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1 23:09:12

文档简介

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物理组合)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9~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不全得3分,选错不得分共52分)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提出了“日心说”
2.如图所示,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B.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C.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D.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库仑定律F=可知,r→0时,F→∞
B.由电场强度E=可知,电场强度E与电荷量q成反比
C.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可知,r一定时,电荷量Q越大,场强E越大
D.由电势差U=Ed可知,电场强度一定时,两点间距离越大,这两点间电势差越大
4.如图1所示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她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她(  )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5.如图2所示,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 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6.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A和E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则(  )
A.EA>EB WA=WB
B.EA=EB WA>WB
C.EA>EB WA>WB
D.EA<EB WA>WB
7.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
8.如图7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C.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在逐渐减小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在增加
9.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若收缩时质量不变,则与收缩前相比(  )
A.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16倍
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10.质量为4 k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后速度达到1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对物体传递的功是12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D.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11.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
12.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ABC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
A.此粒子一直受到静电排斥力作用
B.粒子在A点和C点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粒子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动能
D.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二、实验题。共2小题,13题每空1分,合计7分,14题每空2分,合计8分,共15分。
13.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9.30 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s=________ 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和v2=________.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________和Ek2=________.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3)如果ΔEp=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4.(8分)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乙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 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4,则:
(1)由以上信息,可知a点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小球的抛出点.
(2)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
(3)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4)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
三、解答题(6分+8分+9分+10分=33分)
15.如图所示,质量m =50kg 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的跳台上以V0=5m/s的速度斜向上起跳,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取g=10m/s2 ,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16.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 摆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 m,O点离地高H=5.8 m,不计摆线断时的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摆球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落到地面D点时摆球的速度大小.
17.带电荷量为q=+5.0×10-8 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克服静电力做功3.0×10-6 J.已
知B点的电势为φB=20 V.求:
(1)A、B间的电势差;
(2)A点的电势;
(3)q从A到B的电势能变化.
18.如图所示,在E=1×103 V/m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0.4 m,一带正电荷q=1×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 k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要使小滑块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解析:(1)滑块刚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条件是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物理组合)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初乐香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9~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不全得3分,选错不得分共52分)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提出了“日心说”
2.如图所示,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B.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C.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D.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库仑定律F=可知,r→0时,F→∞
B.由电场强度E=可知,电场强度E与电荷量q成反比
C.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可知,r一定时,电荷量Q越大,场强E越大
D.由电势差U=Ed可知,电场强度一定时,两点间距离越大,这两点间电势差越大
4.如图1所示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她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她(  )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5.如图2所示,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 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6.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A和E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则(  )
A.EA>EB WA=WB
B.EA=EB WA>WB
C.EA>EB WA>WB
D.EA<EB WA>WB
7.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
8.如图7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C.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在逐渐减小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在增加
9.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若收缩时质量不变,则与收缩前相比(  )
A.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16倍
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10.质量为4 k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后速度达到1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对物体传递的功是12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D.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11.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
12.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ABC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
A.此粒子一直受到静电排斥力作用
B.粒子在A点和C点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粒子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动能
D.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二、实验题。共2小题,13题每空1分,合计7分,14题每空2分,合计8分,共15分。
13.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9.30 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s=________ 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和v2=________.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________和Ek2=________.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3)如果ΔEp=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 (1)③60.00(答案在59.96~60.04之间的,也正确)
(2)①  ②(M+m)2 (M+m)2 ③mgs (3)Ek2-Ek1
解析 (1)③距离s=80.30 cm-20.30 cm=60.00 cm.
(2)①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可以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挡光条的宽度l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时间Δt可从数字计时器上读出.因此,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的总动能分别为Ek1=(M+m)v12=(M+m)2;
Ek2=(M+m)v22=(M+m)2.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s.
(3)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ΔEp=Ek2-Ek1,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4.(8分)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12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乙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 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4,则:
图12
(1)由以上信息,可知a点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小球的抛出点.
(2)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
(3)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4)由以上及图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
14.答案 (1)是 (2)8 (3)0.8 (4)
解析 (1)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可知,a点为抛出点.
(2)由ab、bc、cd水平距离相同可知,a到b、b到c运动时间相同,设为T,在竖直方向有Δh=gT2,T=0.10 s,可求出g=8 m/s2.
(3)由两位置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水平距离为8 cm,x=vxt,得水平速度vx=0.8 m/s.
(4)b点竖直分速度为a、c间的竖直平均速度,则vyb= m/s=0.8 m/s,所以vb== m/s.
三、解答题(6分+8分+9分+10分=33分)
15.如图所示,质量m =50kg 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的跳台上以V0=5m/s的速度斜向上起跳,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取g=10m/s2 ,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15.解:E=mgh=5000J EK=1/2mv2 =625J V=15m/s
16.如图10所示,让摆球从图中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摆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 m,O点离地高H=5.8 m,不计摆线断时的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图10
(1)摆球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落到地面D点时摆球的速度大小.
11. 答案 (1)4 m/s (2)10 m/s
解析 (1)摆球由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1-sin 30°)l=mvB2,解得vB==4 m/s.
(2)摆球由B到D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D2=mvB2+mg(H-l)
解得vD==10 m/s.
17.带电荷量为q=+5.0×10-8 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克服静电力做功3.0×10-6 J.已知B点的电势为φB=20 V.求:
(1)A、B间的电势差;
(2)A点的电势;
(3)q从A到B的电势能变化.
解析:(1)从A到B静电力做的功为
WAB=-3.0×10-6 J
A、B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V=-60 V
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
(2)根据UAB=φA-φB得A点的电势为
φA=UAB+φB=(-60 V)+20 V=-40 V.
(3)q从A到B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增加
ΔEp=|WAB|=3.0×10-6 J.
答案:(1)-60 V (2)-40 V
(3)电势能增加3.0×10-6 J
18.如图所示,在E=1×103 V/m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0.4 m,一带正电荷q=1×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 k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要使小滑块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解析:(1)滑块刚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条件是
mg=m,v==2 m/s
滑块由释放点到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Eqs-μmgs-mg·2R=mv2
所以s=
代入数据得:s=20 m.
(2)滑块过P点时,由动能定理:
-mgR-EqR=mv2-mv
所以v=v2+2R
在P点由牛顿第二定律:N-Eq=
所以N=3(mg+Eq)
代入数据得:N=1.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5 N.
答案:(1)20 m (2)1.5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