺少内涵。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
文本解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 (qiǎng) 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
智慧
明达
战胜别人
宾语前置胜自者强
勤勉而行的人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
不消亡,不朽
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弱点的人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勤勉而行的人就是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本解读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本章,小组交流:
1.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文本解读
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文本解读
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
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
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
(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年2006版)
文本解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安稳
持守
征兆
谋划
脆弱
同“判”,分离 、分散
细微
散失
状语后置。于,在
未有:没有发生
两臂环抱
状后句 从 极细微
九级
状后句 从 一筐土
状后句
妄为
把持
不妄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主谓取独
做事
在 接近
使失败
慎重对待
如同
动词,想要 名词,想要的东西
重视
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弥补
辅助
不妄加干预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做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
两臂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土台,是从一筐筐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因此不会败事;不强行把持,因此不会失去。
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使事情失败了。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使事情失败了。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视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来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预。
文本解读
问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问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强调的重点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
课堂小结
《<老子>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一、论道:辩证分析“有”与“无”的联系
二、修身:谦下守中,不可急躁冒进
三、修身: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
四、治国:事物发展变化,注意萌芽状态
思维提升
儒道两家的思想互补之因:
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儒家——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完善+社会责任
道家——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宁静和谐+超越世俗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
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
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
思维提升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
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
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
思维提升
儒道智慧,不可或缺
孔子教我们高调做事
(建立功业,轰轰烈烈)
成就
老子教我们低调做人
(宁静致远,平平淡淡)
境界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