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版】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2 11:45: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2·1·c·n·j·y
A.考试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B.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C.科举制度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改革
D.元朝近百年间一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
2.(2022·内蒙古赤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中考真题)明太祖时期编成《孟子节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书中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 )21*cnjy*com
A.重视文献整理 B.科举制度完善 C.君主专制加强 D.重文轻武政策
3.(2022·广西百色·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废中书,罢丞相”“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八股取士”。上述历史事件均发生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4.(2022·广西梧州·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明代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
A.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D.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5.(2022·江西·中考真题)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6.《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写道:“一个中国人必须获得通向进士的各种学位,才能成为一名朝廷官员。”创立进士科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创科举制度 B.设御史台 C.设立三司 D.设立军机处
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朱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 D.皇帝集中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10.(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A.张骞通西域直接开辟了通往欧洲的路线
B.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11.(2022·新疆·中考真题)这支队伍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甘英出使大秦
12.(2022·江西·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A.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
C.时间跨度长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3.(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元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邓世昌
14.(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比较下列同学们收集的三幅图片,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
15.(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6.(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由下表可推知( )
朝代 科技文化成就
南北朝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唐朝 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朝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明朝 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科举制度促进科技文化发展 B.国家支持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C.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贡献 D.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世界
17.(2022·江西·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张仲景——“医圣”——创编出了“五禽戏”
B.杜甫——“诗仙”——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作战方式的巨大变化
D.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8.(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湖州地区蚕农改良过的丝车性能优越。这反映当时
①江浙地区棉布产量增加 ②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③丝织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④湖州地区蚕桑业兴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20.(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21.(2022·四川德阳·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王桢
C.徐光启
D.沈括
22.(2022·四川自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宏伟工程有如下描述: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据此推断该工程为(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北京城 D.明长城
23.(2022·江苏宿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搜集了以下相关材料:“文成公主人藏”“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24.(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明清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5.(2022·四川广元·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面的示意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26.(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联系与管辖的历史脉络。 该地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台湾 B.云南 C.西藏 D.新疆
27.(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下表是历史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料,该专题是( )
资料 名称
图片 《金奔巴瓶》《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
视频 微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史实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列强侵路与人民反抗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8.(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这表明( )www.21-cn-jy.com
A.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明显强化 B.驻藏大臣的实权已变得越来越小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政府重点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29.(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7年8月,在福州市鼓楼前公园立起了“隆武帝赐姓郑成功纪念碑”。该碑文中记载:明崇祯朝廷覆亡后,于次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帝,改元隆武。八月十四日,郑芝龙引其子郑森入见隆武帝。郑森被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兼赐名“成功”。郑森遂改姓名为朱成功,自此人称“国姓爷”。郑成功知恩图报、从此终身尊奉明朝正朔。据此记载,可知郑成功( )
A.收复台湾前已经是清朝将领 B.已从荷兰手中收复宝岛台湾
C.本来姓“朱”后来改姓“郑” D.在明朝灭亡后仍效忠于明朝
30.(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东南之锁钥,数省之屏障”,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中,在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的是( )
A.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B.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C.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D.郑成功收复并经营台湾
31.(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组图片。根据这组图片判断该学习主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B.明清的“改土归流”
C.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D.历代印刷术的演变
32.(2022·吉林·中考真题)清朝是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33.(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清朝建立台湾省
34.(2022·湖北随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1·cn·jy·com
A.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B.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
35.(2022·山西晋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论据
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朝修筑长城等。
有利于……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等。
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 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C.监督地方,巩固统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6.(2022·天津·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新疆 B.云南 C.台湾 D.西藏
37.(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A处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发动雅克萨之战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立军机处
38.(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中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图示信息反映的治理地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台湾
3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21cnjy.com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40.(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41.(2022·河南·中考真题)下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坊市界限分明 B.对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兴盛 D.人口数量增加
42.(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货币的发展历程 B.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商业的发展历程 D.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43.(2022·湖南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中考真题)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4.(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来源:21cnj*y.co*m】
A.铁犁和牛耕的出现 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的发展变化
45.(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4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下图的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东汉的兴衰 B.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C.明朝的统治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47.(2022·四川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中考真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对历中学习有独特价值,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关键词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君主专制 B.经济发展 C.思想控制 D.边疆管理
48.(2022·广东·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49.(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50.(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51.(2022·山西晋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5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53.(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到文学、史学、农学、医学等,……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古代史学、农学、医学方面的优秀著作(各一例)。
材料二 邵聪同学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简表(部分)
类别 成就
思想 孔子:“仁”;老子:“无为而治”;墨子:“兼爱”“非攻”
伟大工程 都江堰、大运河、长城、故宫
科技 四大发明、曲辕犁、筒车
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文学 唐诗、宋词、四大名著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③春秋战国时期曲辕犁和筒车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材料三 截止2021年6月,邵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岩鹰拳、龙山药王医药文化等共16项。……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邵阳新闻网》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54.(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秦朝。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www-2-1-cnjy-com
材料三:隋朝时,创立进士科,确立了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材料四:清朝时,雍正帝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重要的中枢机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材料一中,秦朝“标准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谁?“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
(3)材料三中,“新的选官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位皇帝时期?
(4)材料四中,“中枢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5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农为天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735.22 4.00
1768年 2.08 741.45 3.56
1784年 2.86 760.57 2.66
1812年 3.34 788.93 2.36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四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明清时期)这种秩序和持久或许可看做是件幸事。但是,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说中神农氏的贡献。这些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请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中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并指出隐含的问题。
(4)再次分析材料二,找出证明材料四观点的证据。你认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是什么?【版权所有:21教育】
56.(2022·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
(2)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①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②仿照示例,写出图片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57.(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大一统”与古代政治】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58.(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人民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医圣”张仲景】
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齐世荣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和平使者”郑和】
材料二 15世纪前期,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张帆、李帆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
【“铁人”王进喜】
材料三 王进喜(1923—197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中“辨证分析病情”的思想与我国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看待问题的方法相似?“‘治未病’理论”对应对新冠疫情有何借鉴意义?21教育网
(2)结合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的地区。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3)材料三中“铁人”王进喜参加的石油大会战是建设我国哪一油田?他是我国哪一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4)综上所述,请谈谈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59.(2022·天津·中考真题)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60.(2022·山东泰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物 青少年时期的事迹 一生中的杰出贡献
①________(1528—1588) 山东烟台蓬莱人。从小喜欢军事,勤奋读书,树立了高远的志向。青年时代临危受命,训练军队,在东南沿海击退倭寇侵犯 解除了沿海地区的倭患,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1850) 童年时家境贫苦,生活节俭。4岁时在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为官正直清廉,政绩显著 主张禁烟,领导②________,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__________(1849—1894) 资质聪颖,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任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持续研习海军战术,严格军事训练 在④_________中壮烈牺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1866—1925)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读过私塾。14岁在檀香山教会学校学习,18岁后回国学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走上革新政治、反清统治的革命道路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⑤_____,建立了中华民国
⑨__________(1905—1940) 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求学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 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依次填写表中空白处的内容。
(2)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概括以上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优秀品格,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www-2-1-cnjy-com
A.考试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B.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C.科举制度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改革
D.元朝近百年间一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宋代大幅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说明科举制度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改革,C项正确;宋代和明朝考试选拔官吏的办法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明朝时期,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排除B项;科举制度指隋朝建立,一直到清朝才结束,元朝也实行过科举考试,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内蒙古赤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明太祖时期编成《孟子节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书中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 )21*cnjy*com
A.重视文献整理 B.科举制度完善 C.君主专制加强 D.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C
【解析】
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受到朱元璋的打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是这种思想与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不契合,C项正确;删除孟子等关于君臣论的思想,不能说明重视文献整理,排除A项;朱元璋的做法显然不是完善科举制度,排除B项;重文轻武政策是北宋时期实行治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广西百色·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废中书,罢丞相”“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八股取士”。上述历史事件均发生在(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在文化上,科举采用八股取士,C项正确;汉朝有丞相,排除A项;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排除B项;清朝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
A.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D.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可以知道,在不同的区域出现了不同的生产分工,体现了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排除B项;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说法错误,排除C项;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江西·中考真题)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D
【解析】
根据“创立进士科”、“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殿试制度”、“提高仅是地位”等信息可知这都与科举制有关,明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在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D项正确;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和设立锦衣卫都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22·天津·中考真题)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回答下题
6.《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写道:“一个中国人必须获得通向进士的各种学位,才能成为一名朝廷官员。”创立进士科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6.B
7.C
【解析】
1.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B项正确,排除A项;唐太宗和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2.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C项正确;宋朝和元朝科举考试没有出现八股文,排除AB项;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创科举制度 B.设御史台 C.设立三司 D.设立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根据“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可知这些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设立三司,C项正确;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都与地方行政机构无关,排除AB项;军机处是清代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朱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 D.皇帝集中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为宰相威胁了皇权,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集中皇帝的权力,他下令废除了丞相,D符合题意;这不属于继承前朝的制度,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具体措施,不是目的,B不符合题意;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这种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A.张骞通西域直接开辟了通往欧洲的路线
B.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答案】C
【解析】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宣扬国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到西洋“取宝”,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排除A项;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排除 B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2·新疆·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这支队伍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洋,他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鉴真是到日本而不是到越南,材料说的是海路而不是陆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2.(2022·江西·中考真题)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A.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
C.时间跨度长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可知,郑和远航发展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郑和远航规模浩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郑和远航的时间,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2·云南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中考真题)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及所学知识可得,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戚继光,B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新疆,与倭寇”无关,排除C项;邓世昌参与甲午中日战争,与倭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比较下列同学们收集的三幅图片,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三幅图片计划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西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宋代的制瓷业发达,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瓷器畅销海内外,因此宋代的海外贸易之路也称为“宋代海上陶瓷之路”,它促进了宋代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的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由此可知,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丝绸之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海上陶瓷之路、郑和下西洋。这三件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盛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政策,它们都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充分说明中国自古以来是热爱友好、和平的国家。
15.(2022·江苏宿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中考真题)以“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以“恰当地利用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知,材料中提到的科技巨著是《天工开物》,C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排除B项;《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由下表可推知( )
朝代 科技文化成就
南北朝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唐朝 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朝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明朝 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科举制度促进科技文化发展 B.国家支持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C.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贡献 D.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
根据“领先世界近千年”、“世界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等信息可知,中国的这些科技成就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贡献,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出现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家的支持,排除B项;“全面领先”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2·江西·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张仲景——“医圣”——创编出了“五禽戏”
B.杜甫——“诗仙”——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作战方式的巨大变化
D.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宋应星编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正确;创编出五禽戏的是华佗,排除A项;杜甫被称为“诗圣”,排除B项;活字印刷术与人类作战方式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8.(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湖州地区蚕农改良过的丝车性能优越。这反映当时2-1-c-n-j-y
①江浙地区棉布产量增加 ②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③丝织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④湖州地区蚕桑业兴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依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湖州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蚕农改良过的丝车性能优越,这反映当时丝织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湖州地区蚕桑业兴盛,D项正确;题干材料与棉布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棉布,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9.(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637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农业方面的书籍,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幻灯片内容和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李时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有《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本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著作,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主要生活在明朝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
21.(2022·四川德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王桢
C.徐光启
D.沈括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甘薯疏》”“还创作了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大成的农学著作”结合所学可知是明代的农学家徐光启。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引进了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可以判断科学家是明朝或明朝以后的人,另根据“农学著作”可知是明朝农学家徐光启。C项正确;贾思勰是南北朝人,王祯是元朝人,当时没有甘薯,排除AB项;沈括是科学家代表作是《梦溪笔谈》,排除D项。故选C项。
22.(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有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对中国古代某一宏伟工程有如下描述: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据此推断该工程为(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北京城 D.明长城
【答案】D
【解析】
明长城是明朝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故D项正确;大运河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赵州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北京城是明清的政治文化中心,排除ABC。故选D项。
23.(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搜集了以下相关材料:“文成公主人藏”“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答案】B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历代对边疆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管理,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项正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与“文成公主入藏”无关,排除C项;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与“文成公主人藏”“宣政院”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4.(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明清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所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项正确;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排除B项;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25.(2022·四川广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面的示意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答案】B
【解析】
根据“宣政院、达赖、班禅”等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雍正时期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B项正确;西汉时期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排除A项;清朝时期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排除C项;元朝时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排除D项。故选B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联系与管辖的历史脉络。 该地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台湾 B.云南 C.西藏 D.新疆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统辖;1751年,清朝在西藏设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没有体现台湾、云南、新疆,排除ABD项。故选C项。
27.(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下表是历史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料,该专题是( )
资料 名称
图片 《金奔巴瓶》《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
视频 微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史实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列强侵路与人民反抗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图片《金奔 ( http: / / www.21cnjy.com )巴瓶》和《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是清朝对西藏加强管理的见证,微课《郑成功收复台湾》表现了明清时期中华儿女反侵略,巩固国家统一的历史,史实“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体现了清朝对台湾和西藏边疆地区的管理,以上都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排除A项;“列强侵路与人民反抗”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21·世纪*教育网
28.(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这表明( )
A.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明显强化 B.驻藏大臣的实权已变得越来越小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政府重点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1727年清朝设驻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臣,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可知清朝不断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驻藏大臣的实权越来越大,排除B项;“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排除C项;驻藏大臣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军事、外交等事务,排除D项。故选A项。
29.(2022·山东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沂·中考真题)2017年8月,在福州市鼓楼前公园立起了“隆武帝赐姓郑成功纪念碑”。该碑文中记载:明崇祯朝廷覆亡后,于次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帝,改元隆武。八月十四日,郑芝龙引其子郑森入见隆武帝。郑森被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兼赐名“成功”。郑森遂改姓名为朱成功,自此人称“国姓爷”。郑成功知恩图报、从此终身尊奉明朝正朔。据此记载,可知郑成功( )
A.收复台湾前已经是清朝将领 B.已从荷兰手中收复宝岛台湾
C.本来姓“朱”后来改姓“郑” D.在明朝灭亡后仍效忠于明朝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郑成功知恩图报、从此终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奉明朝正朔”可知,郑成功在明朝灭亡后,仍然效忠于明朝,D项正确;收复台湾前已经是清朝将领,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已从荷兰手中收复宝岛台湾,材料未提到,排除B项;本来姓“朱”后来改姓“郑”,说法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0.(2022·四川成都·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台湾是“东南之锁钥,数省之屏障”,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中,在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的是( )
A.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B.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C.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D.郑成功收复并经营台湾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收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D项正确;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在明朝,孙权是三国时期,隋炀帝是隋朝,不符题意,排除AB项;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与明朝荷兰入侵台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出处:21教育名师】
31.(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组图片。根据这组图片判断该学习主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B.明清的“改土归流”
C.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D.历代印刷术的演变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时期,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题干图片反映的是清朝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C项正确;汉朝对西域管理是设置西域都护,排除A项;“改土归流”是任用少数民族官员,排除B项;材料不是说明历代印刷术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C项。
32.(2022·吉林·中考真题)清朝是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D项正确;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排除A项;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排除B项;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排除C项。故选D项。
33.(2022·重庆·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清朝建立台湾省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赶走了荷兰者,成功收复了台湾,A项正确;康熙帝统一台湾时打败的是郑氏集团,而不是针对荷兰殖民者,排除B项;清朝设置台湾府,建立台湾省是加强边疆管理的表现,但与“进军台湾”“正告荷兰殖民者”等信息不同,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34.(2022·湖北随州·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B.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
【答案】C
【解析】
材料是每个朝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表明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C项错误,符合题意;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和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从材料中可以体现,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35.(2022·山西晋中·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题)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论据
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朝修筑长城等。
有利于……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等。
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 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C.监督地方,巩固统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秦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国家,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唐朝、元和清朝进一步巩固,因此,省略号处的论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材料中不是加强君主权力,排除A项;材料中属于多民族国家统一,不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表格论据没有体现监督地方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6.(2022·天津·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新疆 B.云南 C.台湾 D.西藏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为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西藏首领为达赖、班禅;清朝政府颁发金瓶,由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决定转世灵童;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由此判断这是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37.(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A处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发动雅克萨之战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立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C项正确;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康熙帝发动雅克萨之战,排除A项;1684年,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置台湾府,排除B项;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8.(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中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图示信息反映的治理地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台湾
【答案】B
【解析】
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驻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是清代改革西藏地方行政体制的法规文件,由此可见,上述图示信息反映的治理地区是西藏,排除ACD,B项正确。
3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台湾者,中国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B项正确;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项。故选B项。
40.(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元政府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戚继光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都是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所以上述史实都属于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1cnjy.com
41.(2022·河南·中考真题)下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坊市界限分明 B.对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兴盛 D.人口数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乾隆时期”,“盛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世滋生图》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C项正确;唐朝坊市界限分明,排除A项;顺治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图片上人数比较多,但是不能体现人数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42.(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某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货币的发展历程 B.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商业的发展历程 D.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内容都与唐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有关,所以该展览的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商业的发展历程,C项正确;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货币的发展历程、制瓷业的发展历程和丝织业的发展历程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43.(2022·湖南长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版权所有:21教育】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乾隆时期全国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和耕地面积都大大增加,这体现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并不是十分活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和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CD项。故选A项。
44.(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21·cn·jy·com
A.铁犁和牛耕的出现 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的发展变化
【答案】D
【解析】
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足”体现出我国经济重心不断朝南推进。因此,材料中谚语有助于研究清朝农业发展的变化,D项正确;铁犁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和C项;材料中说明的是农业发展,不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排除B项。故选D项。
45.(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答案】A
【解析】
明清时期是1368年-191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中“商品”“贸易”等词语,说明这一贸易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在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4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下图的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东汉的兴衰 B.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C.明朝的统治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图中的关键词“军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等可知可以确定的主题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时期,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此外,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D项正确;题干所示的关键词都与清朝统治有关,因此没有体现东汉或隋朝或明朝的统治,排除ABC项。故选D项。
47.(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对历中学习有独特价值,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关键词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君主专制 B.经济发展 C.思想控制 D.边疆管理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清朝设立军机处,A项正确;题目考查的是政治举措,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宋、明、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D项。故选A项。
48.(2022·广东·中考真题)179 ( http: / / www.21cnjy.com )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可得出乾隆帝要求对沿海口岸加强防守,让英国不能施伎俩,体现了乾隆帝具有一定防范意识,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排除A项;没有改变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洋务运动中建立第一支近代海军排除D项。故选C项。
49.(2022·湖北宜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真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清代政制,沿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A项正确;军机处的职责是上传下达,没有决定权,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C项;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地位虽高,但无实权,排除D项。故选A项。
50.(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错写成‘狴‘字,雍正看见之后,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查徐骏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的是清朝的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在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这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A项正确;实行八股取士、建立厂卫制度是明朝,排除BC项;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
51.(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京剧脸谱各具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如黑脸凸显包拯的铁面无私,红脸凸显关羽的忠义,由此可知京剧脸谱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固化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B项正确;京剧脸谱体现了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主观认知,并不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或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C项;京剧脸谱并不是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而是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5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乾隆皇帝是清朝的,京剧也诞生于清朝,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53.(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血脉”。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到文学、史学、农学、医学等,……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古代史学、农学、医学方面的优秀著作(各一例)。
材料二 邵聪同学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简表(部分)
类别 成就
思想 孔子:“仁”;老子:“无为而治”;墨子:“兼爱”“非攻”
伟大工程 都江堰、大运河、长城、故宫
科技 四大发明、曲辕犁、筒车
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文学 唐诗、宋词、四大名著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③春秋战国时期曲辕犁和筒车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材料三 截止202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6月,邵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岩鹰拳、龙山药王医药文化等共16项。……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www.21-cn-jy.com
——摘编自《邵阳新闻网》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1)《史记》(或《资治通鉴》);《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3)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到时五代时期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21教育网
(2)
①根据材料“孔子:‘仁’”,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创办了私学,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原题正确;②根据材料“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冰是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原题正确;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表现是,生产工具的发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故原题错误;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原题正确。
(3)
根据材料“意见明确指出:保护好、传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概括可知,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所学知识,围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54.(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融百家,独尊儒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隋朝时,创立进士科,确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新的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材料四:清朝时,雍正帝设立了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重要的中枢机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材料一中,秦朝“标准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谁?“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
(3)材料三中,“新的选官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位皇帝时期?
(4)材料四中,“中枢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1)圆形方孔半两钱(半两钱)
(2)董仲舒孔子(孔丘、孔仲尼)
(3)科举制(科举制度、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杨广)
(4)军机处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下令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从而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2)依据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融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丘、孔仲尼)。
(3)依据材料三“隋朝时,创立进士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了新的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和所学知识,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设立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而非门第高低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门第不高的平民子弟凭借才学进入仕途,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也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4)依据材料四“雍正帝设立了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和所学知识,清朝时期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因此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5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农为天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735.22 4.00
1768年 2.08 741.45 3.56
1784年 2.86 760.57 2.66
1812年 3.34 788.93 2.36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四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明清时期)这种秩序和持久或许可看做是件幸事。但是,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说中神农氏的贡献。这些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请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中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并指出隐含的问题。
(4)再次分析材料二,找出证明材料四观点的证据。你认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是什么?2·1·c·n·j·y
【答案】(1)贡献: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有科学依据。举例: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都使用牛耕。说明: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3)状况:耕地面积不断增长。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4)证据:中国古代的牛耕技术长期没有进步。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
(1)贡献:根据“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农耕而作陶”得出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这些传说有科学根据。根据材料可知,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如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得出其耕作方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之处是都使用牛耕。说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3)状况:根据材料三清代中期耕地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的变化得出耕地面积不断增长。问题:根据“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4)证据:根据材料可知,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四的观点是“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再次分析材料二,得出中国古代的牛耕技术长期没有进步。根源:从经济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得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56.(2022·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
(2)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①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②仿照示例,写出图片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1)内容: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做法:“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等。
(2)①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AE
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D
②图片F所示的《步辇图》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
(3)原因:“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表明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统一思想和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思想,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2)
根据材料六幅图,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A西夏货币和E契丹文字,西夏和契丹建立的辽都属于少数民族政权。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是C班禅金印和D新疆设伊犁将军,班禅是康熙时册封,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根据前面①的例子可知,在描述的时候,主要描述图片反映的某一时代的特征,所以可写为:图片F所示的《步辇图》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的民族交融。
(3)
根据材料上的统一思想,材料二的民族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可知,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是“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等
57.(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大一统”与古代政治】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民族关系融洽。
(2)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
【解析】
(1)
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中:“创立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明“大一统”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且皇权至高无上;材料中,秦朝的郡县制,表明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的统一;唐朝,元朝,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治理,表明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民族不断融合。
(2)
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表明人民生活安定;“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表明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长期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表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
58.(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医圣”张仲景】
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齐世荣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和平使者”郑和】
材料二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张帆、李帆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
【“铁人”王进喜】
材料三 王进喜(1923—197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中“辨证分析病情”的思想与我国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看待问题的方法相似?“‘治未病’理论”对应对新冠疫情有何借鉴意义?
(2)结合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的地区。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3)材料三中“铁人”王进喜参加的石油大会战是建设我国哪一油田?他是我国哪一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4)综上所述,请谈谈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答案】(1)思想家:老子
借鉴:要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2)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背景:政府的支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航海技术先进;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等。
(3)油田:大庆油田 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4)品质:开放性试题,有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可。学生可以从他们的共同品质方面回答,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等。也可从某个人的个人品质方面回答,如张仲景:救死扶伤的人文关怀;心系黎民的仁爱之心。郑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敢坚毅的个人品质。王进喜: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
【解析】
(1)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与材料一中“辨证分析病情”的思想相似。“‘治未病’理论”对应对新冠疫情的借鉴意义是要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2)地区:根据材料二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的地区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得出政府的支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航海技术先进;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铁人”王进喜参加的石油大会战是建设大庆油田。王进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4)优秀品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他们的共同品质方面回答,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等,也可从某个人的个人品质方面回答。
59.(2022·天津·中考真题)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答案】(1)人物:张骞
原因:因为他们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之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亦可)
(2)地点:波斯湾;东非海岸
表现: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
(3)史实:围绕突出和平的政治交往、经济交流的史实作答。如:访问当地首领;使者随行;赠送礼物;进行贸易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张骞。汉武帝时期,张骞率领的“和平使团”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和东非海岸。宋朝时期,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郑和下西洋访问当地首领,使者随行回访;双方赠送礼物;进行和平交流,公平贸易等。【来源:21cnj*y.co*m】
60.(2022·山东泰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人物 青少年时期的事迹 一生中的杰出贡献
①________(1528—1588) 山东烟台蓬莱人。从小喜欢军事,勤奋读书,树立了高远的志向。青年时代临危受命,训练军队,在东南沿海击退倭寇侵犯 解除了沿海地区的倭患,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1850) 童年时家境贫苦,生活节俭。4岁时在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为官正直清廉,政绩显著 主张禁烟,领导②________,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__________(1849—1894) 资质聪颖,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任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持续研习海军战术,严格军事训练 在④_________中壮烈牺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1866—1925)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读过私塾。14岁在檀香山教会学校学习,18岁后回国学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走上革新政治、反清统治的革命道路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⑤_____,建立了中华民国
⑨__________(1905—1940) 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求学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 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依次填写表中空白处的内容。
(2)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概括以上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优秀品格,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案】(1)①戚继光;②虎门销烟;③邓世昌;④黄海海战;⑤辛亥革命;⑥杨靖宇。
(2)优秀品格:勤奋好学,志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大,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等。启示:磨炼自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善于担当奉献,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等。
【解析】
(1)根据“解除了沿海地区的倭 ( http: / / www.21cnjy.com )患”得出①戚继光;根据林则徐主张禁烟,领导虎门销烟,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得出②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得出③邓世昌;④黄海海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得出⑤辛亥革命;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得出⑥杨靖宇。
(2)优秀品格:根据“千百年来,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结合这些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事迹,得出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等。启示:根据以上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优秀品格,得出磨炼自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善于担当奉献,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等。
中考真题不仅是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也是同步教学练习的最佳试题。本专辑按照单元整理了2022年中考真题,把握时代动态,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