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石垭中学2022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习题含有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高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选项中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甲”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5、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6、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7、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不变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8、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9、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它是具有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
D.它易溶于水
10、《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11、下列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液化时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实验室制取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蒸发海水得到食盐
13、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 )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 C.燃烧煤炭 D.光合作用
15、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可能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二、非选择题
16、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17、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图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C中无现象时,向C中再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该操作多次,均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_______ 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 _______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 _____。
21、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测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还可间接推测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此性质推出氮气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三、实验题。
23、小明和小红对一种充气包装的食品产生了兴趣,里面充入的气体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提示: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然后通入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中学2022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习题含有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高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选项中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答案】A
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甲”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C
5、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答案】A
6、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答案】C
7、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不变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答案】A
8、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9、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它是具有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
D.它易溶于水
【答案】A
10、《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答案】A
11、下列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液化时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答案】C
1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实验室制取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蒸发海水得到食盐
【答案】B
13、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 )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 C.燃烧煤炭 D.光合作用
【答案】D
15、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可能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
(2)冬季 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或冬季多数树叶凋零,光合作用减弱,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合理即可)
(3)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 建筑工地常洒水,不允许建筑工地的车辆带泥土上路(或严禁焚烧垃圾、树叶等,合理即可)
17、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18、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图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C中无现象时,向C中再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该操作多次,均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水+氧气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点燃 放热 化合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其污染空气
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_______ 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 _______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 _____。
【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3) (2)(3)
21、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测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还可间接推测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此性质推出氮气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难溶于水 不活泼(或稳定) 做保护气(或食品包装充气防腐)
22、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答案】(1)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氧气——→二氧化硫
(2)灭火 吸收二氧化硫(或使反应停止,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三、实验题。
23、小明和小红对一种充气包装的食品产生了兴趣,里面充入的气体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提示: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然后通入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①无毒 ②廉价(或不与食品反应等,合理均可)
【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2)由于食品包装袋内的填充气体与食物接触,且用量大,因此该气体必须满足无毒、廉价、不与食品反应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