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2、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 )
A. 高粱和大豆 B. 猎豹和猕猴 C. 莲花和紫菜 D. 丹顶鹤和仙人掌
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4、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
D. 一个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
6、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C.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鲫鱼
7、下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
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
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
(l)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它可以通过 作用制造 ,并将太阳能转化为 贮存起来;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2)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3)人们设计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最终流向 。
8、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多种野生植物,还有大熊猫等到多种珍稀动物。
(1)保护区内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 、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A
【解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其中生物包括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
A、 微山湖既包括了微山湖中生物生存的环境,也包括了微山湖里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是生态系统.故A正确.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只包括植物,没有动物和细菌真菌,也没有环境.因此不是生态系统.故B错.
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只有动物,没有植物和细菌真菌,也没有环境.因此不是生态系统.故C错.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没有环境,把生物与环境分割开了,也不是生态系统.故D错.
2. A
【解析】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总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如大豆和高粱等都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并且都是农作物,都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都能生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符合题意.
B、猎豹善于奔跑,适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猕猴主要在树上营攀援生活,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符合题意.
C、莲花是淡水植物,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紫菜属于海洋植物,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不符合题意.
D、丹顶鹤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中,不符合题意.
3. D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
4 .C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由于湿地多水、过湿,故不透气,不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也多是各种水鸟或鹤类,生物的种类相对不够丰富.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不是所有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年降水量超过2000mm,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土壤多砖红壤.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以及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故错误的叙述是C
5. C
【解析】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和动物,没有微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
D、一个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只有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 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A中细菌、真菌是分解者.B中阳光是非生物成分.C南湖菱是生产者.D中鲫鱼是消费者.
二、填空题
7. (l)生产者,光合作用,有机物,化学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分解者,第二、三 (2)有机物或化学能;二氧化碳.(3)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杂草能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属于生产者.蘑菇属于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因此属于分解者.营养级别主要看它所在的营养级, 第一级是植物生产者;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依次类推越往后营养级别越高.处在食物链末端的消费者营养级别最高.在食物链中:水稻→害虫→鸭,鸭属于第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水稻→鸭中,鸭属于第二级消费者.(2)能量储存在 有机物中,在各种生物之间以有机物或化学能的形式进行传递;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因此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或CO2的形式进行循环.(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人们设计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最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8.(1)生产者, 消费者 传粉 (2)分解者 物质
(3) 捕食 食物链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动物,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蜜蜂采蜜的同时能帮助花进行传粉,生物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