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宣化区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城一般是行人进出长城的关口,据图推测关城多建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2.图中最可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 )
A.敌楼① B.敌楼② C.敌楼③ D.关城
3.敌楼①与N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能是( )
A.48米 B.140米 C.180米 D.490米
某日,小王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4-5题。
4.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6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地-气相互作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过程,是气候系统与各圈层联系的纽带,通过辐射收支与热量传递实现地表能量交换。冰冻圈是一个特殊的圈层,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层中云、气溶胶、水汽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对太阳辐射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对冰川表面温度、蒸发过程产生影响。下图是8月24日-28日(晴天)某地海拔4550米处冰川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 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依次是( )
A.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反射大气辐射④反射太阳辐射
B. ①大气辐射②太阳辐射③反射太阳辐射④反射大气辐射
C. ①反射太阳辐射②反射大气辐射③太阳辐射④大气辐射
D. ①反射大气辐射②反射太阳辐射③大气辐射④太阳辐射
7. 测试期间该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体现在( )
A. 日出时刻反射率低 B. 日落时刻反射量大
C. 正午时刻反射率高 D. 正午时刻反射量大
2018年2月28日,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出现强降雪天气。下图为该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天气系统中( )
A.甲地高压系统最强 B.乙地正盛行东南风
C.丙地比乙地风力强 D.丁地地处台风源地
9.此时( )
A.珠三角地区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B.北京降雪小是因为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C.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D.东北地区暴雪区域多处于暖锋的锋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10.若甲为断层,甲乙丙丁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丙乙甲丁
11.图示区域中( )
A.甲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 B.甲处垂直上方地表有泉出露
C.N处岩石密度一般大于P处 D.乙处岩石可能变质为大理岩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图3)。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
13.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东侧老、南侧老 B.东侧新、北侧新
C.西侧老、北侧老 D.西侧新、南侧新
14.图中T1、T2、T3、T4代表的地貌类型形成年代由早到晚依次为( )
A.T4、T2、T3、T1 B.T1、T2、T3、T4
C.T4、T3、T1、T2 D.T3、T2、T1、T4
15.图中T3地区的湖泊类型为( )
A.构造湖 B.堰塞溯 C.牛扼湖 D.潟湖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计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新西兰领土主要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新西兰南岛的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是地球上环境最佳的观星地点之一。当地气候环境干燥稳定,常住居民仅300多人,旅游业和农牧业发达,入夜后原居民严格管理灯光的使用。此外,它是第一个获得最高级黄金评级的保护区,这充分肯定了当地清激纯净、无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下图1为新西兰北岛地形示意图。
据图描述新西兰北岛的主要地形特征。(6分)
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A地区土壤较肥沃的原因。(6分)
说明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成为地球上最佳观星地点的有利条件。(8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冰川地区,由于冰川表面上空气温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低,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冰川风。
材料二天山北坡天池附近存在冰川风现象,山谷风也相当典型。冰川风与山谷风会和互影响。下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
(1)判断天池气象站白天主要的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要分析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的影响。(4分)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推测天山北坡冰川风势力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最主要的入湖径流是库赛河,湖滨杂草湿地广布。湖区多风沙活动,冬季湖冰较厚,冰上多布有砂砾。某科考队对湖床沉积物进行局部采样研究,发现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粗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颗粒层不具此特征。如图是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1)湖泊西南部湖滨杂草湿地分布宽广,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说出同一年形成的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的位置关系并阐述湖床粗颗粒层的形成过程。(9分)
(3)采样点某年湖底细颗粒层较厚,推测与往年相比该年的气候变化。(6分)
高三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10 CABBC ADABD 11-15 DCDAC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计55分)
16.(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中间高周围低;海岸线较曲折(多火山)。(6分)
(2)附近有火山活动,火山灰沉积带来丰富的养分;该区域地势较平坦,河流流速缓,流水沉积作用带来营养物质;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土层较厚。(6分)
(3)该地气候稳定,晴夜多,大气能见度高;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少;以农牧业为主,大气污染少;当地居民对夜晚灯光管理严格,光污染少。(8分)
17.(1)西北风(或偏西风)(2分)白天,盛行谷风(2分),由低处吹向高处,结合图中位置可判断白天风向主要为西北风(或偏西风)。(2分)
(2)冰川风会加强山风的势力,削弱谷风的势力;(2分)冰川风会延长山风的时间,缩短谷风的时间。(2分)
冰川风势力变弱(2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消融,天山北坡冰川面积减小,(2分)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差变小,导致冰川风势力变弱。(2分)
18.(1)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有河流注入,流水搬运沉积特征明显,湖滨湿地广布。(4分)
(2)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1分)。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粗颗粒砂砾,粗颗粒沉积物在冰面堆积;(4分)春季,当湖面冰层融化后,原冰面上沉积物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4分)
(3)湖底的细颗粒层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若较厚,说明该年的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2分)由于库赛河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2分),因此推测该年夏季气温偏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