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重力教案
备课人 新授课 上课时间 第 周
课 题 6.3 重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方面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重要性。 2.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法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记住g=9.8N/Kg,并知道其含义。 4.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5.知道重心的概念及重心的位置对物体稳定性的影响。
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力的学习,鼓励学生立志科学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通过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学习,教育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2.G=mg的计算。
教学难点 1、G=mg的计算;2.重心的确定。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精彩导入】 先请学生谈谈对重力的认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的实例,例如空中的抛物落向地面、水往低处流。 【研学前置】 1、重力的产生 重力的定义 。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 。 重力方向应用的例子有 。 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表示为 。 【精讲简评】 重力的产生 让学生观察下面几张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加以分析: 学生分析:。 (
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水往低处流 苹果熟了掉下来 月球绕地球转 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投影: 在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方向 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发现重力的方向。 多媒体展示图片: 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指向地心或与水平面垂直竖直向下.指的是指向地心或与水平面垂直 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垂线的作用是什么?检查物体放置是否垂直于水平面以及平面是否水平。 三、重力的大小 物体的质量m/g100200300重力大小 G/N0.981.962.94
学生分组完成活动2,并引导学生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归纳,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 有关G=mg的分析,G代表重力,m代表质量,g代表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它的数值为g=9.8N/kg,表示的意义是 。 例1.质量是50kg的中学生,它的重力是多少? 例2.一块大石,体积为4,密度为,求其重力。 例3.一物体重1960N,求其质量。 四、物体的重心 学生阅读课本17页 重力的作用点叫 ; 如何寻找物体的重心:a规则物体,b不规则物体。 分析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3.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 )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 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 4.2022年 6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十四号宇宙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5.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 ) A. 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6.公式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等于10N/kg. (1)为探究g的大小,小宇同学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表格中,再算出每次重力跟质量的比值. (2)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②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入课题 检查学生的自习情况。 认识重力的概念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将重对力的概念加以理解。 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重力的方向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操作,体现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以及关系,会用G=mg进行运算。 体验重力的计算,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直观感受所学知识。 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一、重力的产生 在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三、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 四、物体的重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