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0 17:40:3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iàn tiáo róu měi jīng tàn sǎ tuō cǎi hóng
                   
lǐ mào jū shù xiū sè gàn bù wēi xiào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渲染(xuān) 蒙古包(měng)
B.羞涩(sè) 摔跤(jiāo)
C.豆腐(fu) 勾勒(lè)
D.迂回(yū) 拨转(zhuǎn)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C.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的切身事业。
C.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D.人们刚走进山洞,外边就刮起了狂风大雨。
5.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比喻句,用“正确”“错误”表达。
(1)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3)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6.我知道。
《草原》一文作者   ,(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   、   。原名   ,字   ,    族人。代表作有著名的长篇小说   ,话剧   、《西望长安》、   、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   》。
7.阅读《草原》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一共   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是:   ---②   ---③   ---④   ---⑤   。
(2)根据提示,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草原美景。
a.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c.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d.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e.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f.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二、阅读与理解
8.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中国画是指   。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优美的牧场,热情的哈萨克(节选)
来到牧场中,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当你在贪婪地看着眼前的美景时,会有哈萨克牧民策马吆喝着,从你身旁一掠而过,心里一阵冲动,“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差点就唱开了。
到牧场上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骑马。在牧场入口处,一匹匹披红挂绿的马在哈萨克主人的牵引下,含情脉脉地等着游客来光顾。我挑了一匹栗色小马,主人是一个沉默的哈萨克姑娘,她把马鞭递给我的时候告诉我,下马之后要拿好皮鞭,最后就靠认皮鞭来付钱。然后待我战战兢兢地坐到马背上后,她也一跃上马,坐到我的后面——没办法,谁让我是第一次骑马没有经验,缰绳还得她来控制,但总觉得很别扭。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们的马队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进入牧场后的山中,小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1)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破折号的作用是   。
(2)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写出来:   ,这句话和下面的内容是   关系。
(3)牧场的景色怎样优美?
三、语言表达
10.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线条;柔美;惊叹;洒脱;彩虹;礼貌;拘束;羞涩;干部;微笑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柔、洒、彩、礼、拘、涩、微”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线条、柔美、惊叹、洒脱、彩虹、礼貌、拘束、羞涩、干部、微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渲染(xuān 改 xuàn)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正确。
B:是呀,(,改 !)蒙汉情深何忍别!(!改,)天涯碧草话斜阳!
C:客人们也舞的舞、(、改,)唱的唱、(、改,)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改,)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改。)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故答案为:A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草原
【解析】【分析】提示:A句“忽然”与“渐渐”矛盾,删去一词即可;C句“乌云”与“倾泻”搭配不当,“黑黑”的修饰“乌云”显得多余;D句“刮起”与“大雨”搭配不当。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积累与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
5.【答案】(1)正
(2)错误
(3)正
(4)错误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条迂回的清澈河(本体)比作玻璃的带子(喻体)。
(2)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3)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服装的襟飘带舞(本体)比作一条彩虹(喻体)。
(4)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答案】老舍;小说家;戏剧家;舒庆春;舍予;满;《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人民艺术家;内蒙风光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草原
【解析】【分析】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点评】本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还要对作者有所了解。
7.【答案】(1)5;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2)美丽;碧绿;广阔;令人欣慰、激动;令人惊叹;好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原
【解析】【分析】本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我”看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的奇丽风光。这一段可以分为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两层。写草原的景色,基本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从天空到地面、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线索是先整体后局部。这一段,作者紧紧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而把这种想像准确地表达出来则是运用了非常恰当的比喻。第2自然段写的是“我们”到达陈巴尔虎旗时,受到了蒙族兄弟姐妹的热烈欢迎。这一段主要描述了蒙古族主人迎接我们的热烈场面。作者一路记下了到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线索非常清晰。同时,作者的心情也一路变化,表达了渴盼见到主人的急切心情。第3自然段写的是大家在蒙古包外热情地握手,问候,见面的热烈气氛。如果说第二段里主人的远迎是铺垫,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高潮。突出表现了宾主见面的热烈氛围: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第4自然段写的是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用奶酒、羊肉,姑娘们用美妙的歌声热情地款待我们。这一段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蒙古包、奶茶、奶豆腐,举杯敬酒、民族歌舞,描写了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第5自然段写的是蒙汉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是文章的结句,也是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浓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总结句,理清脉络,感知中心;进而围绕总结句,理解中心;最后回归总结句,深化中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体会通过具体词语来描绘与表达复杂感情的技巧。
【点评】本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草原如诗如画的景色,体会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8.【答案】(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来判断。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既……又……”;
故答案为:(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9.【答案】(1)声音的延长;解释说明
(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总—分
(3)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是总—分结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声音的延长、解释说明
(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总—分
(3)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点评】(1)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答案】那一片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文中老舍先生描写草原优美的语言,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那一片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iàn tiáo róu měi jīng tàn sǎ tuō cǎi hóng
                   
lǐ mào jū shù xiū sè gàn bù wēi xiào
                   
【答案】线条;柔美;惊叹;洒脱;彩虹;礼貌;拘束;羞涩;干部;微笑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柔、洒、彩、礼、拘、涩、微”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线条、柔美、惊叹、洒脱、彩虹、礼貌、拘束、羞涩、干部、微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渲染(xuān) 蒙古包(měng)
B.羞涩(sè) 摔跤(jiāo)
C.豆腐(fu) 勾勒(lè)
D.迂回(yū) 拨转(zhuǎn)
【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渲染(xuān 改 xuàn)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C.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正确。
B:是呀,(,改 !)蒙汉情深何忍别!(!改,)天涯碧草话斜阳!
C:客人们也舞的舞、(、改,)唱的唱、(、改,)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改,)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改。)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故答案为:A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的切身事业。
C.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D.人们刚走进山洞,外边就刮起了狂风大雨。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草原
【解析】【分析】提示:A句“忽然”与“渐渐”矛盾,删去一词即可;C句“乌云”与“倾泻”搭配不当,“黑黑”的修饰“乌云”显得多余;D句“刮起”与“大雨”搭配不当。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积累与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
5.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比喻句,用“正确”“错误”表达。
(1)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3)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答案】(1)正
(2)错误
(3)正
(4)错误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条迂回的清澈河(本体)比作玻璃的带子(喻体)。
(2)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3)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服装的襟飘带舞(本体)比作一条彩虹(喻体)。
(4)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我知道。
《草原》一文作者   ,(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   、   。原名   ,字   ,    族人。代表作有著名的长篇小说   ,话剧   、《西望长安》、   、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   》。
【答案】老舍;小说家;戏剧家;舒庆春;舍予;满;《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人民艺术家;内蒙风光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草原
【解析】【分析】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点评】本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还要对作者有所了解。
7.阅读《草原》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一共   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是:   ---②   ---③   ---④   ---⑤   。
(2)根据提示,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草原美景。
a.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c.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d.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e.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f.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答案】(1)5;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2)美丽;碧绿;广阔;令人欣慰、激动;令人惊叹;好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原
【解析】【分析】本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我”看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的奇丽风光。这一段可以分为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两层。写草原的景色,基本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从天空到地面、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线索是先整体后局部。这一段,作者紧紧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而把这种想像准确地表达出来则是运用了非常恰当的比喻。第2自然段写的是“我们”到达陈巴尔虎旗时,受到了蒙族兄弟姐妹的热烈欢迎。这一段主要描述了蒙古族主人迎接我们的热烈场面。作者一路记下了到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线索非常清晰。同时,作者的心情也一路变化,表达了渴盼见到主人的急切心情。第3自然段写的是大家在蒙古包外热情地握手,问候,见面的热烈气氛。如果说第二段里主人的远迎是铺垫,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高潮。突出表现了宾主见面的热烈氛围: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第4自然段写的是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用奶酒、羊肉,姑娘们用美妙的歌声热情地款待我们。这一段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蒙古包、奶茶、奶豆腐,举杯敬酒、民族歌舞,描写了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第5自然段写的是蒙汉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是文章的结句,也是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浓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总结句,理清脉络,感知中心;进而围绕总结句,理解中心;最后回归总结句,深化中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体会通过具体词语来描绘与表达复杂感情的技巧。
【点评】本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草原如诗如画的景色,体会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阅读与理解
8.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中国画是指   。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答案】(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来判断。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既……又……”;
故答案为:(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优美的牧场,热情的哈萨克(节选)
来到牧场中,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当你在贪婪地看着眼前的美景时,会有哈萨克牧民策马吆喝着,从你身旁一掠而过,心里一阵冲动,“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差点就唱开了。
到牧场上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骑马。在牧场入口处,一匹匹披红挂绿的马在哈萨克主人的牵引下,含情脉脉地等着游客来光顾。我挑了一匹栗色小马,主人是一个沉默的哈萨克姑娘,她把马鞭递给我的时候告诉我,下马之后要拿好皮鞭,最后就靠认皮鞭来付钱。然后待我战战兢兢地坐到马背上后,她也一跃上马,坐到我的后面——没办法,谁让我是第一次骑马没有经验,缰绳还得她来控制,但总觉得很别扭。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们的马队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进入牧场后的山中,小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1)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破折号的作用是   。
(2)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写出来:   ,这句话和下面的内容是   关系。
(3)牧场的景色怎样优美?
【答案】(1)声音的延长;解释说明
(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总—分
(3)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是总—分结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声音的延长、解释说明
(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总—分
(3)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点评】(1)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0.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答案】那一片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文中老舍先生描写草原优美的语言,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那一片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