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教学设计
三课时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最后一课,希望通过两年的学习,能在最后关注健康。通过健康状况的测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健康的全面定义,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因此,本节还介绍了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节课主要内容与前两节密切相关,显示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过程: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 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
2.关注安全用 药;
3.设计并配合家庭药箱;
4.尝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5.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6.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悉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2.设计并配备家庭药箱;
3.尝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说出健康新概念,养成关注健康的习惯。
2.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3.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
【教学重点】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关注安全用药;
2.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4.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5.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6.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2.熟悉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3.设计并配备家庭药箱,尝试人工呼吸;
4.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教师准备:
1.教学光盘及有关家庭药箱图片资料、实物等。
学生准备:
1.药盒及使用说明书;
2.收集调节情绪的多种方法。
【导入新课】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倍感健康的重要。但我们千万不要等到健康出现问题时,才来着急、紧张。应该平时就时刻关注我们的健康,健康快乐地生活。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安全用药
师:如果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无法起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于药物来治疗疾病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或者是你们的家人在生病的时候,没有去医院而直接吃药的经历?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家长要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要能够做到安全用药。“是药三分毒”。
师:那么,什么是安全用药呢?
生: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师: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
所有的处方药都需要患者持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这就要求大家都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和药品的常识。(举例)
师: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用药安全。2、设计并配备家庭药箱。 关注健康,首先从家庭做起,有效的措施是配备一个家庭药箱。家庭药箱虽然不能代替医生治疗,但在急性伤病及意外情况 的及时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药箱中主要应存放哪些物品,家庭常用药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用途,应该如 何合理配备一个家庭药箱 请根据平时的感性认识以及调查、走 访、查询资料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家庭药箱中常用的药品和医用器具,并列表归纳,然后设计并配备一个家庭药箱。
关注安全用药——药品标签信息的解读 我国 2001 年 2 月 28 日正式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品管理法》。该法要求加强 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 保障人体用药安全,并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 标签并附有说明书。请事先从家中带来若干个常用的药品包装外壳。仔细观察、探究、讨论药品标签中的信息,解读信息的类别、含义,并列表归纳各种信息。对照并找出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定的药品信息。在家中自行用药时如何正确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第二课时 用药和急救
3、尝试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溺水、触电、中暑或煤气中毒等紧急情况, 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人工呼吸就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假设现在有一个溺水者,他被救上岸时已停止了呼吸。你们小组正好在现场,你们要如何抢救帮助溺水者恢复呼吸呢 假如是一名煤气中毒者,你们又该怎样办
第三课时 健康新概念
4、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健康,注重保护环境。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为什么说把健康理解为“不生病”是片面的 请你概述健康新概念,合作小组通过量身高、称体重,测算自己的体重状况
(温馨提示:1独立完成2如实评价3尊重隐私,分数不用公开。),讨论交流结果,分析自己的躯体健康水平,对自己的健康作出初步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健康定义。
对勇于提出异议的学生给以肯定。
课件出示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引导学生谈如何增进健康?
小组讨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持健康。
了解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重保护环境。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交流本小组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点评、引导。成果若是可张贴的作品,课后张贴于教室,供大家阅读。
具体见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关注安全用药旳知识,自己设计并配备家庭药箱,尝试做人工呼吸等知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做到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相互评价或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视学生展示、交流的情况而决定教师的总结。教师关键在于“导”,将学生的活动最终回归于教学目标。从小养成关注健康、自我保健的良好习惯,培养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的情感。 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养成关注健康、自我保健的良好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各小组领到学习任务之后,先独立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展合作与协商,运用各种途径如: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询资料以及调查、走访收集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学习成果,准备展示、交流。可延伸到课后继续进行。(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