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点、凝固点及晶体、非晶体(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点、凝固点及晶体、非晶体(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7 21:04: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点、凝固点及晶体、非晶体(2)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长春期末)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蜡 B.冰 C.松香 D.沥青
2.(2020八上·中山期末)下列物质熔化时都没有熔点的一组是(  )
A.铜、食盐、松香 B.冰、石蜡、海波
C.玻璃、沥青、松香 D.硫酸、水晶、食盐
3.(2020八上·上思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C.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4.(2021八上·盐都月考)从冰箱里取出一条冻鱼,把它放在装有0℃水的盆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5.(2021八上·贵州期中)冬天的雪给交通带来不便,为使雪快点熔化,护路工往路面上撒盐是使(  )
A.盐从雪中吸热 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6.(2021八上·深圳期中)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标准大气压下,纯金掉入钢水(液态钢)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不能使用
D.标准大气压下,﹣260℃的氢为固态,且属于晶体
7.(2020八上·襄汾期中)媒体曾经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06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8.(2020八上·海南期中)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全部处于液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9.(2019八上·烈山期中)在寒冷的北方,池塘冰面上的空气温度为﹣10℃,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  )
A.冰层下表面 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C.冰层上表面 D.冰层下面所有的水
二、双选题
10.(2021八上·深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的凝固点是 ,在温度可达 的北方,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B.每一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
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D.冰的温度升高到0℃,它就会熔化
11.(2021八上·深圳期中)物质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的形状一般都是规则的,而非晶体的形状一般都是不规则的
C.由于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固体在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
D.玻璃、石蜡、食盐都是非晶体
三、多选题
12.(2021八上·营山期中)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时间是5分钟,需要吸收热量
C.乙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D.乙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CD段处于液态
四、填空题
13.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   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处于熔点温度时,物质可能是   态、   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4.(2021八上·卢龙期中)下列几种物质:①铁;②玻璃;③海波;④盐;⑤沥青;⑥松香。其中属于晶体的有   均填序号),其余的属于非晶体。晶体   (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9℃。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可达-52.3℃。这时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15.(2020八上·乌苏期末)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   (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蜡、松香和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冰、糖、盐等。
2.【答案】C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铜和食盐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松香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冰、海波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B不符合题意;
C.玻璃、沥青、松香都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C符合题意;
D.硫酸、水晶、食盐都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等。
3.【答案】C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吸热直接变成液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熔化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晶体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加热一段时间后都会变为液体。
4.【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从冰箱中拿出一条冻鱼,其温度在-18℃左右,浸没在0℃水中,先是冰和鱼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盆中的水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保持在凝固点(0℃)开始结冰,这时冻鱼的温度还没有达到0℃,盆中的水就继续放热而结冰,A现象有可能出现。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二是要不断放热。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到达熔点:不断的吸热。
5.【答案】D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相当于掺有杂质,会使积雪的熔点降低,加快积雪的熔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
6.【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A.在图表中,钨丝的熔点最高,故不易熔化,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金的熔点为1064℃,纯金掉入钢水(液态钢)中1300℃会熔化,B错误,符合题意;
C.水银温度计在﹣40℃为固态,故不能使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下,﹣259℃熔化,故在﹣260℃的氢为固态,由于有固定的熔点,故属于晶体,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
7.【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铱的熔点高于黄金的熔点,所以,可以加热到高于黄金熔点但低于铱熔点的温度,此时黄金已经熔化但铱尚未熔化,观察有无固态颗粒存在,如果有,则表明黄金制品中有铱颗粒,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8.【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在t=5min时,物质处于正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在BC段,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C不符合题意;
D.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中,温度不变时,处于熔化或凝固状态,不变的温度,是物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9.【答案】A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解:A、冰层的下表面,为冰和水混合故其温度为0℃,符合题意;
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其温度应为≤0℃,不符合题意;
C、上表面的温度应为空气温度,为﹣10℃,不符合题意;
D、冰层的下表面所有的水,其温度应为≥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10.【答案】A,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A.水银的凝固点是﹣38.8℃,在温度可达 的北方,水银凝固成固体,所以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A符合题意;
B.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B不符合题意;
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C符合题意;
D.冰的温度升高到0℃,继续吸热,冰才能熔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液体温度计测温时必须确保测温物质为液体。
11.【答案】B,D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达到熔点的时候吸收的热量都用于熔化了。非晶体没有熔点,温度逐渐升高,而不是形状上的规则不规则,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和石蜡是非晶体,而食盐是晶体,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2.【答案】C,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A不符合题意;
BC.分析图象可知,乙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210℃不变,为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为5min﹣2min=3min
所以,乙有一定熔化温度,即熔点为210℃。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乙物质在AB段吸热升温处于固态,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吸热升温处于液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映在熔化图象上: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13.【答案】熔化;凝固;相同;固;液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相反的过程,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相同,即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当晶体达到熔点时,如果不继续吸热,则为固态,而液体降温到凝固点时,如果不继续放出热量,则为液态,所以处于熔点温度时,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熔化;凝固;相同;固;液.
【分析】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凝固时的温度是凝固点,在熔点时,物体可能是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14.【答案】①③④;有;不能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故①③④属于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温度可达-45℃的北方,而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可达-52.3℃,不可用水银温度计。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测温物质必须为液体。
15.【答案】吸热;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海波的熔点和凝固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温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说明海波是一种晶体。
【分析】固态变为液体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熔点、凝固点及晶体、非晶体(2)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长春期末)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蜡 B.冰 C.松香 D.沥青
【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蜡、松香和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冰、糖、盐等。
2.(2020八上·中山期末)下列物质熔化时都没有熔点的一组是(  )
A.铜、食盐、松香 B.冰、石蜡、海波
C.玻璃、沥青、松香 D.硫酸、水晶、食盐
【答案】C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铜和食盐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松香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冰、海波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B不符合题意;
C.玻璃、沥青、松香都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C符合题意;
D.硫酸、水晶、食盐都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等。
3.(2020八上·上思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C.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答案】C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吸热直接变成液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熔化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晶体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加热一段时间后都会变为液体。
4.(2021八上·盐都月考)从冰箱里取出一条冻鱼,把它放在装有0℃水的盆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从冰箱中拿出一条冻鱼,其温度在-18℃左右,浸没在0℃水中,先是冰和鱼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盆中的水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保持在凝固点(0℃)开始结冰,这时冻鱼的温度还没有达到0℃,盆中的水就继续放热而结冰,A现象有可能出现。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二是要不断放热。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到达熔点:不断的吸热。
5.(2021八上·贵州期中)冬天的雪给交通带来不便,为使雪快点熔化,护路工往路面上撒盐是使(  )
A.盐从雪中吸热 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答案】D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相当于掺有杂质,会使积雪的熔点降低,加快积雪的熔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
6.(2021八上·深圳期中)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标准大气压下,纯金掉入钢水(液态钢)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不能使用
D.标准大气压下,﹣260℃的氢为固态,且属于晶体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A.在图表中,钨丝的熔点最高,故不易熔化,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金的熔点为1064℃,纯金掉入钢水(液态钢)中1300℃会熔化,B错误,符合题意;
C.水银温度计在﹣40℃为固态,故不能使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下,﹣259℃熔化,故在﹣260℃的氢为固态,由于有固定的熔点,故属于晶体,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
7.(2020八上·襄汾期中)媒体曾经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06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铱的熔点高于黄金的熔点,所以,可以加热到高于黄金熔点但低于铱熔点的温度,此时黄金已经熔化但铱尚未熔化,观察有无固态颗粒存在,如果有,则表明黄金制品中有铱颗粒,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8.(2020八上·海南期中)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全部处于液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在t=5min时,物质处于正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在BC段,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C不符合题意;
D.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中,温度不变时,处于熔化或凝固状态,不变的温度,是物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9.(2019八上·烈山期中)在寒冷的北方,池塘冰面上的空气温度为﹣10℃,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  )
A.冰层下表面 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C.冰层上表面 D.冰层下面所有的水
【答案】A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解:A、冰层的下表面,为冰和水混合故其温度为0℃,符合题意;
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其温度应为≤0℃,不符合题意;
C、上表面的温度应为空气温度,为﹣10℃,不符合题意;
D、冰层的下表面所有的水,其温度应为≥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二、双选题
10.(2021八上·深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的凝固点是 ,在温度可达 的北方,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B.每一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
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D.冰的温度升高到0℃,它就会熔化
【答案】A,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A.水银的凝固点是﹣38.8℃,在温度可达 的北方,水银凝固成固体,所以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A符合题意;
B.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B不符合题意;
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C符合题意;
D.冰的温度升高到0℃,继续吸热,冰才能熔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液体温度计测温时必须确保测温物质为液体。
11.(2021八上·深圳期中)物质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的形状一般都是规则的,而非晶体的形状一般都是不规则的
C.由于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固体在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
D.玻璃、石蜡、食盐都是非晶体
【答案】B,D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达到熔点的时候吸收的热量都用于熔化了。非晶体没有熔点,温度逐渐升高,而不是形状上的规则不规则,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和石蜡是非晶体,而食盐是晶体,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三、多选题
12.(2021八上·营山期中)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时间是5分钟,需要吸收热量
C.乙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D.乙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CD段处于液态
【答案】C,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A不符合题意;
BC.分析图象可知,乙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210℃不变,为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为5min﹣2min=3min
所以,乙有一定熔化温度,即熔点为210℃。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乙物质在AB段吸热升温处于固态,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吸热升温处于液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映在熔化图象上: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四、填空题
13.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   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处于熔点温度时,物质可能是   态、   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熔化;凝固;相同;固;液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相反的过程,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相同,即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当晶体达到熔点时,如果不继续吸热,则为固态,而液体降温到凝固点时,如果不继续放出热量,则为液态,所以处于熔点温度时,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熔化;凝固;相同;固;液.
【分析】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凝固时的温度是凝固点,在熔点时,物体可能是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14.(2021八上·卢龙期中)下列几种物质:①铁;②玻璃;③海波;④盐;⑤沥青;⑥松香。其中属于晶体的有   均填序号),其余的属于非晶体。晶体   (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9℃。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可达-52.3℃。这时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答案】①③④;有;不能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故①③④属于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温度可达-45℃的北方,而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可达-52.3℃,不可用水银温度计。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测温物质必须为液体。
15.(2020八上·乌苏期末)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   (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吸热;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海波的熔点和凝固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温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说明海波是一种晶体。
【分析】固态变为液体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