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第22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单元第22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1 17: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本课是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在本章中起重要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探究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并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伞藻嫁接实验发现控制生物形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教学难点】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准备:
1、伞藻移接实验等相关图片及课件。
学生准备:
1、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生物可以通过一定的生殖方式,比如说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有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们知道这其中蕴含了生殖过程中的哪种生命现象呢?
【讲授新课】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中心
师:什么是遗传?
生:自由发言(略)
师生概括:P29亲代生物生殖与其相似的子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展示生活中各种有关信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信息(即今天所学内容)的思考
展示商品条形码图片、股市信息图片、气象信息图片等。
师:从以上图片中,你们能看出什么?
生:自由发言。
归纳:以上图片都隐含着丰富的信息。
师质疑:那么,生命体有没有信息呢?如果有,它隐藏在什么地方?它会不会传递呢?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实验资料。
讨论:利用课件展示伞藻嫁接实验的过程,并提出讨论问题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
(2)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
(3)通过分析,你知道遗传信息在哪儿了吗?
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讨论。
生:交流讨论结果(略)。
归纳:说明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1、回顾学习过的细胞核的知识,识别其中的主要物质是染色体。
展示植物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片,认清细胞核这一结构。
展示细胞核图片,识别其中的主要物质——染色体。
2、展示图片,了解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数目恒定的重要意义。
(1)19世纪末,生物学家发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2)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出现。
如犬39对,猫19对,小鼠20对,黑猩猩24对,人23对。(图片)
(3)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如婴儿的体细胞中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会导致先天性裂唇。(图片)
3、图片展示染色体的组成,揭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2)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信息中心的中心)
(4)DNA的结构:DNA分子像旋转的楼梯,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
(5)DNA上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它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学生偿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生物的遗传与细胞核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数目是一定的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主要在染色体上,是双螺旋结构,上面有许多基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核心知识点:遗传、遗传信息中心、细胞核、染色体、DNA、双螺旋结构、基因、主要的遗传物质。
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无论从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都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