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化和凝固现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化和凝固现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7 20:43:1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化和凝固现象(1)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商南期末)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春天,白雾弥漫
B. 夏天,大雨滂沱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A. 白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 雨水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 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2021八上·成华期末)如图所示,小鹏收到的海鲜快递包装中用的是冰袋保鲜,冰袋保鲜的原理是(  )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凝华吸热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袋周围空气的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冰袋里冰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熔化,周围空气放热,温度就会降低,从而使冰袋周围的海鲜处于低温环境中,有利于海鲜的保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3.(2021八上·遵化期中)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
4.(2021八上·舞钢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液体凝固放出热量。
5.(2021八上·运城期中)如图,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只见他先将白糖熬成糖浆,再用勺子舀起来,接着手起勺落,用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出图案。不一会,便凝结成了图中的“自行车”。此过程中,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液化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让白糖变成糖浆,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故白糖首先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6.(2021八上·七台河期中)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大雾弥漫 D. 霜打枝头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A.冰熔化成水是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
7.(2020八上·长春期末)2020年“冻雨”把长春市变成了童话里的“水晶城”,但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薄冰是以下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凝固成冰。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放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8.(2021八上·滦州期中)蜡烛点燃后,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在起风的时候,“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
C.先凝固后熔化的过程 D.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液态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二、填空题
9.(2021八上·尚志期末)春节期间,你常会看到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他先让白糖颗粒   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糖浆   成了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白糖颗粒变成糖浆,从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熔化现象。
糖浆变成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这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0.(2021八上·双辽期中)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   。
【答案】凝固;放热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舌头被铁门粘住,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冷由液态凝固成固态,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1.(2021八上·江阴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释放能量。
【答案】吸热;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熔化是一个需要吸热的物态变化,火星上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有光照时温度高,故正十一烷白天是吸热后熔化储存能量。
到晚上温度降低,白天吸热熔化后液态的正十一烷就会放出,变成固态,即发生凝固。
【分析】固体吸收热量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放出热量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12.(2021八上·卫辉期中)科学家为了保证祝融号火星车在.60℃左右的气温下正常工作,在火星车顶部设置了一个集热窗,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白天受太阳照射时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由固态变成液态储存能量,夜间时它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热量从而保证火星车安全度过寒夜。
【答案】熔化;放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正十一烷白天受太阳照射,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夜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时放出热量。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3.(2021八上·巴彦期末)如图是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   ,雪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   成冰,就形成了冰锥。(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先由固体变成液体,即发生熔化;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由液体变成固体,即发生凝固,就形成了冰锥。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4.(2021八上·盐城期中)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变大;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
【答案】凝固;吸收;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水变为冰属于凝固现象。
“冻豆腐”从冰箱取出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豆腐中的冰变为水属于熔化现象。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三、简答题
15.(2021八上·铁西期中)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为什么?
【答案】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冰块吸热首先温度升高达到0℃,然后继续吸热熔化,当全部熔化成0℃的水后,再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致冷效果较好;而冷水加入饮料后,直接吸热升温,吸收的热量较少,致冷效果较差.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分析】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可以对其它物体降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化和凝固现象(1)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商南期末)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春天,白雾弥漫
B. 夏天,大雨滂沱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2.(2021八上·成华期末)如图所示,小鹏收到的海鲜快递包装中用的是冰袋保鲜,冰袋保鲜的原理是(  )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凝华吸热
3.(2021八上·遵化期中)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
4.(2021八上·舞钢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5.(2021八上·运城期中)如图,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只见他先将白糖熬成糖浆,再用勺子舀起来,接着手起勺落,用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出图案。不一会,便凝结成了图中的“自行车”。此过程中,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液化
6.(2021八上·七台河期中)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大雾弥漫 D. 霜打枝头
7.(2020八上·长春期末)2020年“冻雨”把长春市变成了童话里的“水晶城”,但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薄冰是以下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8.(2021八上·滦州期中)蜡烛点燃后,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在起风的时候,“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
C.先凝固后熔化的过程 D.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
二、填空题
9.(2021八上·尚志期末)春节期间,你常会看到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他先让白糖颗粒   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糖浆   成了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0.(2021八上·双辽期中)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   。
11.(2021八上·江阴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释放能量。
12.(2021八上·卫辉期中)科学家为了保证祝融号火星车在.60℃左右的气温下正常工作,在火星车顶部设置了一个集热窗,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白天受太阳照射时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由固态变成液态储存能量,夜间时它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热量从而保证火星车安全度过寒夜。
13.(2021八上·巴彦期末)如图是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   ,雪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   成冰,就形成了冰锥。(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
14.(2021八上·盐城期中)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变大;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
三、简答题
15.(2021八上·铁西期中)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A. 白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 雨水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 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袋周围空气的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冰袋里冰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熔化,周围空气放热,温度就会降低,从而使冰袋周围的海鲜处于低温环境中,有利于海鲜的保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3.【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
4.【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液体凝固放出热量。
5.【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让白糖变成糖浆,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故白糖首先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6.【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A.冰熔化成水是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
7.【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凝固成冰。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放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液态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9.【答案】熔化;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白糖颗粒变成糖浆,从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熔化现象。
糖浆变成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这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0.【答案】凝固;放热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舌头被铁门粘住,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冷由液态凝固成固态,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1.【答案】吸热;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熔化是一个需要吸热的物态变化,火星上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有光照时温度高,故正十一烷白天是吸热后熔化储存能量。
到晚上温度降低,白天吸热熔化后液态的正十一烷就会放出,变成固态,即发生凝固。
【分析】固体吸收热量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放出热量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12.【答案】熔化;放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正十一烷白天受太阳照射,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夜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时放出热量。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3.【答案】熔化;凝固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先由固体变成液体,即发生熔化;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由液体变成固体,即发生凝固,就形成了冰锥。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4.【答案】凝固;吸收;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水变为冰属于凝固现象。
“冻豆腐”从冰箱取出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豆腐中的冰变为水属于熔化现象。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5.【答案】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冰块吸热首先温度升高达到0℃,然后继续吸热熔化,当全部熔化成0℃的水后,再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致冷效果较好;而冷水加入饮料后,直接吸热升温,吸收的热量较少,致冷效果较差.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分析】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可以对其它物体降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