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1.(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21cnjy.com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赵登禹 D.林则徐
2.(2022·辽宁营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3.(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该条约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2·1·c·n·j·y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革命军》 D.《狂人日记》
5.(2022·广东·中考真题)上海开埠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6.(2022·河南·中考真题)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2-1-c-n-j-y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7.(2022·湖南湘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21*cnjy*com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2·山西晋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来源:21cnj*y.co*m】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0.(2022·天津·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2022·甘肃白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22·重庆·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14.(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15.(2022·四川遂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雅克萨之战
16.(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17.(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19.(2022·云南·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21·cn·jy·com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0.(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1.(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22.(2022·贵州黔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21教育网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天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2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5.(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随着国门的洞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资本主义 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学生达到500多人。【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据上述材料,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1.(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赵登禹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关天培和陈化成都是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排除AB项;赵登禹是1937年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C项。故选D项。www.21-cn-jy.com
2.(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鸦片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谋求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B项正确;《虎门条约》提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黄埔条约》是与法国签订的,《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排除CD项。故选B项。2·1·c·n·j·y
3.(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该条约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可得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落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革命军》 D.《狂人日记》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的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正确;《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作品,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排除B项;《革命军》是邹容的作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排除C项;《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来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广东·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A
【解析】
1842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材料“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上海贸易地位快速提升,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项;上海是通商口岸,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没有实践《资政新篇》,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上海成为民主革命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来源:21cnj*y.co*m】
6.(2022·河南·中考真题)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题干“不共戴天,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反帝救国的信息,排除AD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排除C项。故选B项;
7.(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口岸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排除B项;《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排除C项;《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2·山西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1840 年 6 月,英国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辟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割香港岛给英国,A项正确;BCD都是《南京条约》内容,与题意要求的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2022·天津·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21教育网
11.(2022·甘肃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银·中考真题)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A项正确;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南京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侯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2·重庆·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历史解释,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对历史的陈述,是历史叙述,排除。故选A项。
14.(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表格中戚继光是抗倭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他研究的主题,因此,林则徐可以入选。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D项正确;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排除A项; 李清照是南宋的词人,排除C项;曹雪芹是小说家,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2·四川遂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雅克萨之战
【答案】A
【解析】
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16.(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答案】C
【解析】
根据“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修约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要求旨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C项正确;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不是提出修约要求的目的,排除A项;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不是修约的目的,排除B项;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不是修约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正确;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B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C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A项。21*cnjy*com
18.(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费一兵一卒,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2022·云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两个来自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夺财宝,为掩盖罪行,并放火烧了圆明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历史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所以“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总结性认识,属于历史结论,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不是历史结论,排除。故选B项。
21.(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依据表格时间“1858-1860年”可知是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鸦片战争时期,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爆发,排除C项; 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D项。故选A项。21cnjy.com
22.(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你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英法联军在1860年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将园中的财物洗劫一空,B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侵略者是八个国家,排除D。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2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称“天王”,1853年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B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项;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排除C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
2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21*cnjy*com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 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 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版权所有:21教育】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5.(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学生达到500多人。www-2-1-cnjy-com
——摘编自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据上述材料,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
【答案】(1)信息:路途遥远;使命艰巨;过程艰难;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玉门关、阳关等地,到达西域。
(2)共同之处:政府支持;主动交流;官方组织。共同作用:开拓了交通线;促进了中外交流;展现了大国风度。
(3)变化:由主动到被动;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由官员到民众。
启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
【解析】
(1)
信息:从路线可得出路途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根据所学可得出使命艰巨;过程艰难;根据丝绸之路开辟的内容要得出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玉门关、阳关等地,到达西域。
(2)
共同之处:根据所学,张骞通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以及郑和下西洋都得到政府支持;主动交流;官方组织。共同作用:根据所学可得出,二者开拓了交通线;促进了中外交流;展现了大国风度。
(3)
变化:根据“变化:由主动到被动;由少数人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到众多人参与;由官员到民众。启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可得出由主动到被动;根据“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得出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根据人群范围可得出由官员到民众。启示: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