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存》教学设计
二课时
“食品保存”是第九单元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熟悉,但就食品腐败的本质并不了解,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总结食品腐败的原因和保存原理。在兴趣中让学生发现更多的食品保存的相关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师准备:
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教学光盘及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
1、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导入新课】
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的饱了,而且还有了剩余,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
【讲授新课】
(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将新鲜食品存放在常温下,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会发生变化,其营养成分的含量也逐渐下降。如果长久放置,食品就会因腐败变质而失去食用价值。误食腐败变质的食品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活动: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提出问题: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
作出假设: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器具:新鲜豆浆;消毒锅,烧杯,三角烧瓶,量筒,漏斗,脱脂棉;质量分数为5%的山梨酸钾溶液,蒸馏水,清水。
操作方案:
1. 向甲、乙、丙3 只三角烧瓶里分别注入50 毫升新鲜豆浆,甲和乙敞口,丙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2. 将3 只三角烧瓶放入盛水的消毒锅里隔水加热,使消毒锅里的水沸腾5 分钟。取出三角烧瓶,冷却待用。
3. 在甲瓶里加入5 毫升蒸馏水,在乙瓶里加入5 毫升质量分数为5% 的山梨酸钾溶液,然后将3 只三角烧瓶同时放在阴暗、温暖的地方,温度保持在20 ℃以上。
4. 每天观察三角烧瓶里豆浆的变化。
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完善操作方案并实施探究活动,一周后汇总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表达交流:
哪只三角烧瓶内的豆浆更容易变质?请尝试解释原因。
甲瓶中的豆浆更容易变质。甲瓶中的豆浆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瓶中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豆浆腐败变质。乙瓶加入了10%的苯甲酸钠溶液,抑制微生物繁殖,不容易变质。丙瓶没有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所以最不容易变质。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在采收、捕获、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就会迅速生长繁殖。
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我们必须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蔬菜、水果、粮食等在采收之后仍然具有生物活性,在细胞内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营养成分,会使食品丧失原有的外观和口感。
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可以降低果蔬的生命活动,达到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
(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视频:《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食品保存是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食品保存技术的迅速发展。
设计活动:尝试设计食品保存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中提前购买、储备各种食品的现象时常发生,如何有效地保存食品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选择几种新鲜食品,查阅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员,设计几种防腐保鲜的方法,并完成下列表格。
讨论:为什么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种类采取不同的保存措施?
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及应用,有的是减少营养物质散失,有的是防止食品腐败等,所以不同食品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
知识链接:防腐剂
为防止食品腐败,往往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防腐剂。
理想的防腐剂应具有以下特征:对所有能使食品变质的微生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身无毒或毒性极微;无味,无色,无刺激性;易使用,具水溶性、耐热性,不易受酸碱度变化的影响。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食品保存的原理就是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方法,防止微生物污染、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即用降低温度、降低水分、增加氢离子浓度和提高渗透压等方法来抑菌杀菌。
食品的保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发明了许多保存食品的方法:
(1)低温冷藏、冷冻:
原理:在低温区域,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降低,微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
(2)干燥处理:
原理:减少食品中的水分.
(3)真空包装:
4 原理: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4)气调包装:
原理:改变包装袋内的气体环境。
(5)盐渍、烟熏:
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等肉类中的水分。
(6)加热处理:
原理:高温灭菌。
任何一种食品的保存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采用综合技术可以使各种保存方法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将食品密封后再冷藏会更有利于食品保鲜,添加防腐剂与真空包装相结合能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降低自身的呼吸作用是保存生活状态食品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引导学生来回顾本节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板书重点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追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时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中能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