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水资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水资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8-08 08:24:16

文档简介

【 课 题 】八上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第3课 水资源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我国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并分析原因.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等方式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 (多媒体展示新闻、图片)2010年中国西南区域遭受历年来最大干旱自然灾害,多处区域农作物绝收,农民用水十分紧张。持续高温少雨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重旱。四川13个市州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困难。西南五省罕见干旱让人揪心!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同时,水对工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因此,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大有"黄金诚可贵,珠宝价更高,若为淡水故,两者皆可抛"的味道。思考:我国的水资源如何?分布如何?为什么有些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干旱现象? 学生在观看、思考中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联系时事,激起学生兴趣并引发深思!
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表格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致使水资源的消费与日俱增;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水资源的利用价值降低,可用水资源减少,所以水资源日益紧缺。 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水资源特点,完成教师的问题。 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及设计的问题,完成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这幅漫画反映什么问题?  2、请你说出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3、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过渡与链 接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浪费惊人和污染严重。
读图探究观察与思考、总结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1、 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水资源分布多少(南多北少)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分析我国南北方水图资源配比是否合理。南北方水土配比不合理对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影响。北方南方黄河淮河流域面积60%40%耕地占38%总径流量不足20%80%以上水资源约占6%(视频):南水北调工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6页“南水北调”的材料后思考以下问题:①、什么是南水北调工程?有几条路线?(三条,西线、中线、东线)②、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西线,西北地区)③、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汉江上游的丹东口水库)④、哪条线经过枣庄,利用了哪条原有的通道?(东线,京杭运河)教师总结: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这项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将建设成为一项生态工程。 (读图 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我水资源的分布。(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互相检查,落实基础知识。选派代表发言。(观察思考)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分组讨论,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问题探究——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3个方案的特点及其优缺点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相互辩论方法——你问我答,纠正答案,排除难疑。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图”为核心,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渡与链接 南水北调能不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问题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探究总结培养能力 (投影):国家节水标志,看图标,你能说说这个标志的含义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工农业生产离我们学生群体似乎比较遥远,生活中如何节水、保水你却可以大显身手:家庭生活中①一水多用,如洗衣水可洗墩布、冲马桶;洗菜水可浇花等。②推广节水器具,如马桶的节水装置。③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减少水污染。请记住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即使你我能力有限,但是你我的心是无限的。请加入我们的行列中吧,来壮大我们的力量,一起保护水资源,保卫地球。让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水,让碧草变得更绿。水,让花儿百花齐放。水,让大树挺拔。但你在一天天憔悴。在一天天衰老。在一次次的流着眼泪。如果人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世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 (读图 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教师设计的问题。追问:目前我们能做的节水有哪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后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蓄水、调水只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请同学们回去以后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并对你和你的家人用水情况做出评价,提出合理节水建议和措施。
你和你的家人 有 没有 评价
1.刷牙或淋浴中抹香皂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
2.淘米、洗菜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
3.洗碗筷是有没有把水龙头关上?
4.水龙头有没有漏水?
5.有没有过量使用洗洁剂?
6.上次你家缴付的水费是多少?
【知识建构】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面对水危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是( )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发展节水农业 D.不用水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需求
C.利用工业和生活用过的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5、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多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少,西部多
6、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二、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
三、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新华社北京2010年7月22日电 受长江中下游降水影响,长江、汉江来水直扑武汉,形成两江洪水夹击武汉的态势。武汉市防汛指挥部称,武汉遭“两江”洪水夹击,市内中小河流府环河、滠水已超过警戒水位,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防汛形势严峻。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解决问题的措施分别是: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两种家庭节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资料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加上一些视频和图片,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我特别注意,学生能完成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学生会的不讲,通过自主学习会的也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本课的一大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向学生灌输一种资源匮乏的紧迫感,让他们从小养成珍惜资源、节约利用的理念。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课 题 】八上第三单元 第3课 水资源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通过我国水资源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水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资源的概念,并运用地球上的水构成比例图,说出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哪些。
2.运用长江、黄河年径流量曲线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
3.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4.根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说出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5.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6.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重 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同学们先来想一想,我们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水以外,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用水?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会出现什么景象呢? 阅读课本P61“生产生活用水知多少”脑中闪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离不开水资源,充分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与水有关的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与链接 水是生命的源泉,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又存在哪里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水资源与生产生活(多媒体显示地球上水体的比例)l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______。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地球上的水96.53%为________水,淡水大部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_______。(小结)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这些能够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淡水中的0.3%,可见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3.多媒体出示漫画“全球水危机”,谈谈你对水资源危机的看法。世界水危机 每天约4500人因缺水而丧生 (自主学习)据提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1—62,明确:1.水资源指淡水资源,人们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地球上的水96.53%为海洋水,淡水大部分为冰川和地下水。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自然(降水量分布不均、河湖分布不均)。②人为(需求量的增加、污染、浪费严重) 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对水资源的紧缺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树立水资源危机意识。
过渡与链接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与此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又使河流和湖泊受到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一系列问题。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4.我国水资源有什么问题?追问1: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除了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外,还有哪些原因?(多媒体出示漫画“熟视无睹”、“就地取材”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追问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教师总结]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水资源人均不足,另一方面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浪费惊人和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国家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如何保护水资源 (多媒体显示生产、生活节水的一组图片)6.中国节水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多媒体显示)7.完成课本P63及P64"活动”的要求。教师巡视指导:水是有价而且宝贵的资源,水价的调整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8.开展家庭用水情况调查活动:⑴ 刷牙或淋浴中抹香皂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 ⑵ 淘米、洗菜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 ⑶ 有没有使用节水龙头或节水器具? ⑷ 有没有经常用水解冻或冷却食物? ⑸ 洗碗筷是有没有把水龙头关上? ⑹ 水龙头有没有漏水? ⑺ 有没有过量使用洗洁剂? ⑻ 有没有把衣服储满洗衣机才洗? ⑼ 上次你家缴付的水费是多少? 4.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小组讨论)明确:①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③很多地方水资源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5.根据生产、生活实际,讨论归纳:我们应十分珍惜、节约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如:家庭用水要一水多用等。6.阅读课文P62理解识记“中国节水标志”的含义:绿色的图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7.合作讨论,将探究的结果记入学案,组长组织组内交流,联络员可以到其他小组调研。 8. 回忆自己家庭用水情况,认真填写,如实回答。 层层深入,通过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知识有了深度,巩固性强。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思维能力。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过渡与链接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水资源问题之一。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 是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二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浪费惊人和污染严重。另外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总结培养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8.人们通常用_______的多少来衡量水资源的丰歉程度。9.读图3.7(多媒体显示)及P66正文内容,回答: (1)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有何特点 原因是什么 (2)讨论:这种分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有哪些 10.读图3.8(多媒体显示),回答:(1)在图中标出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原因是什么 (3)讨论:这种分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有哪些 [补充小结]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并没有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也不能提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如果一边兴修水利一边污染浪费,工程措施还有意义吗?在实施工程措施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什么?所以从某中意义上说,节水、保水比调水、蓄水更重要。11.阅读图3.9(多媒体显示),填表并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匹配关系,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耕地水资源人口北方59%15%44%南方35%80%54%其他6%5%2%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据图分析得出:8.人们通常用河流流量的多少来衡量水资源的丰歉程度。9.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容易引发旱涝灾害。解决的措施:兴修水库10. 读图、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具有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容易引发旱涝灾害。解决的措施:跨流域调水读图、填表、比较得出结论:我国水资源和耕地、人口的匹配关系不合理,我国水资源南方有余而北方不足,严重制约着北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使学生认识到河流流量可以反应水资源的多少,而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因此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降水多,河流数量多,流量大,反之缺水,将水资源多少的知识迁移到已经学习过的降水分布的知识,难点得到突破,并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学生转入水资源紧张的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合作能力。通过读图比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水与土的矛盾”中最严重的北方地区闹水荒的原因,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后面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学习作了铺垫。
过渡与链接 为了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减轻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修了8万多座水库。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又修建了很多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总结培养能力 合作探究三 南水北调工程12.南水北调就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_______和______地区,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经过山东省的是________线,该线基本上沿________运河输水。目前,_________线和_________线工程已经开工。13.解决北方缺水问题除了调水外,还有什么办法?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总结: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但是,东线引的是长江下游的水,而长江下游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差;中线必须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这涉及到河南、湖北两省20多万移民,除增加投资外,还会带来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西线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投资较大,也涉及到野生动物的通道和地面植被的恢复等问题。因此,西线目前尚未动工。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12. 南水北调就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经过山东省的是东线,该线基本上沿京杭运河输水。目前,东线和西线工程已经开工。1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因地制宜的修建蓄水工程、植树造林、海水淡化等。 通过读图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构建与梳理 引导学生据板书梳理全课知识,巩固识记重点: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课外延伸 调查我们家乡枣庄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水源、时空分布、是否短缺、有无解决措施。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树立关爱水资源就是关爱生命的意识。
【当堂达标】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水、深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春多、冬秋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夏春少、冬秋多 D. 夏秋少、冬春多
3.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分别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4.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紧张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读图3.3,完成下列要求。
(1)图A是___________标志,圆形代表________________,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的具体国情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反映了当前世界存在__________危机。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当地实际拟定一条节水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图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2) 最早开工的南水北调方案为 _________。此线方案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峡水库,将作为_____ 、_____ 线方案的调水源头,将长江水最终调到_________ 。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整节课实用、有效。
2.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及合作交流、分析探究的能力。
3..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利用图示提供实例资料来说明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知识点。
4.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为什么没有人理我
农业节水
工业节水
家庭节水
节水
中国节水标志
图3.7 长江、黄河年径流量曲线
图3.8
浪费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
图3.9 中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
西线方案
西线方案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水 资 源
我国的水资源特点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
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污染
浪费
时空分布不均
夏多冬少
南丰北缺
节约、保护、治理
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浅层地下水
淡水湖泊水
河流水【 课 题 】八上 第三单元 第3课 水资源(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的实例。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资源的概念,并运用地球上的水构成比例图,说出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哪些。
2.运用长江、黄河年径流量曲线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
3.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特点。
4.根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说出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5.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6.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7.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学习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导入: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水和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课本上的问题:为什么经常听到闹水荒的消息?感受水资源的宝贵,水是生命的源泉! 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水资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演示与记录 教师提问: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有什么作用呢 要求学生阅读:生产生活用水知多少,了解水的用途。新授:(板书)一、水资源与生产生活老师提问:1.水资源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地球上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哪几种?我们生活中直接利用的是哪些水?2.联系实际,说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4.多媒体展示节水标志:师生共同分析其涵义5.学生讨论课本P63页及P64页的 “活动”要求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根据数字比较得出:农业用水量最大)学生自学课本61—62页“水资源与生产生活”部分,思考老师的提问: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和 水。2.地球上的水97%为 水,淡水大部分为 和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多媒体展示缺水图片分析自然和社会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利用,还存在哪些问题?)3.学生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举实例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 可用水资源减少)(学生通过与富水国家的比较,学生得出结论:我国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上分布不均、污染和浪费等,我国是世界上的严重少水国家。)4.中国节水标志由 、 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 ,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老师重点分析指出方案3最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 通过学生的观察,找出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并且知道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和宝贵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和节水意识。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对比,运用头脑分析,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 (过渡与转折)老师总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为因素: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遭到破坏,导致陆地淡水的减少;水资源被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我们水资源人均较少,那么分布又是怎样的呢?
观察与发现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6.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结合日常实践和课本的黄河,长江流量曲线,得出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1)夏秋多,冬春少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分布不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小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8.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老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教师总结:判断一个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要分析两个方面:水资源的供应量与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需矛盾。华北平原比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大。9.请同学们说说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10.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目的,线路。线路:东线:京杭大运河北上。中线:第一步从长江水系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引水,经伏牛山、太行山到北京天津;第二步从长江三峡引水到丹江口水库再北上。西线:从长江上游饮水到黄河上游 6.人们通常用 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我国大部分河流 季节流量大, 季节流量小。7.(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观察读图能够得出: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受降水量的影响。)8.请同学们说说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与耕地、人口的匹配关系经。这种关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引导学生结合长江黄河两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讨论运用所学旧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 [总结] 1.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 我国水资源(1)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供不应求。(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特点:我国大部分河流夏秋季流量大,冬春季流量小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追问与探索 老师追问: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节约用水从我开始,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从实际出发,将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加以运用。
构建与梳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方法导图:梳理知识体系: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并留点时间记忆。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新课结束与知识迁移 老师总结:一、水资源和生产生活1.水资源的概念2.存在形式3.水危机产生原因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现状: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2.解决措施:(1)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2)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3)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课下作业)课堂延伸: 探求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化的用水、节水和保护水资源。 通过老师的总结进一步的升华所学内容,激励学生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切实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当堂达标】
1.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南多北少,这主要是因为 ( )
A.南方河流较长,北方河流较短 B.南方河流无结冰期,北方河流有结冰期
C.南方河流含沙量小,北方河流含沙量大 D.降水量南多北少
2.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 )
A.实施人工降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开采地下水
3.华北地区缺水日益加剧,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 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4.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 ( )
A.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A.河水、深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6.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
A.夏春多、冬秋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夏春少、冬秋多 D.夏秋少、冬春多
7.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分别是 (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8.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紧张的是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为了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 B.治理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10.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黄济青工程是引黄河下游水进入 市。
(2)南水北调是将 流域的水调到 地区和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有 、 、 三种方案,东线方案从 开始,沿 运河河道将长江水系引到 、 市,中线方案从 上游的 水库开始,经 (市)、 (市),最后到 市,西线方案直接将 江以及其支流 、 与黄河的 游连通。
(4)南水北调工程将 、 、 、 流域联结起来,统一调剂,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5)这些调水工程主要解决我国 资源的 问题。沿途修建调水工程,还要防止 问题。
(6)此外我国还修建了许多大、中、小型水库,其作用主要是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并茂配合的恰到好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2.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南北差异的地理知识更好地展现出来,让学生熟知本课的所学,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探求长远的节约用水的措施。
本节课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是要重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及时纠正学生分析的错误。2.是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真切的认识到我国节约用水的真谛。
发现
记录
演示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探索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水资源
水资源与
生产生活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中国节水标志的意义
2.空间分布
水资源的
时空分布
1.特点: 多, 少
1.特点:东 西 ,南 北 ,
2.原因:降水从________向 递减
3.措施:______ __,如
直接利用的的淡水资源是 、 和
2.原因: 降水多, 降水少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 ,人均占有量 ,分布
1.时间分布
3.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