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初中物理(人教版)
CONTENTS
目录
一、速度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三、匀速直线运动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目标
4.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同学们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先来观看一场关于速度的较量视频
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火车在铁路上行驶,小猪在沙滩上飞驰,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何区别?
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新课导入
一、速度
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在跑步比赛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的?
如右图所示,在一场比赛中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得最快,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经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相同时间比路程
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在同样路程的比赛中,裁判依据谁用时最短谁游的最快,也就是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相同路程比时间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2.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小明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强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同理,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除以路程。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路程相同。
控制变量法,: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的结论。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③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1
2
2.速度的定义
为了方便比较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速度”,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单位换算
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 符号 m/s 或 m ·s-1
②在交通运输中速度常用单位是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或 km ·h-1
[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3070
同步卫星
约1000
出膛的子弹
约700
超音速歼击机
约250
喷气式客机
可达120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48
雨燕
约33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
约5
自行车
约1.1
步行的人
约1.5×10-3
蜗牛
猎豹的速度: v1 = 40m/s
旗鱼的速度: v2 =110km/h
限速标志,单位为 km/h
认识生活中速度的含义
汽车速度表
此时速度为 60km/h
表示:1h内通过的路程为60km
km/h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回答:标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15km”指——————————————————————;“40” 指—————————————————————————————————。
从该标志牌到上桥
此路段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还有15km
40km/h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大小和方向)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重要特征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两者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化的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机械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路程上或不同时间内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计算后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位置)的快慢程度, 此时得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对变速直线运动,可以根据公式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计算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1)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可以用v= 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平时我们说的速度多数是指平均速度。
(3)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在哪段时间内,或在哪段路程中,否则平均速度的含义就不确切了。在公式v= 中,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s一定是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一定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速度的计算
既然我们知道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我们就来尝试解决一些与速度有关的实际问题吧!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 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 s.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解:s=110 m,t=12.91 s.
= ≈8.52m/s
110 m
12.91 s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速度
4.单位及换算:m/s;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2.公式:
课 堂 总结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o
t/s
s/m
2
2
4
4
6
6
8
当堂训练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50 m
50 m
6 s
7 s
全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