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2 10:24: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中考真题)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产值 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2.(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图为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区图其中①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它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选举制度
3.(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广西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2-1-c-n-j-y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4.(2022·广西·中考真题)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6.(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7.(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8.(2022·广西桂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版权所有:21教育】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
9.(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20 ( http: / / www.21cnjy.com )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21*cnjy*com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民共同心愿 C.科技发展进步 D.实行“一国两制”
10.(2022·山东临沂·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11.(2022·辽宁抚顺·中考真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达成“九二共识”
C.“海基会”成立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同学尝试用表格进行学习整理。如表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哥伦布船队远洋航行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②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④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21教育网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14.(2022·江苏泰州·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来源:21cnj*y.co*m】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15.(2022·福建·中考真题)“香港欣归祖国,颂歌高唱未来”“两制光昭四海,五星辉耀寰球”的对联体现了(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军队建设的成就 D.两岸“三通的实现
16.(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乡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 C.“三不”政策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20.(2022·云南·中考真题)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1.(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一国两制”方针 B.八项主张
C.两岸直接“三通” D.“九二共识”
22.(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班级的同学对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了解读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3.(2022·新疆·中考真题)作业是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绘制示意图是作业的一种形式。请仔细观察下列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课主干知识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1
(1)图1所示制度是什么?创立者是谁?
【单元主体结构梳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2
(2)图2中①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示意图结构,完成②处内容。
【跨单元专题概括】
(3)请同学们参照图2的结构,绘制一个专题示意图。
要求:
①从下面7个历史事件中最少选择3个事件,确立专题名称,作为第一级;②以确立的
相关事件作为第二级;③以第二级中的一个事件为例,概括其重要影响,字数不超过20字,作为第三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4.(2022·甘肃天水·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cnjy.com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台湾问题纯属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2·1·c·n·j·y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21*cnjy*com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25.(2022·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引言 直挂云帆复台湾,两岸统一会有时一 两岸骨肉根连根,海盗垂涎强侵占二 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三 跨海征战入版图,耕凿从今九壤同四 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五 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六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台湾土地是中国的土地
材料三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叙述的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26.(2022·福建·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元朝 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3年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 《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等材料二 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闽、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简述1624-1662年、1895-1945年先后侵占我国台湾的两个国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27.(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表概括了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部分)。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进程 朝代 关键人物
形成和初步发展 秦朝 秦始皇
汉朝 汉武帝
大发展 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民族交融高潮 元朝 元世祖
巩固和发展 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
清朝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 邓小平
(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汉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表格,分别结合清朝巩固西北、东北边疆的相关史实,论证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1·cn·jy·com
(3)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其首次成功运用于哪一地区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28.(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 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追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三 不管大陆还是港、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请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该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问题复杂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 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中考真题)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产值 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工业总产值“195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和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取得较大成就,A项正确;社会主义公有制在1956年就建立了,排除B项;表格数据不能看出彻底摆脱贫困落后,排除C项;表格数据比较的是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与文化教育事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图为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区图其中①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它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选举制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再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A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制度的总称,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表明少数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文化传承,B项正确;材料商没有提到经济开发、科技和其他民族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2022·广西·中考真题)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答案】A
【解析】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自己的感彩;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是历史结论,A项正确;BCD项是历史事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村民选举的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各少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繁荣发展,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排除A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排除C项;“一国两制”是我国针对港澳台问题,为了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com
7.(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解析】
依据图片中红色区域可知都是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国在这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管理,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行使人民民当家作主的制度,A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针对农村实行的体制改革,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社会性质的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2022·广西桂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国者治港’原则。”可知“爱国者治港”践行了“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与我国外交有关,排除AD项。故选B项。
9.(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2 ( http: / / www.21cnjy.com )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民共同心愿 C.科技发展进步 D.实行“一国两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香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实行“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当时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D项正确;ABC项有利于促进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21教育网
10.(2022·山东临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制度不变”“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可知邓小平并没有说一定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即使武力统一的方式解决了台湾问题,也可以实行“一国两制”,B项正确。ACD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11.(2022·辽宁抚顺·中考真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21·cn·jy·com
A.西藏和平解放 B.达成“九二共识”
C.“海基会”成立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在1951年,1992年 达成“九二共识”, “海基会”成立在1990年,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1*cnjy*com
1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同学尝试用表格进行学习整理。如表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哥伦布船队远洋航行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②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④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民族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④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D项正确;麦哲伦航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①②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2-1-c-n-j-y
13.(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答案】C
【解析】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在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澳门的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主权归属发生了变化,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C项正确;香港、澳门的社会制度不变,排除A项;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排除B项;同根同源的血脉也不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2·江苏泰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近年来,驻澳军队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可得出多措并举,增进澳门民众归属感认同感,D项正确;“九二共识”是大陆与台湾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排除A项;材料与经贸联系、澳门的高度自治权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15.(2022·福建·中考真题)“香港欣归祖国,颂歌高唱未来”“两制光昭四海,五星辉耀寰球”的对联体现了(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军队建设的成就 D.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对联反映的是香港回归,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实践,B项正确;AD强调是两岸关系,排除AD项;C强调是国防,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16.(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 C.“三不”政策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答案】D
【解析】
为了顺利推进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排除A项,D项正确;坚持一个中国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是解决台湾的前提,排除B项;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 一般指“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7.(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历史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回归祖国,所以“天才的创见”指的是“一国两制”,C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排除A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题干“解决香港回归”,排除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com
18.(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80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个国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C项正确;ABD项表述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2·1·c·n·j·y
19.(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0.(2022·云南·中考真题)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明末清初郑成功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晚清《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但是台湾人民从未停止反割台斗争,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可见表格内容是关于在台湾问题上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作出的不懈努力,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反映的是台湾问题,没有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或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排除BC项;题干反映的是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做出的努力,没有体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21.(2022·云南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中考真题)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A.“一国两制”方针 B.八项主张
C.两岸直接“三通” D.“九二共识”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D项正确;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提出“一国两制”方针、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2008年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班级的同学对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了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的是汪辜会谈,这次会谈是在达成“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图二和图三都是两岸政党领袖的会面,促进了两岸的关系的进展,所以图片是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故选D;汪辜会谈不是民间团体交往,排除A;图二中连战不是台湾地区领导人,排除B;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在70年代末就已经形成,排除C。【出处:21教育名师】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3.(2022·新疆·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业是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绘制示意图是作业的一种形式。请仔细观察下列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课主干知识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1
(1)图1所示制度是什么?创立者是谁?
【单元主体结构梳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2
(2)图2中①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示意图结构,完成②处内容。
【跨单元专题概括】
(3)请同学们参照图2的结构,绘制一个专题示意图。
要求:
①从下面7个历史事件中最少选择3个事件,确立专题名称,作为第一级;②以确立的
相关事件作为第二级;③以第二级中的一个事件为例,概括其重要影响,字数不超过20字,作为第三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
(2)一个中国的原则;祖国的统一大业大大推进了一步。
(3)一级:中国的近代化。二级: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级: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www.21-cn-jy.com
【解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创立了这种制度。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香港、澳门回归,使祖国的统一大业大大推进了一步。
(3)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要点即可,如,所选三项必须能体现同一个主题,论述时,揭示出所选史实的历史意义,如,一级:中国的近代化。二级: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级: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4.(2022·甘肃天水·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1)影响:为汉族社会注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抗日战争。
(3)性质:中国内政。看法:台湾问题是中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我们要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意志和能力;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解析】
(1)影响:根据“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得出为汉族社会注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得出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根据“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得出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指的是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驱逐倭奴,恢复中华”指的是抗日战争。
(3)性质:根据“台湾问题纯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中国内政”得出中国内政。看法:根据“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得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根据“。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得出我们要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意志和能力;根据“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得出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25.(2022·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引言 直挂云帆复台湾,两岸统一会有时一 两岸骨肉根连根,海盗垂涎强侵占二 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三 跨海征战入版图,耕凿从今九壤同四 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五 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六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台湾土地是中国的土地
材料三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叙述的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1)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事件: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3)性质:中国的内政问题;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国家统一。(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 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并结所学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指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宣告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3)
依据材料三“台湾问题纯属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可知,“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中国的内政。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国家统一等。
26.(2022·福建·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元朝 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3年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 《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二 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闽、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简述1624-1662年、1895-1945年先后侵占我国台湾的两个国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答案】(1)两个国家的名称:荷兰、日本。
(2)原因:1683年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统一台湾,台湾归人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大陆的大量移民入台;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受大陆传统文化的影响。(任答其中3点即可)
(3)历史结论: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内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脉相承同宗同源;中国人民用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上承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等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等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信息,“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可知,侵占台湾的国家是荷兰、日本。
(2)
根据材料信息,“1684年清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结合所学知识,1683年台湾回归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出现大力移民到台湾,台湾经济发展受到大陆文化影响。
(3)
根据上述材料得出结论,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宗同源,中国人民捍卫领土主权完整,国际上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等。
27.(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表概括了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部分)。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进程 朝代 关键人物
形成和初步发展 秦朝 秦始皇
汉朝 汉武帝
大发展 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民族交融高潮 元朝 元世祖
巩固和发展 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
清朝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 邓小平
(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汉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表格,分别结合清朝巩固西北、东北边疆的相关史实,论证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版权所有:21教育】
(3)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其首次成功运用于哪一地区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答案】(1)措施: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或实行郡县制; 汉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西北: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
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派兵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扎新疆各地,设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东北:康熙帝时期,清政府组织两次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粉碎沙俄妄图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维护领土主杈;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构想:“一国两制”。地区:香港。
行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拥护“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利益的义务;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势力作斗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等。【来源:21cnj*y.co*m】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集权,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巩固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边疆的史实有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派兵驻扎新疆各地,设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东北地区,康熙帝时期,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粉碎沙俄妄图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维护领土主杈;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完全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首次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最后一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利益的义务;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势力作斗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等。
28.(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 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民族压追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三 不管大陆还是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请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该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问题复杂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 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答案】(1)特点:以一定人口的比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表现:历史上反动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追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世纪*教育网
(3)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或澳门回归
(4)出发点:基本国情、人民利益
【解析】
(1)特点根据“以一定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得出是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表现根据“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得出是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根据“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可知构想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范例有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
(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基本国情和人民利益。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