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单元检测 枣庄市八年级地理试题与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单元检测 枣庄市八年级地理试题与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8-08 08:49:13

文档简介

【 课 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单元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1课时)
【 课 型 】试卷讲评课
【教学目标】
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深化考点的知识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维、丰富体验。
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
重点:第5、6、15、26、27、28、29题的错因剖析与矫正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总结反思、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展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公布成绩 利用成绩册公布学生成绩,分数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不公布姓名、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 发下试卷,审视试卷,对比差距和失分情况。 启下为了讲评
测试结果分析(褒奖) 【课件展示】本班里,1、成绩好的学生名单和分数2、进步快的学生名单和进步幅度(多次成绩对比)【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实物投影】优秀学生的卷子【讲评】学生的答卷优点加以褒扬,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等 部分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也有他的闪光点…… 学生瞩目“榜样” 鼓掌!祝贺!讲评后要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观摩、借鉴。 以赞扬、肯定为基调,增强其成功感。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试题纠错 【活动】指导学生总览试卷,找出自己失分的试题和失分原因,将自己至今还不懂不会试题,特别标注下来。【活动】小组讨论,解答成员间的“难题”(提示:对照课本和地图册等)步骤:先看“一、单项选择题”, 再看“二、综合题”。 在错题本上记录,分析出错的原因,标记“难题”。四生为一小组,讨论解答错题(选择题以5题为一组) 找到失分点,总结原因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利于控制教学时间。
重点试题,解析点拨 重点试题: 第5题“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台、粤、桂、云”【提问】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和知识点在课本中的位置2、本题你的解题思路和策略3、总结答卷中出现错误的原因【精讲】此类选择题的方法:1、认真审题,找准题眼(题中的关键字、词、地图符号),弄清题意2、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3、客观性试题可用直接判定法做出答案同类试题还有第6题重点试题: 第6题“下列省区中互为邻省的是正确答案:D.②④”【提问】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与上题的不同在哪?2、本题的题眼或限制条件是什么?【承转】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是本次考试的重点,除上两题外,还有重点试题: 第26题“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提问】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与上两题的异同在哪?2、总结上三题自己失分的原因。3、总结如何突破此类题目,在何方向努力达成。【精讲】此类读图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多媒体投影) a.仔细观察图表,挖掘并利用图中隐藏的信息,准确定位。b.根据题目的要求,以简洁准确的文字作答。重点试题: 第15题“15.既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正确答案:A.昆仑山”【提问】此题考查的知识点?2、你的解题思路或策略?【精讲】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第16题也适用此法【活动】运用上述方法解析“16.下列山脉与其两侧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承转】地形地势和山脉是本次试题的考查重点,除上两题外,还有第27题。“27.读中国主要山脉图,完成下列问题”指导学生看到此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并总结失分原因。重点试题: 第28题“28.上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精讲】此读图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多媒体投影)
a.仔细观察地理图表,正确把握图表类型,弄懂图表的主题内容,挖掘其隐藏的已知条件。 b.根据问题的要求,正确、有效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c.概括提炼,归纳整理,以简洁准确的文字表述。 【讲述】要气温,就看图中的气温曲线,要降水,就看降水柱状图,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重视知识体系的联系和综合性。重点试题: 第29题“29.读下列长江和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精讲】对比测试法——对比学习法优点:利于强化寻找两种相近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利于加深记忆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此法,因为这也是考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学生据实即时作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纬度位置分布略略(没复习到、学习时读图不细致、忘记简称,顺序搞错等)学生结合自己,总结解题思路和策略生即时作答:省区轮廓的识别,间接考查了重要河流与省区的位置关系“互为邻省”学生通读此题的题目要求完成本题问题。(1)写出数码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2)写出大写字母所表示的省区的简称(3)写出小写字母所表示的省区的行政中心学生作答:1、意在考查省区的行政中心2、略(基础知识巩固不够等)3、略(反省自我,总结方法)结合自身,学会答题的技巧学生即时作答:山脉位置、走向和阶梯分界山脉略(直接判定法等)倾听理解并领会诸法使用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练习做题学生同桌合作,完成答案并总结自己失分原因学生思考作答:(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2)…,四城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3)比较四城气温资料可看出:夏季南北温差 ,冬季南北温差 (4)在四城中,1月均温在0℃以下的两个城市,它们在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或以南)依次说出以上判读的依据或思路。领会要旨,学会学习和掌握做题技巧学生试题纠错(查找课本和相关地图),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理解和认识到“对比测试法——对比学习法”的重要 深化考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体验 传授或交流解题技巧方法,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 了解客观性读图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答卷时注意的问题做一题学一法举一反三,学会运用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考查方式的认知学会读图分析题的解题思路知识点的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再认识,学会融会贯通对比测试法VS对比学习法
承转 【讲述】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在考试中会失分的。
讲解答题规范 【讲述】1、答卷时要表述完整、逻辑清晰:因→果关系(例如29题最后一问:河流自西向东流的原因?)2、答卷时要语言规范、言简意赅: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用地理术语(例如28题第⑵小题第2问: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共同点是 ?)3、填图准确、作图规范:填图字迹工整到位,绘图准确、规范书写清晰、卷面整洁。(实物展台展示部分优秀试卷)4、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如麻痹大意、看错题目和设问、书写潦草、卷面差、答非所问等。 对照自己的试卷自我检讨自查自纠 熟知规范,方能摆脱不必要的丢分想象
总结梳理 【询问】关于此次考试的试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等活动)【提问】通过此次考试,谈谈自我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优缺点?(学生作答或写在错题本上) 检查学情
【矫正补偿练习】试题的“举一反三”
一、选择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
B、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的时候,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C、当江南莺飞草长时,青藏高原是雪峰连绵
D、当内蒙古草场嫩绿时,南疆答大漠是黄沙茫茫
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
A.夏季普遍高温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雨热同期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4、下图沿a、b、c、d箭头方向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a穿过了我国五个温度带
B.b反映了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
C.c 穿过了我国两类干湿地区
D.d穿过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中国地形基本骨架: (左图)
(二)2010年,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5省区中,________(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____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A山脉东侧是_______平原,B山脉西侧是_______高原;D是_________高原,其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填:高寒或干旱)。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____________山脉的主峰。
(3)E是______江。南唐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航运便利,水运发达,有“_________”之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记】
本次考试的试题知识点覆盖较全面,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无偏、难试题。
根据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基础失分还是较严重,想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双基”的新授和巩固。教法上也要向此倾斜。
此次试卷存在地图失真和图上标注印刷不清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有效识读。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单元检测
枣庄市八年级地理试题
(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等级
26 27 28 29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
答案 //
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欧洲东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约50度,这就造成了
A.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是冰天雪地
B.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是满天星斗
C.当江南莺飞草长时,青藏高原是雪峰连绵
D.当内蒙古草场嫩绿时,南疆大漠是黄沙茫茫
3、我国疆界“四至端点”所在省区简称,符合最北和最东端点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A.新 B.琼 C.黑 D.吉
4、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生在
A.江西省 陕西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C.山东省 山西省 D. 陕西省 山西省
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A.闽、粤、琼、滇 B.台、粤、桂、云 C.闽、粤、桂、滇 D.台、粤、湘、云
6、下列省区中互为邻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自治州、自治县、市 C.县、乡镇、村 D.省、县、乡
8、我国的内海是指
A.渤海和黄海 B.渤海和琼州海峡 C.台湾海峡和渤海 D.东海和南海
9、下列省市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A.河北、江苏 B.北京、天津 C.辽宁、山东 D.吉林、辽宁
10、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西多东少
B.我国人口南多北少
C.江苏省人口最多,云南省人口最少
D.以“黑河—腾冲”为界,我国人口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11、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
B.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已先后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1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读“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东部高,西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部低
14、图中甲级阶梯最主要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5、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
16、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成为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两侧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B.柴达木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秦岭——华北平原
1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在各种地形中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18、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A.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不大 B.越往北去,气温越高;南北温差不大
C.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很大 D.越往北去,气温越高;南北温差很大
1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还是
A.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一月5℃的等温线
20、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A.哈尔滨到广州 B.上海到昆明 C.北京到哈尔滨 D.北京到乌鲁木齐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这里的“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西北风
22、下列选项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A.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3、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A.下游河床高出堤外地面 B.流经平原地区,气候干旱
C.地面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D. 河流因引黄灌溉水量减少
24、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最主要原因是与我国其他河流相比,长江
A.年径流量最大 B.干流长度最长 C.流域面积最大 D.通航里程最长
2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二、综合题:( 4题,共50分)
26、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写出数码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写出大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A ; B ;
C ; D ;
E ; F 。
(3)写出小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a ;b ;
c ;d ; e 。
27、读中国主要山脉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 ①是   山脉,
它的南侧是   高原。
⑵ ⑨是      平原,
⑩是     平原。
⑶ ⑦是    盆地,它的南北两侧分别为  山脉和     山脉。
⑷ ④和⑧分别是   省和   
 省,它们之间的山脉是     。山脉②也是两省的分界线,它是      山脉。
⑸ 山脉③以西是    高原,⑤ 是     高原,⑥是   高原。
28.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A ,
B ,
C ,
D 。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季风区 或 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_ .
(3)比较四城市的气温资料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温差 ;冬季南北温差___。(大或小)
(4)在四个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两个城市,它们在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或 以南) 。
29.读下列长江、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两条大河共同流经的省区为 、 。
(2)主要支流:长江 ① ②
黄河m n
(3)重要水利枢纽工程:长江的③ 、黄河的④为 。
(4)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地形区)。
(5)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单元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01-05 DACDB 06-10 DDBCD 11-15 CABAC
16-20 ABCBA 21-25 BDADC
二、综合题: 4题,共50分
26、(1)内蒙古 甘肃 山西 上海 黑龙江 河南
(2)粤 赣 藏 辽 川(蜀) 鄂
(3)长沙 昆明 西宁 长春 乌鲁木齐
27、(1)昆仑山 青藏
(2)东北 华北
(3)准噶尔 天山 阿尔泰
(4)甘肃 青海 祁连山 武夷山
(5)黄土 内蒙古 云贵
28、(1)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2)季风区 雨热同期
(3)小 大
(4)以北
29、(1)青海 四川
(2)汉江 嘉陵江 渭河 汾河
(3)三峡 小浪底
(4)黄土高原
(5)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PAGE
八年级地理试题 第1页 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