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有我——如何在作文中凸显出“我”的感受 课件(共17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文中有我——如何在作文中凸显出“我”的感受 课件(共17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1 15:34:53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我就是我
汪国真
每一个春天
都是送给花朵
每一个机会
都是送给你我
每一个明天
都靠今天把握
每一个成功
都蕴含着执着
我就是花朵
在春光里开放
我就是我
在追求中显出生命的本色
文中有“我”
——如何在作文中凸显出“我”的感受
所谓文中有“我”,就是要体现“我”的存在感,写出“我”的真情实感,写出“我”的见解主张,写出“我”的个性表达……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绿》朱自清
但我终于发现了它(金巴牛)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三颗枸杞豆》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我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 都德《最后一课》
内心独白,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可以直接表达 “我”的感受,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我”的思想感情、内心体验。
注意:写独白不可没有度,既要亲切感人,又要简洁,冗长的独白,会让人感到行文啰嗦。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唏嘘的嘲笑声。
联想想象:经常用我好像看见、我仿佛听到,我觉得这类标志性词语,引出联想想象。
就在我踌躇不决之际,老师的目光忽然停留在了我的身上:“你来说。”我慌忙站起,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然而就在这时,我那慌乱的目光一下子与老师的目光相遇。那是怎样的眼神啊!
我深吸了一口气,让慌乱的心平静下来,流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我坐下时,老师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赞许。
1、 那眼神,如同一汪清泉,汩汩流进了我的心田;那眼神,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燥与不安。那眼神,如同一双手,有力地拖住了我即将坠落的心。
2、 那眼神,如同一把利剑,刺入了我的心脏;那眼神,如同一道闪电,让我心惊胆战。
3、 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那一刻,我心中的坚冰解冻了,泉水开始叮咚,接着溪水淙淙,既而大河汤汤,两岸的草木迅速萌蘖、抽芽、生枝、长叶,开出了朵朵灿烂的花儿!
不用回头,我知道那准是王如花,心里面陡地温暖起来,明媚起来。
我意外地发现,我的一颗心里,不再有抱怨,只有欢喜,鸟雀鸣叫,繁花似锦。寻常的每一天,原都是好日子。
我的心里一下子溢满了绿色。原先荒芜的内心里长满了葱葱绿绿的小草,变得明丽起来。
我心里划过一道深深的波,每滴每滴,都是疼痛的惆怅,一瞬间,仿佛老了去。
小试牛刀
那一刻,我的心里异常明亮,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澄净了,
1、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 一阵风来,我心中豪情万丈,暖意滋生。
是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每个人都是生活的登山者,困难与风景其实是孪生兄弟,面对困难,若能像挑山工一样,勇敢、淡然的面对,当您翻过一道山时,你会发现新的更美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你,便也成了这风景中的风景。
3、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话:“花的开落,不为旁衬或妆点,花只是花,开落只在开落本身。”这颇像我们的寻常人生,一生默默,不离不舍,无关繁华与冷落,只认真地活着自己的活。
忽然想到汪国真的那首诗:“风吹过,大树依然存在;浪埋过,礁石依然存在;阳光晒过,海洋依然存在;浮云遮过,光明依然存在!”而此刻,狂风暴雨袭过,我的梦想还在!
和学生一起读书的日子里,当出现暗礁,当出现荆棘,当面临不公,当面对不幸,我都能笑着面对。我告诉自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有书相伴,有孩子温暖的脸,阴霾便会一扫而光。
于是,我继续向前,心情异常明媚,周边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远处的田野上,麦苗青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金黄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一群孩子,笑着,闹着。
我微笑着看着这一切,享受着时光的慢慢流淌。一旁的水仙花悄悄地开着,洁白的花瓣,黄色的花蕊,煞是好看,清新的香味沁人心脾。屋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阳光灿烂,风声在耳畔轻轻拂过,送来馥郁的芳香。眼前一大片使人振奋的金黄,那是四月的油菜花田。我心中凉飕飕的,开学一个月的努力,多少个早起夜读,用汗与泪浇灌出来的果实却是苦涩的。两个月后我的中考还能成功吗?为什么不再细心点,为什么不再认真点?一声声的责问重重地、重重地压在我的内心……
香樟树的枯叶被初春的冷风卷着,飘飘忽忽地落入水中,荡起的涟漪,乱得我心中凉飕飕的,一个月的努力,多少个早起夜读,用汗与泪浇灌出来的果实却是苦涩的。我的中考还能成功吗?为什么不再细心点,为什么不再认真点?一声声的责问重重地、重重地压在我的内心……
……
听了爸爸的话,我豁然开朗。灿烂的阳光,让我感到温暖而心安。风声在耳畔轻轻拂过,送来馥郁的芳香。眼前一大片使人振奋的金黄,那是四月的油菜花田。那风中翻涌的层层金色波浪,那树荫间啁啾的雏燕,是光,是暖,是爱,是从今以后我要珍惜的美好……这些都是我从未感觉到的温暖和感动,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夏日的午热混杂着我们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昏昏欲睡中,老师提问到了我,我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等我鼓足勇气抬眼时,发现老师正站在我的身边,她微笑地看着我,笑容纯净,像一朵洁白的茉莉。眼神安谧沉静,像一泓秋日的湖泊。看着那样的笑容,我的心竟慢慢镇静下来。从容地作出了回答。窗外灿烂的阳光从树杈间倾泻下来,洒在老师的脸上,给她的笑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
实战演练
外婆坐在花廊下做着针线,安详得让人忘了时间的流转。我
老师寄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生活是激流,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只要生活之树长青,我们就可以真诚地栖息在她的枝头深情歌唱! ( 路遥)
不惋惜,不呼唤
我也不啼哭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
我已不再是青青少年。
(俄罗斯 叶赛宁)文中有我
教案
教学目的:
学会在记叙文中突出“我”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记叙文中突出“我”的感受。
教法设想:
1、采取讨论、交流、点拨的方法,辅以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2、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过程:
开堂曲:诗朗诵汪国真《我就是我》
过渡:是啊,“我就是我,在追求中显出生命的本色”,我就是我,在生命的历程中,探索前进,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我的感受已不再苍白无力;我就是我,我的春夏秋冬,我的酸甜苦辣,我的成功与失败,我的理想与信念,都在“我”的文字中跳跃。所以,我们的作文中都有一个“我”。
出示文题“文中有我”。
二、
过渡: 纵观我们的作文要求,我们会发现作文在写作要求上都强调了“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突出自己,就是要求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悟,在“自己”身上做文章。 而老师发现,我们学生的作文,写着写着,就把“我”丢了。这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如何在作文中突出“我”的感受,做到文中有“我”。什么是“文中有我”,老师做了一个诠释,出示幻灯片。
那么,大家可以先交流一下,你平时常用什么方法写自己的感受?
生随意说说
二、传神细节绘言行
1、过渡:
我们先来齐读三段熟悉的文字,说说这些文字是如何表现我的感受的?
学生交流。
①预设:片段一我的动作过程化,来表现我探奇揽胜之心的急切,以及对“闪闪的绿色”追求的努力。
追问:表现在哪些动作里面?
②预设:片段二用了细节描写。把捉金巴牛的动作过程分解、写细。生动形象,能读到“我”这个调皮孩子心里快乐、得意的感受。
追问:用什么细节描写?你从哪些动作细节的描写中读到我怎样的感受?
预设:蹑手蹑脚地走、闪电一般捏:小心翼翼,担心把金巴牛吓跑。
得意地堵、不理睬:写捉到后的快乐、得意。
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再一把捉住:写我觉得有趣、好玩
过渡:
是啊,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用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动词展现了我捉金巴牛的过程:蹑手蹑脚地走、闪电一般捏、得意地堵、欲擒故纵地捉…… 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把“我”这个贪玩、调皮孩子捉虫时心里那种快乐、得意的感受写得生动形象。
小结:
可见,我们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时可以抓住“我”的动作,把它们分解、写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写我的体验、感受?
③预设:片段三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对孔乙己的轻视,瞧不起。形象地表现我与他交谈时我的极不耐烦、反感的心理感受。
小结:
记叙文中对“我”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节描写,把它们放大或分解、写细, 能生动地体现“我”的感受。
板书:外我 言行举止 分解放大
过渡:我们的言行举止,是能看到或听到的外在表现,
如何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将感受写得真挚动人?我们来看这段材料。
三、情真意切写内心
1、内心独白
过渡:它写了我什么感受?用什么方法的?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都德《最后一课》
学生交流。
预设:懊悔、爱国、恨敌人
直接写心理,自己对自己说无声的话。
过渡:
我一再懊悔,懊悔没有学会写作文……懊悔没有好好学习……懊悔旷课、懊悔贪玩……一系列的懊悔,是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的真情流露,这段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亡国之惨痛事实面前,对以前不好好学习真心的懊悔,亡国的痛苦,爱国的热情。这段感受为什么写得很感人?因为它小弗朗士的爱国之情感情真挚、强烈。
小结:
内心独白,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可以直接表达 “我”的感受,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我”的思想感情、内心体验。但是要注意,写独白不可没有度,既要切感人,又要简洁,冗长的独白,会让人感到行文啰嗦。
板书:内心独白 真切简洁
过渡: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触动心灵的事,会有像小弗朗士那样有内心的袒露,也可能有类似下文的体验。
2、联想想象
指名读下一段文字: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这段文字怎样写我考试失败时的感受?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板书:
联想想象
过渡:
我联想到了叉组成的网、老师满面的怒容、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这一系列丰富合理的联想,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学生考试失败时的沮丧、忧虑的心理感受。我想很多同学对此感同身受。
小结:
再看这段文字,你发现,这种方法常用什么标志性的词语引出?
经常用我好像看见、我仿佛听到,我觉得这类标志性词语,引出联想想象。
过渡:
用联想,能具体形象地表达我的感受。使用联想想象有什么要求呢?
请大家再看这三段文字。同桌交流哪一段最适合填在横线上?
就在我踌躇不决之际,老师的目光忽然停留在了我的身上:“你来说。”我慌忙站起,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然而就在这时,我那慌乱的目光一下子与老师的目光相遇。那是怎样的眼神啊! 我深吸了一口气,让慌乱的心平静下来,流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我坐下时,老师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赞许。
1、那眼神,如同一汪清泉,汩汩流进了我的心田;那眼神,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燥与不安。那眼神,如同一双手,有力地拖住了我即将坠落的心。
2、那眼神,如同一把利剑,刺入了我的心脏;那眼神,如同一道闪电,让我心惊胆战。
3、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学生发言。
烦燥与不安、即将坠落的心呼应情境中的慌乱的心,清泉、清风、手有力地拖与平静下来、流畅地回答呼应,表明老师的眼神带给我的是鼓励。
利剑刺、闪电让我感到害怕。
眼神中祝福安详珍爱适于母亲,不适于写鼓励、让我平静。
小结:
联想的要求:符合人物感情、画面情境,要力求自然;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要力求丰富。这样表达感受,非常具体形象,让人感同身受。可以运用排比,用整齐的句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板书:
联想想象 合理丰富
3、形象比喻
过渡: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表述: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花开该是怎样一种美好的画面啊,如果能把这样的画面装进心里,那我的那份快乐的感受也应该像花开一样美好。所以,我们内心的感受也可以用形象的画面形容出来的。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是如何把自己的感受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那一刻,我的心里异常明亮,
我的心一下子澄净了,
3、议论抒情
过渡:
我们可以借助内心独白、联想想象、形象比喻写内心感受,下面三段文字又是怎样写我的感受的?
齐读片段
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的?你读到我的什么感情?
板书:议论抒情
预设:第一段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爱戴、感激、赞美之情,可谓情真意切。第二段是在上文叙事的基础上的感慨。第三段文字是直接抒情,用第二人称你来呼告式的抒情,抒发对绿的爱恋。
小结:
可见,议论抒情要使用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使情感更真切动人。
再读下面几段文字,说说这几段又有什么特点?引用,借用名言。
过渡:
在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还有什么要求呢?
在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写感受要建立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缘事而发,缘人而发,不可脱离叙事、描写,不可无病呻吟。力求真挚贴切、深刻独到。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
板书:议论抒情 缘事缘物 恰当
过渡:
要突出文中“我”的感受,能对我的外在言行举止细致刻画,配以内心活动,加入丰富合理的联想想象,在叙事中或文末也添加了议论抒情的点睛之笔,笔下的“我”是否完美了呢?如果拿照片来比喻,这张照片还缺点什么。缺乏背景、色彩。这个背景、底色,就是自然环境。情景交融方能动人情。
四、情景交融动人情
1、指名朗读
2、过渡:
用景物烘托我的心情,可以巧借景语写情语。但要确定好景物的明暗,使之符合人物心情、场景氛围。
板书:情景交融 选择明暗
3、放声这段文字。说说它这段景物描写放在文中合适吗
阳光灿烂,风声在耳畔轻轻拂过,送来馥郁的芳香。眼前一大片使人振奋的金黄,那是四月的油菜花田。我心中凉飕飕的,开学一个月的努力,多少个早起夜读,用汗与泪浇灌出来的果实却是苦涩的。两个月后我的中考还能成功吗?为什么不再细心点,为什么不再认真点?一声声的责问重重地、重重地压在我的内心……
学生交流。
预设:景色明丽,写欢欣喜悦。放在此处不合适。
你觉得这里可以放什么样的景物?
学生交流。
暗淡的、凄冷的景物。春季乍暖还寒的天气、枯叶、凉风、阴天。
齐读原文:
香樟树的枯叶被初春的冷风卷着,飘飘忽忽地落入水中,荡起的涟漪,乱得我心中凉飕飕的,一个月的努力,多少个早起夜读,用汗与泪浇灌出来的果实却是苦涩的。我的中考还能成功吗?为什么不再细心点,为什么不再认真点?一声声的责问重重地、重重地压在我的内心……
……
听了爸爸的话,我豁然开朗。灿烂的阳光,让我感到温暖而心安。风声在耳畔轻轻拂过,送来馥郁的芳香。眼前一大片使人振奋的金黄,那是四月的油菜花田。那风中翻涌的层层金色波浪,那树荫间啁啾的雏燕,是光,是暖,是爱,是从今以后我要珍惜的美好……这些都是我从未感觉到的温暖和感动,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请哪个同学点评一下这个片段。
小结:文章意境,讲究境中有我,情景融合。用生花妙笔很好地诠释了文中有“我”, 突出感受,情采飞扬。
五、小试牛刀
1、过渡:
今天我们探讨了在记叙文突出感受,做到文中有我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是搭了几个台阶,从外在的我的言行,深入到我的内在世界,再到如何使景物带上我的色彩,达到物我相融。从而深入写“我”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事实上,使用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再看一段精彩的语段。指名读。
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夏日的午热混杂着我们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昏昏欲睡中,老师提问到了我,我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等我鼓足勇气抬眼时,发现老师正站在我的身边,她微笑地看着我,笑容纯净,像一朵洁白的茉莉。眼神安谧沉静,像一泓秋日的湖泊。看着那样的笑容,我的心竟慢慢镇静下来。从容地作出了回答。窗外灿烂的阳光从树杈间倾泻下来,洒在老师的脸上,给她的笑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哪些的方法写“我”的感受?
预设:
景物描写:老柳树懒得摇,蝉儿高歌;市音隐约,嘈杂,写烦躁、昏昏欲睡
灿烂的阳光写我对老师的由衷赞美。
言行细节:低头,再低头,写羞愧
联想:茉莉、湖泊写老师的宽容和蔼,带给我心灵的平静、安慰
小结: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把我的体验感受多角度、更真切地表现出来。使文中有我,真挚动人。
2、光说不练,不是好汉。下面老师把时间留给大家,小试牛刀。
根据下列情境,续写语段。以一种写法为主、以其他写法为辅,突出“我”的感受。
外婆坐在花廊下做针线,安详得让人忘了时间流转。我
学生当堂写作,展示、评价、交流。
六、教师寄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中考作文充满未知,但也因此更值得我们期待。绘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最终是为了写人;写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最终是为了写情。写人与情,归根到底是写我心。寻遍千山万水,纵横古今中外,最终就是为了追寻生命中最初的那份纯真,那就是我那颗青青少年心,我那颗承载了十六载生活、生命、生长的总和的心。
在此,仅以三句话作结。
板书:
文中有“我”
外我 言行举止 分解放大
内心独白 真切简洁
内我 联想想象 合理丰富
比喻形象 画面丰满
议论抒情 缘事缘物
物我 情景交融 选择明暗
突出感受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