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修1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6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修1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2 17: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稀释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
C. 通入,溶液增大
D. 升高温度,不变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产生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产生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为 弱碱性溶液中也可被氧化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为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氧化了
A. B. C. D.
将下列盐溶液在空气中蒸干、灼烧,能得到相应固体物质的是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一定促进水的电离
B. 同温时,等浓度的和溶液,溶液的大
C. 在溶液中加入稀能抑制水解
D. 加热溶液,溶液中与的比值将增大
下列说法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有( )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用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C.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
D.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B. 为保存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C. 实验室盛放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D. 相同浓度的的溶液,其依次增大则的酸性依次减弱
已知室温下溶液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水解抑制了的水解
B. 的水解促进了的水解
C. 的水解程度小于的水解
D. 的水解程度小于的电离程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氯化铜晶体中含有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再按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填空。
项目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
操作Ⅰ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物质都可以作为,适合本实验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C.
操作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调节溶液的在___________范围。
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许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叙述并用有关离子方程式表示。
若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要得无水,请简述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饱和溶液中是否还能溶解少量固体,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或结论
测饱和溶液的 为
向 溶液中加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液 无明显现象
向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静置小时 溶液中微小的气体缓慢地从底部固体逸出,最终固体全部溶解
已知常温下:,
碳酸的电离常数:

沉淀范围:
用化学用语解释饱和溶液为的原因:______。
实验中若用溶液代替溶液完成实验,会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为探究固体溶解的原理,取实验反应后的溶液,检验其产物。
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Ⅱ测得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为。
Ⅲ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Ⅲ中白色沉淀是______。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解的原因______。
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常温时,的水溶液呈_____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为了使溶液中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A.适量盐酸 适量溶液
C.适量溶液 适量蒸馏水
已知时,,某溶液里,如要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使之大于______。
已知 时可视为沉淀完全,。在溶液中加入溶液后过滤,若测得滤液中 ,则是否沉淀完全?______填“是”或“否”。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_。
降温 加水稀释 加入 加入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的结构式是________,的电子式是________
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某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含量,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则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错,加入固体,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对,稀释溶液,相当于向体系内加水,增大反应物的量,平衡正向移动的水解程度增大。
错,用整体法进行分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酸性物质,溶液的减小。
错,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浓度增大,;的浓度减小,故增大。
2.【答案】
【解析】溶液中存在平衡:,镁条与反应生成,同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由弱酸性逐渐变为弱碱性,浓度变大,分解产生,、、项均合理;的溶液中存在,与仍可反应产生,项不合理。
3.【答案】
【解析】A.溶液易被氧化成硫酸铁,硫酸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加热促进硫酸铁水解,因硫酸无挥发性,得到固体为,故A错误;
B.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成硫酸钠,硫酸钠属于强碱强酸盐,不水解,因硫酸无挥发性,得到固体为,故B错误;
C.受热分解成碳酸镁、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加热促进水解,灼烧后氢氧化镁生成氧化镁固体,故C正确;
D.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盐酸易挥发,最后氢氧化铝灼烧生成氧化铝固体,故D错误。
4.【答案】
【解析】A.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消耗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故A正确;
B. 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所以同温时,等浓度的和溶液,溶液的小,故B错误;
C. 在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加入稀,氢离子浓度增大能抑制水解,故C正确;
D. 加热醋酸钠溶液,促进醋酸根的水解,所以醋酸根浓度减小,而醋酸浓度增大,所以比值变大,故D正确。
5.【答案】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水解显碱性,油污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易于洗去,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A不选;
B.泡沫灭火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的原理,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B不选;
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C选
D.铵根离子和草木灰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氨气,肥效损耗,草木灰与氨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D不选。
6.【答案】
【解析】A.和能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加少量盐酸能抑制氯化铁水解,故B正确;
C.碳酸钠和硅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故C正确;
D.越大,表示碱性越强,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则,盐的碱性越强,酸的酸性越弱,则、、的酸性依次减弱,故D正确。
故选A。
7.【答案】
【解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和水解相互促进,则A错误,B正确;
C.溶液的,溶液显碱性,则说明水解程度大,故C错误;
D.水解显碱性,电离显酸性,溶液显碱性,则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D错误。
8.【答案】加入氧化剂,使氧化为
或 ;
盐酸; 水解:,加入盐酸抑制其水解
;在气流中蒸发溶液

【解析】操作Ⅰ加人的目的是加入氧化剂,将溶液中氧化为,便于除去。
除杂时要除去杂质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将溶液中氧化为,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高锰酸钾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亚铁离子时都产生了新的杂质,氯气和过氧化氢均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且不引进新的杂质,故选CD。
加入试剂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使溶液中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则加人的试剂可能是或或;由表格数据可知完全沉淀时的是, 开始沉淀时的是,则调节溶液的范围为。
利用氯化铜溶于水配制溶液时,水解,水解方程式为,由水解方程式可知加入盐酸,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抑制水解的目的。
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挥发,若将溶液蒸干,的水解趋于完全,得到氢氧化铜,灼烧时,氢氧化铜分解得到氧化铜;
9.【答案】;
溶液中存在平衡,,说明结合能力比强,所以可以得到沉淀;
;体系中存在平衡:,由于不断逸出,平衡正向移动,固体溶解;反应生成了,由碳酸的电离常数可推出碱性大于,所以溶液升高;
验证饱和溶液中很少,不能与溶液产生沉淀;
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的固体
【解析】碳酸氢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溶液中存在平衡,已知,,,说明结合能力比强,所以可以得到沉淀,
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平衡,,说明结合能力比强,所以可以得到沉淀;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沉淀为碳酸镁,故答案为:;
饱和溶液中存在 ,由于不断逸出,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固体溶解;
故答案为:体系中存在平衡: ,由于不断逸出,平衡正向移动,固体溶解;
生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溶液碱性增强,所以溶液升高,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了,由碳酸的电离常数可推出碱性大于,所以溶液升高;
实验加入氯化镁,没有沉淀生成,可说明饱和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不能与溶液产生沉淀,
故答案为:验证饱和溶液中很少,不能与溶液产生沉淀;
由实验可知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少量固体,故答案为: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的固体.
10.【答案】酸;;;



是。
【解析】氯化铝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蒸干,氯化氢挥发促进水解正向进行得到氢氧化铝,再灼烧得到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铝和碳酸氢钠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在硫化钠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离子,硫离子水解方程式为:,要使钠离子浓度和硫离子浓度之比减小,需使硫离子水解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即可,所以加适量溶液,增大,硫离子水解平向逆方向移动,增大,钠离子浓度和硫离子浓度之比减小,故C正确;
某溶液里,如果生成沉淀,则应有,则,所以,所以应调节大于;
若测得滤液中,;,,已知可视为沉淀完全,所以此时钙离子沉淀完全。
11.【答案】胶体;;;调节溶液的
【解析】净水的原理是水解生成的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离子方程式为胶体。另外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钢铁设备,所以有腐蚀作用,离子方程式为。在逐级水解过程中,前一步水解生成的对下一步水解有抑制作用,所以。升温促进水解,所以错误;稀释促进水解,所以正确;水解呈酸性,会抑制水解,错误;与反应,促进水解,正确。
12.【答案】第三周期第Ⅵ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等,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对元素的正确推断和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解答】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为,可用于呼吸面具,则为,为,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则为,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则为,以此解答。
为,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族,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的结构式是,即的电子式是;
即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某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含量,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看图阴极生成,电极反应式为。

第12页,共1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