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法国总统
马克龙
德国总理 默克尔
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要
俄罗斯总统普京
英国首相
约翰·鲍里斯
美国总统
约瑟夫·拜登
日本首相
菅义伟
意大利总理
马里奥·德拉吉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英、法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美国 反抗殖民统治
意大利、德意志 统一
日本 改革(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的根本原因
思想武器
勾画蓝图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封建制度(殖民统治)
阻碍
君主立宪制:
英国、意大利
德意志、日本
共和制:
美国、法国
2022-07-21
第四单元·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德意日)
【课程标准】
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任务清单
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过程、出台法律、影响
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政体、政府机构组成
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教材50-52页
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议会重开
限制王权
1638年
处死查理一世
共和国成立
克伦威尔
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
光荣革命
1688年
《权利法案》
1660年
1689年
1640年
苏格兰起义
1642年
内战爆发
1649年
1653年
处死国王
请来国王
进口国王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材料一: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 ……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 英国革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它对全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对英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世界:为北美独立战争和世界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开端。
贵族世袭
多
数
党
组
阁
形式任命
形
式
任
命
英王
上院
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选
举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权力中心
行政权
对其负责
确立过程: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特点:
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议会高于王权、国王只是象征;
内阁与议会负责、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君主,保留君主制
立宪,制定宪法
限制君主权力
(1)开始确立:
1689《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
限制王权
(2)发展:
责任制内阁、两党制
(3)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国王真正处于“统而不治”
英国议会中早期出现了两个不同派别——辉格党和托利党,他们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 19世纪,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由党衰落,工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大主要政党。
两党制—最早确立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工党
保守党
(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①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军队。
④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年《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1783年巴黎和约
(二)美国独立战争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政体:总统共和制
国体:联邦共和制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基本原则
联邦制
中央集权
分权制衡
民主原则
宪法至上
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被总统否决的法案
可宣布总统违宪
提名联邦大法官
大法官的任命必须经参议院批准
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宪
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国 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总 统
(行政权)
原则:分权制衡
理论:孟德斯鸠
确立过程:
1777年《邦联条例》
1786年谢斯起义
《1787年宪法》
贯穿三权分立原则
局限:承认奴隶制的存在,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1787年宪法》
独立之初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邦联
国会有权: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末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积极:
近代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矛盾,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需要掌握南方的市场,销售工业品,同时,也需要南方的棉花等原料;而且北方的资本家希望解放黑人奴隶,扩充自由劳动力。
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
2、南北战争过程
1862年《宅地法》
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内战结束
意义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共和制的完善
形成
最终形成于
19世纪
基础
驴——民主党(南方种植园主)
象——共和党(北方工业集团)
特点
分权制衡
民主党
Democratic
1854年
共和党
Republican
1828年
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讽刺画
民主党人认为驴子其实是既聪明又有勇气的动物;而在共和党人的心目中,大象却代表了尊严、力量和智能。
自此,驴和象就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分别以驴、象作为党徽的标记。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法国大革命
1.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
政体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拿破仑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共和制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封建专制
帝制
君主立宪
1791.09.17
1789.07
1789.09-10
1790
1789.08
1789.12
1791宪法
组成了30人的起草委员会
通过了宪法前言,即《人权宣言》
通过了选举法
路易十六批准《1791年宪法》
通过了立法、行政、司法等有关规定
对条文进行
修改加工
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议会共和制的确立
议会共和制是指议会是政治中心地位、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内阁的权力减弱,受到宪法和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及议会的限制。
3、法国议会共和制
“一票共和”
法兰西第一帝国
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
级社会的法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拿破仑“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804《拿破仑法典》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①拿破仑革命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②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局限性:
拿破仑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给其带来了沉重灾难。
1815年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战争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延续
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法国大革命的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独立的形式表现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运用“相同与不同”视角,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相同:原因——封建专制(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启蒙思想传播;
过程——艰难曲折;颁布了资产阶级的纲领文献;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手段——通过暴力(战争)的方式
结果——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德意日)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国家 内容 意义和局限
俄国
意大利
德意志
日本
1.农奴制改革;
2.地方自治、统一司法、普及教育;
3.义务兵役制。
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没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明治维新: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进步,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铁血政策;武力统一
实行君主立宪制
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
实现了国家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
根据教材53-55页,梳理下列内容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世纪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继续发展。但这时……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19世纪上半期)农奴反抗农奴制的暴动不断增多,1826-1861年共发生1186次。……这些暴动反映了俄国人民群众对农奴制的极端痛恨,反映出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愿望。......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战争的失败使农奴制俄国的一切矛盾表面化,尖锐化了。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英国法国使用的是铁甲舰,大口径的作战的炮,俄国使用的还是木帆船。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是俄国步枪的三倍。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
——《大国崛起》解说词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
③克里木战争的战败;
内容 评价
核心措施: 废除农奴制改革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地主不得将农民视为私有财产买卖、抵押、赠送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发展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向地主购买土地。购买份地先需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其余款项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 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变相大规模掠夺,存在明显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
一.沙俄农奴制改革(1861年)
评价:
性质:1861年沙俄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积极: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二.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48年,德意志分裂成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1814年,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一个德国商人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
——《大国崛起》
德国的分裂状态,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二:通过19 世纪初的改革, 容克地主牢牢的控制了国家政权,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的社会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在经济上已经资产阶级化, 甚至许多人还进入工业领域, 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弄潮儿……他们在制铁等工业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经济利益的资产阶级化使普鲁士容克地主和德国资产阶级一样, 把统一德国当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 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邢顺华
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材料三:普鲁士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其现役军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占欧洲第一,……普鲁士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这成为强大军事力量的源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力量
三.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俾斯麦
人称“铁血宰相”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决议所能解决的…… 而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铁”指武器,“血”指战争)
——1862.9.30俾斯麦在议会上的演讲
德国统一的原因
①德国的分裂状态,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③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统一的条件;
④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强化专制、扩充军力、外交谋略)
左:李鸿章(生卒:1823年—1901年)
右:俾斯麦(生卒:1815年—1898年)
三.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经过
1864-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与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3.政治制度建立
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二元君主立宪制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德意志帝国诞生
二元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过渡性政体形式。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
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框架。
积极: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掌握国家大权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三.意大利统一(1859-1870年)
19世纪中期处于分裂状态
1859年 从奥地利收复
1866年 统一威尼斯
1860年 并入撒丁王国
1870年 并入意大利王国
君主立宪制
1870年国家统一
1861年建立
意大利王国
评价
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③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黑船事件
倒幕运动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明治天皇
背景:
国内: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国外:19 世纪中期日本面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四、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
①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和日本)
④国家统一战争: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德国和意大利)
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
材料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与封建制度比较,历史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全球扩张仍带有掠夺性。
3.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建立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王朝战争
确立文件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年 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 议会选举 世袭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 宰相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议会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议会组成 上、下两院 参、众两院 参、众两院 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
英 法 美 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国家 国情 方式 制度 重要时间、事件
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 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
美国 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无专制传统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总统共和制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1776—1783年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1861—1865年南北战争
法国 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启蒙运动的中心 大革命 议会共和制 1789年大革命
1804年第一帝国
1870年第三共和国
1875年一票共和
俄国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激化国内矛盾 农奴制改革 沙皇专制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意大利 分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统一 君主立宪制 1861年建立意王国
1870年实现统一
德国 分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统一 二元君主立宪制 1864—1871年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日本 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黑船事件激化国内矛盾 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 1868年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