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2 11:10: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 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21cnjy.com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22·湖南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21·cn·jy·com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郾城大捷
4.(2022·湖南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4万余片。从其记载的户籍、书信等信息中发现,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恩”(“客”外来者的意思,.“思”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针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这两个字好听、好记,寓意吉祥 B.湖南境内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C.受佛教影响,取名中具有禅意 D.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
5.(2022·湖南衡阳·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 )www.21-cn-jy.com
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 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
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
6.(2022·广东·中考真题)十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
7.(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据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时期和地点,指出黄河流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C.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D.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8.(2022·山东临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21·世纪*教育网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9.(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是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北齐
10.(2022·河南·中考真题)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2-1-c-n-j-y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11.(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21*cnjy*com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1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13.(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来源:21cnj*y.co*m】
A.自然条件优越 B.大量人口南迁
C.民族交融加深 D.海外贸易拓展
14.(2022·山西·中考真题)观察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北方经济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社会矛盾的缓和 D.民族政权的分立
15.(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等。这些措施(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D.加强了社会经济控制
16.(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各民族交往密切 B.南北方战乱频繁 C.佛教雕刻艺术精巧 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17.(2022·新疆·中考真题)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18.(2022·湖北荆州·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21教育网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19.(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孝文帝此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开发了江南地区 C.加强了中外交流 D.削弱了军队实力
20.(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
A.实现了全国统一 B.消除了民族隔阂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激化了民族矛盾
21.(2022·黑龙江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哈尔·中考真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建康
22.(2022·重庆·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2·1·c·n·j·y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23.(2022·四川广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广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合作探究时,制作了图示卡片。下列选项与该卡片内容最契合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4.(2022·湖北黄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
A.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 B.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C.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 D.“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
25.(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禁止穿鲜卑服,一律改穿汉服”“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会盟 D.澶渊之盟
26.(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畜牧经济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27.(2022·海南·中考真题)《齐民要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版权所有:21教育】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28.(2022·广西·中考真题)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
29.(2022·福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30.(2022·云南昆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兰亭集序》 B.《张猛龙碑》 C.《颜氏家庙碑》 D.《九成宫醴泉碑铭》
31.(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交融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32.(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后汉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 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答案】C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公元208年”“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公元208年是3世纪初,排除A项;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的是淝水之战,排除B项;赤壁之战并没有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21cnjy.com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8年赤壁之战,孙吴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打败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交战,处于两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湖南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www.21-cn-jy.com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郾城大捷
【答案】C
【解析】
根据 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B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 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
4.(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长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4万余片。从其记载的户籍、书信等信息中发现,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恩”(“客”外来者的意思,.“思”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针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这两个字好听、好记,寓意吉祥 B.湖南境内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C.受佛教影响,取名中具有禅意 D.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
【答案】D
【解析】
根据“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外来者的意思,‘恩’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可知,当时湖南长沙有很多外地人口,最合理的解释是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客”“恩”寓意吉祥、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和受佛教影响,排除ABC项。故选D项。【出处:21教育名师】
5.(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 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
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的“无意史料指原属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属于无意史料,故B符合题意;《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属于有意史料,排除ACD。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2022·广东·中考真题)十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明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政权也吸收汉族儒生参政。这中措施显然有利于民族交融,D项正确;材料中举措不是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是有为而治,排除B项;重用汉族人,不是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21*cnjy*com
7.(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据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时期和地点,指出黄河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C.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D.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都城在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今河南登封一带。属于黄河流域。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迁到黄河流域。五代十国也是分布在黄河流域一带。这说明黄河流域长期以来是我国政治中心。故A正确。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故排除B项。CD项本身说法错误,故排除CD项。故选A。
8.(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王导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可知,该上书反映了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B项正确;题干材料阐述的兴办学校从重要性,没有涉及健全法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东晋重视教育,没有涉及轻视武将,排除C项;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是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镇军司马王裁的儿子,不是平民,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北齐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北方是十六国时代,与十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存的是东晋,B项正确;西晋是统一王朝,排除A项; 北魏与北齐都是北朝时期与南方宋、齐、梁、陈并存的,排除CD项。故选B项。
10.(2022·河南·中考真题)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317一589年,在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由火耕水耨这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的是生产技术的进步,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环保意识增强、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优越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2022·湖北宜昌·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ABD项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答案】A
【解析】
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及大量劳动力,南方得到开发并不断发展,A项正确;B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南方发展与对交往无关,排除C项。太选A项。21教育网
13.(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www-2-1-cnjy-com
A.自然条件优越 B.大量人口南迁
C.民族交融加深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是指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北民大量南移的影响,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发,B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在原因,排除A项;C项是北民南迁的表现,排除C项;当时海外贸易并没有拓展,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2·山西·中考真题)观察下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北方经济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社会矛盾的缓和 D.民族政权的分立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体现出少数民族服饰汉化特点,这一现象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材料属于服饰变化,不是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图示不能说明社会矛盾的缓和和民族政权的分立,排除C和D项。故选B项。【来源:21cnj*y.co*m】
15.(2022·四川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中考真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等。这些措施(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D.加强了社会经济控制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是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这些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正确;材料中措施有利于民族融合,不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了科举制以及加强了社会经济控制,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16.(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各民族交往密切 B.南北方战乱频繁 C.佛教雕刻艺术精巧 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内容,“两名汉族妇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反映了当时各民族交往密切,A项正确;题干图片不能反映南北方战乱频繁,政权更迭,政局混乱,排除BD项;图中生活情境,与佛教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7.(2022·新疆·中考真题)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汉族接受少数民族的文明,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不是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不是边疆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D二项。故选C项。
18.(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实现了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A项正确;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没有体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海外贸易不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孝文帝此举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开发了江南地区 C.加强了中外交流 D.削弱了军队实力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思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A项正确;材料和开发江南地区、中外交流和军队实力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0.(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实现了全国统一 B.消除了民族隔阂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激化了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后,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时期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排除A项;消除了民族隔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激化了民族矛盾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建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实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该措施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和汉化进程,A项正确;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而不是长安、北京、建康,排除B、C、D项。故选A项。21·cn·jy·com
22.(2022·重庆·中考真题)北魏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2·1·c·n·j·y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改革时期实行迁都洛阳的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描述洛阳的“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排除A项;虽然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但是不能消除民族隔阂,排除C项;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是隋朝时期,排除D项。故応B项。21·世纪*教育网
23.(2022·四川广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广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合作探究时,制作了图示卡片。下列选项与该卡片内容最契合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北魏统一了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文帝即位后,推行了汉化措施,规定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商鞅变法是秦国为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排除A项;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治世,排除B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治世,排除C项。故选D项。21*cnjy*com
24.(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魏晋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
A.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 B.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C.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 D.“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表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B项正确;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 “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这三项的“消解”、“完全消除”、“彻底淡薄”表述太绝对,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禁止穿鲜卑服,一律改穿汉服”“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会盟 D.澶渊之盟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干中涉及的这些措施都是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所以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孝文帝改革,与五胡内迁、唐蕃会盟以及澶渊之盟无关,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6.(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畜牧经济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胡’‘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念逐渐淡薄”,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畜牧经济的发展和北魏实力的增强,排除B、D项。故选C项。
27.(2022·海南·中考真题)《齐民要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内容。”表明范围广泛,各方面的内容都有,D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8.(2022·广西·中考真题)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再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 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圆周率是数学领域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29.(2022·福建·中考真题)谚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小满暖洋洋,锄麦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可知,小满的时候就要赶紧锄麦种杂粮,如果过了小满,十天不种就不能收获了,所以这体现了先民强调不误农时,A项正确;材料给到的信息是锄麦种杂粮,没有提到主张种植水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具革新,排除C项;材料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0.(2022·云南昆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兰亭集序》 B.《张猛龙碑》 C.《颜氏家庙碑》 D.《九成宫醴泉碑铭》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的作品、《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作品,排除BCD项。故选A项。
31.(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交融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的“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各民族生产生活上相互学习,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32.(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1)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
(2)示例:时期: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内容:升通大运河“贞观之治”开放的社会风气鉴真东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1)
根据笔记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出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
(2)
示例:时期:如从图片中选择《隋唐时期》,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所学隋唐时期的史实得出其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结合所学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外交史实得出内容:开通大运河,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当时有开放的社会风气,对外有鉴真东渡日本。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