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306.8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7-21 19:35:55 |
7.B 潜水艇自身的体积不变,它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下沉的,故A错误;气球、飞艇、热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来工作的,当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B正确;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故C错误;密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如图图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值越大,故D错误。
8.4×109 等于 上浮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矿砂船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40×104×103 kg×10 N/kg=4×109 N;因为矿砂船在海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船及所装货物总重:G=F浮=4×109 N。矿砂船由密度较小的水域驶向密度较大的水域时,仍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则船身将上浮。
9.甲 =
10.等于 等于
橡皮泥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两种状态下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所受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所受浮力相同、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也相同,根据V=Sh知甲、乙杯中液面高度相等。
11.(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它所受到的浮力:
F浮=G空载=m空载g=22×103 kg×10 N/kg=2.2×105 N。
(2)满载需要下沉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V=30 m3,
此时浮力F浮'=ρ海水gV排=1.0×103 kg/m3×10 N/kg×30 m3=3×105 N,
满载总重力G满=m满g=(22×103 kg+240 kg)×10 N/kg=2.224×105 N,
G注水=F浮'-G满=3×105 N-2.224×105 N=7.76×104 N,
则由G=mg=ρgV可得注入海水的体积:
V注水===7.76 m3。
12.(1)玻璃杯所受的重力为G杯=mg=0.2 kg×10 N/kg=2 N,因玻璃杯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玻璃杯受到的浮力为F浮=G杯=2 N。
(2)设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
则F浮=G排=ρ水gSh,
h==≈
0.067 m。
(3)往玻璃杯内放被测物,当玻璃杯下沉到水面刚好到杯口(水未进入杯内)时所测物重即为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
玻璃杯下沉的深度为h'=15 cm=0.15 m,
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Sh'=1.0×103 kg/m3×10 N/kg×30×10-4 m2×0.15 m=4.5 N,
故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为F=F浮'-G杯=4.5 N-2 N=2.5 N。
参考答案
1.D 已知m船=100 t,其排水量m排=1000 t。则轮船所装货物的质量为m物=m排-m船=1000 t-100 t=900 t=9×105 kg,故A正确。
满载时轮船受到江水的浮力:
F浮=G排=m排g=1000×103 kg×10 N/kg=1×107 N=107 N,故B正确。
由F浮=ρ液gV排可得轮船排开江水的体积:
V排===103 m3,故C正确。
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都是漂浮状态,则排水量不变,故D错误。
2.A 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所以F浮=G木,
因为F浮=ρ水gV排,G木=ρ木gV木,
所以ρ水gV排=ρ木gV木,
所以===。
3.C 由题意可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G木=F浮,
设木块的密度为ρ木,
由G=mg、ρ=和F浮=ρ液gV排可得,
ρ木gV木=ρ水gV木,
则有ρ木=ρ水=×1.0×103 kg/m3=0.6×103 kg/m3。
4.C 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重力相等,则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错误;因为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两小球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C正确;两杯中液面相平,ρ甲液>ρ乙液,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液>p乙液,故D错误。
5.C 因小球在乙溢水杯液体中漂浮,所以小球在乙溢水杯中受到的浮力F浮乙=G球=m球g;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乙=G排乙=m排乙g,则m球g=m排乙g,即m球=m排乙=50 g。
小球沉入甲溢水杯底部,由ρ=可得小球的体积:V球=V排甲===40 cm3。
6.B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由此可知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故A错误。
由图可知,三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V乙=V丙>V甲,由F浮=ρ液gV排得,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
鸡蛋的密度为ρ===1.1 g/cm3=1.1×103 kg/m3,图乙中,鸡蛋悬浮在液体中,鸡蛋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盐水的密度是1.1×103 kg/m3,故B正确。
图丙中鸡蛋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鸡蛋自身重力,故C错误。
图甲中鸡蛋处于沉底状态,则浮力小于重力;图乙中鸡蛋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图丙中鸡蛋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鸡蛋自身重力,所以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
若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甲、乙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但题目中的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是5∶6,不符合题意;
若甲、乙都沉在水底或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甲、乙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本身的体积,甲、乙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ρ液V甲g∶ρ液V乙g=V甲∶V乙=2∶3,但题目中的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是5∶6,不符合题意;
由于F甲∶F乙=5∶6,V甲∶V乙=2∶3,则应该是乙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即乙漂浮,甲沉底。
则:F甲=ρ水V甲g,F乙=G乙=ρ乙V乙g,
由于F甲∶F乙=5∶6,即:=,
所以,=×=×=。
已知:ρ甲∶ρ乙=3∶2;则:ρ甲=ρ乙,
所以:==×=。
9.8 上浮 5 5×10-4
10.540 = 泡沫的体积:V泡沫=2 m×1.5 m×30×10-2 m=0.9 m3,
由ρ=可得,泡沫的质量:m泡沫=ρ泡沫V泡沫=0.4×103 kg/m3×0.9 m3=360 kg,
泡沫的重力:G泡沫=m泡沫g=360 kg×10 N/kg=3600 N,
即浮桥的重力为3600 N,
浮桥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最大=ρ河水V排g=1.0×103 kg/m3×0.9 m3×10 N/kg=9000 N,
浮桥在河水中的最大承重:G载最大=F浮最大-G泡沫=9000 N-3600 N=5400 N,
浮桥在河水中的最大承载质量:
m载最大===540 kg。
此浮桥空载时分别放到海水和河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浮桥的重力;
因为漂浮时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所以浮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由p=可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即p海=p河。
11.3×109 3×105 1∶10
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冰山的质量为3×108 kg,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F浮=G冰=m冰g=3×108 kg×10 N/kg=3×109 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冰山浸入海水的体积:V排===3×105 m3。
设冰山的总体积为V,排开海水的体积为V排,冰山的重力G冰=m冰g=ρ冰V冰g,
冰山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V排g,
因为冰山漂浮,所以冰山受到的浮力F浮=G冰,
可得:ρ海水V排g=ρ冰V冰g,
===,
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1-=1-==1∶10。
12.漂浮 0.95×103
根据题意知,排开酒精的体积:
V排酒精===80 cm3,
排开水的体积:
V排水===76 cm3,
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物块在水中漂浮时,
G物=F浮=m排水g,则m物=m排水=76 g,
物块在酒精中沉底时,V物=V排酒精=80 cm3,
所以,物块的密度:ρ物===0.95 g/cm3=0.95×103 kg/m3。
13.= 1.15×103 kg/m3
设密度计的横截面积为S,密度计漂浮在水面上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则密度计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gV排1=ρ水gSh1;
设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h2,则密度计漂浮在液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2=ρ液gV排2=ρ液gSh2;
因为F浮1=F浮2=G,所以ρ水gSh1=ρ液gSh2,
整理得ρ液==
=1.15×103 kg/m3。
14.(1)木块浸没在水中,V排=V=200 cm3=2×10-4 m3,
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
(2)木块的重力:G=F浮-F=2 N-0.8 N=1.2 N。
(3)剪断绳子,由于F浮>G,
所以当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F浮'=G=1.2 N,
由F浮=G排=ρ液gV排得排开水的体积:
V排'===1.2×10-4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