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昆虫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生物,关于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有一定了解。教材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入手,变态发育是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难点】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教师准备: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的有关材料。
2、课前养家蚕和蝗虫并用摄像机记录。
【导入新课】
早在三千年之前,我国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用蚕丝织成精美的绸缎,销往世界各国,开辟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引入,以家蚕和蝗虫为例来学习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家蚕的生殖发育
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讲述: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有关家蚕的资料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用蚕卵孵化家蚕,并记录观察结果)。
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或本组的成果?(回答:略)
讲述:下面我们观看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片(播放录像),请大家仔细观看,注意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蛹
2、变态发育
讲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家蚕要经过四次蜕皮,在蜕皮期间,蚕不食不动,叫做眠。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什么要蜕皮呢?这是因为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的缘故。
提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蜜蜂、蚊、蝇 )
第二课时: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1、进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那么,蝗虫的发育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P18图21-14(
提问: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上是否相似?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上相似,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不完全变态
提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相似?
(回答:蟑螂、蟋蟀 )
讲述:像蝗虫、蟑螂、蟋蟀等昆虫,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灾的形成
提问:蝗虫是农业害虫,当蝗虫大量生殖、集群和迁飞时,大面积危害农作物,这称为“蝗灾”。若要消灭蝗虫,你认为什么时期是最佳时期?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特别是对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具体的认识,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本节课的教学追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时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中能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