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7章 力 单元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7章 力 单元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1 19: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B.两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效果就相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3.如图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
4.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B.使某一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5.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使用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B.使用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体现了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如图图所示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 N的是 (  )
7.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8.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
9.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如图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大
B.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乙星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大
C.甲星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15 N/kg
D.乙星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5 N/kg
10.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100 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g取10 N/kg,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
A.1.0 N和2.0 N B.3.0 N和1.0 N
C.3.0 N和2.0 N D.2.0 N和3.0 N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如图图所示向我们展示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兔子撞上树桩而死,其受到的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    ,这个故事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
12.如图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民间传统游戏,“打陀螺”说明力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 “跳橡皮筋”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此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_N。
14.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受到5 N拉力时长度变为25 cm,受到2 N拉力时长度变为16 cm,则弹簧原长_________cm;当该弹簧受到3.5 N的拉力时,长度变为_________cm;当弹簧长度变为28 cm时其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N。
15.如图图所示,“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_________位置比较低;用自制的铅垂线来检查墙上的画框是否挂正,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2分)
16.(4分)如图图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1)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2)木箱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
17.(4分)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木块做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图所示:①和④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②和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③和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本实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某同学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的钩码,数据记录如图图下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弹簧伸长量Δ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_________。
(2)请在如图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9.(8分)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__;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
实验序号 质量m/kg 重力G/N
1 0.1 1.0
2 0.2 2.0
3 0.3 3.0
(2)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明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华同学的错误之处是                  。
20.(10分)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②如图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填写序号)。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是为了得到    和    均相同的两根弹簧。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      有关。
(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                 。
四、计算题(共14分)
21.(6分)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图所示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总质量为1200 kg,该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求:(g取10 N/kg)
(1)汽车所受的重力。
(2)物体在月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在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的。如图图果该汽车在月球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重力”G月是多大。
22.(8分)同学们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了四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3.2
(1)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是    (填字母)。
(2)若可乐的密度为1.2 g/cm3,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小桶的重力是多少牛 (g取10 N/kg)
参考答案
1.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所以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
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图图磁体吸引铁块,故B错误;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但如图图果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也可能不同,故C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D错误。
2.B 
3.B
4.B  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只有当它们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才产生弹力,故A错;
使某一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故B正确;
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属于引力,不属于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属于弹力,故C错;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
5.B  为保证测量准确且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A正确;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要求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以防止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B错误;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表示了测力计的精确程度,C正确;弹簧受拉力时,会发生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制成弹簧测力计,D正确。
6.A
7.D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但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并不等同于重力,且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B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情况有关,C错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正确。
8.B  重力是由于物体被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因此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其运动方向都应当指向地球的球心。
9.B  由图可知,当物体质量都为8 kg时,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20 N,在乙星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为40 N,则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大,A正确、B错误;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G=120 N,与其质量m=8 kg的比值:=15 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G=m×15 N/kg,C正确;
乙星球表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G=400 N,与其质量m=8 kg的比值:=5 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G=m×5 N/kg,D正确。
10.C  由左图可知,乙测力计的重力G乙=1 N,钩码重力GA=GB=mg=0.1 kg×10 N/kg=1.0 N,而甲测力计的示数为钩码A、B和乙测力计的重力之和,所以甲测力计的示数为F甲=G乙+GA+GB=1.0 N+1.0 N+1.0 N=3.0 N,乙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乙测力计的重力与钩码B的重力之和,即:F乙=G乙+GB=1.0 N+1.0 N=2.0 N,C正确。
11.树桩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兔子撞上树桩,其受到的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树桩;兔子受伤而亡,说明树桩也对兔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发生形变
(1)“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由静止开始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跳橡皮筋”游戏中,橡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3.0~5 N 0.2 N 2.4
14.10 20.5 6
15.重心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6.如图图图所示
17.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控制变量法
18.(1)14.2 
(2)如图图图所示 3.28
19.(1)弹簧测力计 可以直接读出质量 正比
(2)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一定
(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钩码,还需要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钩码有固定的质量,可以直接读取质量;根据表格中数据:===10 N/kg,所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操作原则,应该改变橡皮泥的形
状,但是橡皮泥质量保持不变,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时会改变橡皮泥的质量,所以他的错误就是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一定。
20.(1)2 (2)材料 粗细
(3)拉力大小
(4)弹簧的原长和对应的伸长量
(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故是研究猜想2。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拉力大小有关。
(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和弹簧的伸长量。
21.(1)汽车所受的重力:
G=mg=1200 kg×10 N/kg=1.2×104 N。
(2)汽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G月=G=×1.2×104 N=2×103 N。
22.(1)C
(2)设小桶的容积为V,重力为G,
由表中数据可得:ρ水Vg+G=2.8 N,
ρ可乐Vg+G=3.0 N,
代入数据,由以上两式可求得小桶的重力:G=1.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