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5: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次老师,即古代的中国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国“拜师学艺”指的是( )21教育网
A.柏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7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21cnjy.com
A.封君封臣制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3.(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六百四十六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是指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4.(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21·cn·jy·com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
5.(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大化改新
6.(2022·湖南怀化·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6一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www.21-cn-jy.com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贞观之治 D.伯利克里改革
7.(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8.(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21·世纪*教育网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9.(2022·重庆·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www-2-1-cnjy-com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莫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0.(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
B.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
C.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
D.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
11.(2022·湖北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中考真题)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2.(2022·江苏连云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
13.(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2-1-c-n-j-y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4.(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何题。
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城唐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调回内地,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与西城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
——摘编自《新唐书》
材料三为了维护统一,消除不听命的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节度使,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总之,各个藩镇在名义上属于中央管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听从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终被朱梁政权取代。2·1·c·n·j·y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21年12月)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社会发展历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八世纪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时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国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传入了欧洲?
(3)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5: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长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次老师,即古代的中国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国“拜师学艺”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柏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古代向唐王朝学习实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化改新,B项正确;伯利克里改革是古代雅典城邦的改革,排除A项;农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国的改革,排除C项;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com
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www.21-cn-jy.com
A.封君封臣制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仿照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B项正确;欧洲封建时代实行封君封臣制、1861年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后期日本开始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实行明治维新,排除ACD项。故选B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六百四十六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是指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指的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大化改新,A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彼得一世在17世纪末进行的一次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B项;废除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俄国在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下进行的一次改革,使得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项;明治维新是日本1868年进行的改革,此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2·1·c·n·j·y
4.(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21*cnjy*com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
【答案】A
【解析】
从646年(7世纪)开始,日本仿效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据“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可知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A项正确;1861年,俄国发生农奴制改革,排除B项;19世纪中期,日本爆发倒幕运动,排除C项;1868年爆发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再结合所学,6-9世纪,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行改革,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的内容在政治上是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D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的,排除AC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故选D项。
6.(2022·湖南怀化·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6一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21cnjy.com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贞观之治 D.伯利克里改革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6一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可得出大化改新是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A项正确;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中国唐太宗时期的治世,排除C项;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21·世纪*教育网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答案】D
【解析】
根据“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承担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任务的是阿拉伯人,D项正确;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文字是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不是古埃及人、苏美尔人和古印度人,排除ABC项。故选D项。【出处:21教育名师】
8.(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21*cnjy*com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体现阿拉伯人自身的数学、文学或医学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9.(2022·重庆·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莫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国的文明成就【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就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
B.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
C.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
D.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地跨亚非欧,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D项正确;两河流域产生古巴比伦王国,排除A项;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底格里斯河的码头,沟通世界贸易起重要作用,排除B项;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横跨亚非欧,地中海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排除C项。故选D项。【来源:21cnj*y.co*m】
11.(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7 ( http: / / www.21cnjy.com )-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D
【解析】
根据“7-8世纪”“政教合一”等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任者继续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他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在7-8世纪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项;罗马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2·江苏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港·中考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
【答案】C
【解析】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材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C项正确;发明与创新、冒险与挑战和统一与扩张不符合材料中阿拉伯人传播与交流的特点,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13.(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21教育网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体现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继承,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4.(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何题。
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www-2-1-cnjy-com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西城唐军被调回内地,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与西城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
——摘编自《新唐书》
材料三为了维护统一,消除不听命的节度使,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节度使,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总之,各个藩镇在名义上属于中央管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听从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终被朱梁政权取代。2-1-c-n-j-y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21年12月)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社会发展历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世纪中期),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时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国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传入了欧洲?
(3)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答案】(1)史实: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被朱梁政权取代。特征:唐朝前期呈现出繁盛景象,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逐渐灭亡。
(2)阿拉伯帝国。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3)要具有忧患意识,学会居安思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勤政爱民,反对腐败;要注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避免发生战乱;要重视科技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要务力维护国家的统一;要善于学习,加强交流;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史实是: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依据材料二的“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与西城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是:安史之乱;依据材料三的“为了维护统一,消除不听命的节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节度使,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唐朝最终被朱梁政权取代。”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是:藩镇割据;唐朝被朱梁政权取代。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唐朝社会发展历程的特征是:唐朝前期呈现出繁盛景象,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逐渐灭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综上所述,我能从中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的有益的历史启示是:要具有忧患意识,学会居安思危;要勤政爱民,反对腐败;要注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避免发生战乱;要重视科技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要务力维护国家的统一;要善于学习,加强交流;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