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历史 2013.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
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哪些成就发生在隋朝?
①开通大运河 ②建造赵州桥 ③创立科举制 ④制作曲辕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做一名朝廷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经由大运河到江南体察民情 B.目睹魏征向皇帝进谏
C.与唐太宗一起迎接玄奘回国 D.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3.你若利用网络搜索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可以输入的关键词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其中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主题是
A.文明曙光初现 B.从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5.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
C.东南沿海商人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东南地区
7.某同学创作的反映北宋社会状况的历史短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某词人正在伏案写作,左边墙上悬挂着赵孟頫的画作,书案上一杯景德镇生产的瓷杯飘着缕缕茶香,背后一排书架上赫然摆放着《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煌煌巨著。其中的历史错误有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8.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最后被哪一个政权灭亡?
A.西汉 B.辽 C.金 D.蒙古
9.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论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B.《论南宋与辽、夏、金政权并立产生的原因》
C.《北人南迁对南方经济的影响》 D.《略论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原因》
10.下列实现了从长期分裂到全国统一的王朝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11.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大趋势,下列有关这一趋势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鉴真东渡 B.元朝时形成回族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击沙俄
12.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1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应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某皇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位皇帝应是
A.唐玄宗 B.明太祖 C.康熙帝 D.雍正帝
15.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该航行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16.“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与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康熙帝
17.苏州高新区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隋文帝:“我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改善了用人制度。”
B.唐太宗:“我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国力增强,统治巩固。”
C.明太祖:“我设立了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D.康熙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凭我的裁决。”
18.17世纪,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大战,重创沙俄侵略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政府
A.禁止对外贸易 B.限制对外贸易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20.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2.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3.澶渊之盟后,宋金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予,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5.文天祥、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26.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大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女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励精图治,使唐朝的国力不断增强: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 ,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在宋朝词坛中独树一帜。
28.唐宋时期,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 ▲ 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
名;南宋时, ▲ 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9.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我国古代,书法名家辈出。唐代的 ▲ ,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宋代的 ▲ 、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屈己以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以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人之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
——(元)戈直《贞观政要补注》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执政思想?他是如何践行这一执政思想的?(2分)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唐太宗“纳谏”和“任贤”方面的政治品质。(2分)
(3)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历史上将唐太宗的统治称为什么?以上材料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能够产生怎样的启示?(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安城简图
材料二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
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
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南宋政府鼓
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贸易。高宗末
年,市舶司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
的两倍多。
——大河网
材料三(清朝初年)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
自出海贸易。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1分)
(2)据材料二,临安城商业区的分布与材料一中长安城相比有何不同?(1分)
(3)据材料二,归纳南宋的海外贸易的特点。(2分)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政府采取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对西藏的管
辖,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
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
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2)据材料二判断,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哪个朝代?(1分)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官职?(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