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1: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背景: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天皇御笔信》(1867年):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明治天皇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结合备战图表,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
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战争的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战争过程: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阅读教材,将表格填写完整。
1894 年9 月15 日进攻平壤,经过一整日激战,清军在船桥里击退日军,日军则攻下平壤北边的战略要地玄武门和牡丹台。清军伤亡惨重。至9 月24 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平壤之战是中日两国陆军第一次大兵团作战, 日军清军后控制了整个朝鲜, 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平壤之战与黄海海战一起构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 共损失5 艘战舰, 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 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 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 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阅读教材,将表格填写完整。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左宝贵
1894年10月24 日,山县有朋率日本第一军近3万人进犯鸭绿江防线,选择清军的左翼和中路为突破口,辽东战役爆发。辽东战役是日中双方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大规模陆战,包含鸭绿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阳东路之战、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田庄台大战等。战役历时近5个月(1894 年10月24日一1895年3月9 日)战场波及辽东半岛大部地区。
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
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
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日军夺黄海制海权。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其后,日军攻陷旅顺,屠杀居民。最后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李鸿章命令: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阅读教材,将表格填写完整。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左宝贵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日本装备先进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方谈判代表李鸿章
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
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三国干涉
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
清政府支付3000 万两“ 赎辽费”
《马关条约》的影响: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主要表现:
内容:……
实质
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
扩大美国在华利益
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就要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
启示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B
2、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 )
A.法、德 B.德、英
C.英、美 D.法、美
A
3、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北京条约》的影响
C