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1 19: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重点)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一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难点)
01
学习目标
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是用量筒或量杯。
一、量筒的使用方法
02
课堂活动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mL
100 mL
1mL
3.量筒的读数方法
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底部为准
正确读数
俯视使读数偏大
仰视使读数偏小
4.使用原则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1.要想较准确地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 kg/m 、质量为100g的酒精的体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前面的数值为量程,后面的数值为分度值),你应选用的量筒是( )
A、25mL 1mL B、150mL 2mL
C、250mL 10mL D、150mL 10mL
B
练一练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盐水
石块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实验讨论: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1.测量液体的密度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余 ;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液体的质量 m总/g 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m余/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g 量筒中液体体积V/cm3 液体的密
度ρ/kg·m-3
(1) 实验讨论:
怎样测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体积?
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体积。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00
20
40
60
80
mL
V1
100
20
40
60
80
mL
V2
(2)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0;
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总;
4.根据公式 计算石块的密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 量m/g 水的体 积V0/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总/cm3 石块的体 积V/cm3 石块的密
度ρ/kg·m-3
1. 测量木块的密度
讨论:怎样测漂在水面上木块的体积?
  用细线把木块与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水底(助沉法),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
V2
mL
V1
mL
3.密度测量的拓展
测量物质的密度
量筒的使用
量筒上的标度
读数方法
使用原则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步骤
测量固体的密度:原理、步骤
密度测量的拓展
3
课堂小结
4
课堂练习
典型例题 1
考点一:量筒的使用
1.甲、乙、丙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同学读数方法正确,读数与实际比较偏小的是____同学,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mL。


30
2.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C
迁移训练 1
3.一位同学要用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并拟定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细线系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
B.将石块浸没水中后,读出体积示数V2;
C.向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V1;
D.计算石块的体积V石=____________;
(1)这位同学应采用的正确步骤是 __________;(填序号)
(2)把D补充完整;
(3)步骤C中“适量”意思是指:
①水量不能过多,以免放入物体后有水溢出;
②水还要______________。
V2-V1
CABD
浸没石块
4.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7×103
相等
4
课堂练习
典型例题 2
考点二:测量物体的密度
5.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 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 kg/m3,它可能是_____。
100
2.7×103

迁移训练 2
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B
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A
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_______g。往量筒中注入60 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体积是______ cm3,密度是________ g/cm3。

21.0
20
1.05
9.在学完有关密度的知识后,小芳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她的主要操作过程。
(1)由图可知,小芳所测某种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2)小芳的这种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
(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按________的顺序操作。  
0.79×103

乙丙甲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水平
零刻度线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__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_____ 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kg/m3。
(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偏大
43.2
15
2.88×103
11.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 2 kg/m3,从亚硝酸铵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 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___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特性
鉴别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计算出水的密度。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2-m1
量杯的分度值太大
烧杯中有液体残留,导致所测密度比实际偏大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 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